自动炒菜锅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776879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2 16: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自动炒菜锅,包括:锅体,锅体的至少部分用于嵌入至待固定基础上;锅盖组件,锅盖组件设置在锅体上,锅盖组件包括盖体,盖体可转动地设置在锅体上,盖体具有避让锅体的打开位置和遮盖锅体的关闭位置,盖体凸出于待固定基础的固定面设置。通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能够解决现有技术中的自动炒菜锅容易发生烫伤情况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自动炒菜锅
本技术涉及智能厨具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自动炒菜锅。
技术介绍
目前,为了烹饪食物,用户一般需要手拿锅铲不停翻转炒菜,并根据需要添加作料,往往人工炒菜的操作繁琐、耗时较长。现有技术中的自动炒菜锅能够解决上述问题。然而,这种自动炒菜锅一般设置在待固定基础上,使得锅体暴露在外,这样用户在使用时很可能发生烫伤,同时,这样也会占用较多的空间。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自动炒菜锅,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自动炒菜锅容易发生烫伤情况的技术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自动炒菜锅,包括:锅体,锅体的至少部分用于嵌入至待固定基础上;锅盖组件,锅盖组件设置在锅体上,锅盖组件包括盖体,盖体可转动地设置在锅体上,盖体具有避让锅体的打开位置和遮盖锅体的关闭位置,盖体凸出于待固定基础的固定面设置。进一步地,锅体包括:外壳;发热盘,设置在外壳内;内锅,可转动地设置在外壳内,内锅设置在发热盘上;内锅用于容纳食材,以在内锅的转动的作用下对食材进行烹饪。进一步地,锅体还包括:筋条,设置在内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动炒菜锅,其特征在于,包括:/n锅体(10),所述锅体(10)的至少部分用于嵌入至待固定基础上;/n锅盖组件(20),所述锅盖组件(20)设置在所述锅体(10)上,所述锅盖组件(20)包括盖体(22),所述盖体(22)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锅体(10)上,所述盖体(22)具有避让所述锅体(10)的打开位置和遮盖所述锅体(10)的关闭位置,所述盖体(22)凸出于所述待固定基础的固定面设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动炒菜锅,其特征在于,包括:
锅体(10),所述锅体(10)的至少部分用于嵌入至待固定基础上;
锅盖组件(20),所述锅盖组件(20)设置在所述锅体(10)上,所述锅盖组件(20)包括盖体(22),所述盖体(22)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锅体(10)上,所述盖体(22)具有避让所述锅体(10)的打开位置和遮盖所述锅体(10)的关闭位置,所述盖体(22)凸出于所述待固定基础的固定面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炒菜锅,其特征在于,所述锅体(10)包括:
外壳(11);
发热盘(12),设置在所述外壳(11)内;
内锅(13),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外壳(11)内,所述内锅(13)设置在所述发热盘(12)上;所述内锅(13)用于容纳食材,以在所述内锅(13)的转动的作用下对所述食材进行烹饪。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动炒菜锅,其特征在于,所述锅体(10)还包括:
筋条,设置在所述内锅(13)的内壁上,以通过所述筋条带动所述食材进行翻转。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动炒菜锅,其特征在于,所述锅体(10)还包括:
驱动机构(14),所述驱动机构(14)设置在所述外壳(11)内,所述驱动机构(14)的驱动端与所述内锅(13)连接,以通过所述驱动机构(14)带动所述内锅(13)转动。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自动炒菜锅,其特征在于,所述锅体(10)还包括:
控制件,设置在所述外壳(11)内,所述控制件与所述驱动机构(14)连接,以通过所述控制件控制所述驱动机构(14)的工作。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自动炒菜锅,其特征在于,所述锅体(10)还包括:
第一隔热结构(15),所述第一隔热结构(15)设置在所述外壳(11)和所述内锅(13)之间,以阻隔所述内锅(13)与所述外壳(11)之间的能量传递。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自动炒菜锅,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隔热结构(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彪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