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食用油加热器,包括:基座;加热体,设置在所述基座中间;锅体,包括泼油口、长把手;所述锅体可活动的放置在所述发热体上;在所述基座中间设置有所述温度传感器;基座上还设置有温度控制器和控制电路板;所述控制电路板控制发热体的发热量,当所述温度传感器检测锅体的温度达到温度控制器所设温度时,所述控制电路板控制加热器停止加热。温度控制器采用了用几“成热”的方式标识油温,使使用者能简单明了地精确控制油温;锅体上设置有长扁宽的泼油口,泼油口设置有呈平面形的延伸段,方便将热油均匀地泼在调料上;在烹调中不用多次洗锅体,热油用完后可以继续添加食用油加热,方便了给多个菜品淋热油的工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食用油加热器
本技术涉及厨房设备领域,特别是一种食用油加热器。
技术介绍
在家庭烹饪菜品过程中,经常需要煎辣椒油,或者,在做好的菜品上放上调料后淋热油,以激发出调料的香味。传统加热食用油的做法都是在铁锅里烧油至油冒烟后,再淋入辣椒面或菜品上,油温要求一般是七层或八成热,而普通的人们不易掌握这个七成、八成油温,很多时候要么是油温不够,不能完全激发出调料的香味,要么是油温过高,造成调料焦黑,甚至还引发食用油发生燃烧,造成人员受伤或财物损失。并且,同一口铁锅又炒菜又烧油,在烧油前要把锅洗净,否则油会有糊味,如果做了几个菜都要淋热油,那就需要多次洗锅,这很不方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供家庭用的一种食用油加热器,方便人们简单明了的精确控制加热后的食用油油温,并且无需一次烹饪中多次洗锅,达到方便地加热食用油的目的。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食用油加热器,其特征在于,包括:基座;所述基座的底部向上延伸成内侧壁,内侧壁上对称设置有限位件;加热体,设置在所述基座中间,加热体中间或者边缘有开口;锅体,具有容纳工作物的内腔,包括:泼油口,设置在所述锅体的口部,所述泼油口呈长扁宽形,所述泼油口向外向上设置有延伸段,该延伸段呈一个平面,所述泼油口到所述锅体底部的高度,比所述锅体其它口部边缘到所述锅体底部的高度低,除所述泼油口外,所述锅体的其它口部边缘都向内延伸;及长把手,设置在所述锅体上;所述锅体可活动的放置在所述加热体上,所述基座内侧壁上的限位件将所述锅体限定在所述加热体上;温度传感器,在所述基座中间或者在所述加热体开口的位置设置有所述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和所述加热体之间留有空隙,相互不直接接触,所述温度传感器和所述基座之间设置有弹性体,该弹性体将所述温度传感器弹起并抵压在所述锅体底部;温度控制器,设置在所述基座上,所述温度控制器上设置有温度标识;及控制电路板,设置在所述基座中,所述控制电路板和所述温度控制器、所述温度传感器电连接。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所述加热体上部表面设置有凹凸相间的同心圆纹路。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所述锅体为薄壁圆筒形,材质为304不锈钢,所述锅体内腔侧壁有容量刻度,在所述锅体底部还设置有吸热环,所述吸热环比所述锅体的其它壁厚,该吸热环上设置有凹凸相间的同心圆纹路,该同心圆纹路与所述加热体表面上的同心圆纹路相配合,能相互契合在一起。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所述锅体上还设置有锅盖和提把。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在所述基座上还设置有支撑长把手的支撑架。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所述锅体上还设置有长把手连接装置,其包括:把手插接件,具有竖直的矩形体插孔,由不锈钢板折弯后固定在所述锅体外侧上部,所述把手插接件外侧立面上部设置有螺丝孔,该把手插接件外侧立面中间还设置有一过孔;弹簧片,所述弹簧片一端设置有通孔,其另一端设置有条形孔;锁定销,该锁定销一端为圆柱体,其上设置有倾斜面,其另一端设置有拉手,该拉手具有两条对称面并设置有防滑纹,该拉手的截面和所述弹簧片的条形孔呈间歇配合,该拉手能在所述条形孔中上下滑动;长把手,所述长把手一端设置有握把,所述长把手另一端设置有向下弯折的插头,该插头的长宽高尺寸和所述把手插接件的矩形体插孔的长宽高尺寸呈间歇配合,该插头能插入所述矩形体插孔中,该插头的中间设置有锁销孔,该锁销孔和所述锁定销的直径呈间歇配合,所述锁定销能插入该锁销孔中;该锁定销的倾斜面向上穿过所述把手插接件外侧立面的过孔,伸入所述把手插接件中,所述弹簧片的条形孔穿过所述锁定销的拉手,将所述锁定销压在所述把手插接件中,一螺丝穿过所述弹簧片的通孔和所述螺丝孔,将所述弹簧片固定在所述把手插接件外侧立面上。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所述温度控制器,设置在所述基座侧面,呈旋钮形,在所述温度控制器旁边均布“二成热60℃”、“三成热90℃”、“四成热120℃”、“五成热150℃”、“六成热180℃”、“七成热210℃”、“八成热240℃”、“九成热270℃”的温度标识。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在所述基座上还设置有油温显示器,用于显示油温。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在所述基座上设置有启动开关和电源线,在所述加热体上还设置有限温保险开关,所述限温保险开关、所述启动开关、所述电源线、所述油温显示器与所述控制电路板电联接。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所述控制电路板根据所述温度控制器的设置控制所述加热体的发热量,当所述温度传感器检测所述锅体的温度达到所述温度控制器所设温度时,所述控制电路板控制所述加热体停止加热。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由于采用了用几“成热”的方式标识油温,使用者能简单明了地精确控制油温;锅体上设置有长扁宽的泼油口,泼油口设置有呈一个平面的延伸段。当倾倒热油时,热油从锅体内流经所述泼油口的延伸段平面时,热油分散在平面上后,再淋入调料中,使泼洒的热油更加均匀并加大了泼洒面积,方便将热油泼在调料上;在烹调中不用多次洗锅体,热油用完后可以继续添加食用油加热,方便了给多个菜品淋热油的工序。锅体和加热体之间设置有凹凸相间的同心圆纹路,增加了热传导面积,使加热迅速。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的主结构部份剖视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所述锅体A-A剖面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的所述长把手连接装置局部放大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的所述长把手连接装置C向局部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技术的所述锁定销正视示意图;图7是本技术的所述锁定销俯视示意图;图8是本技术所述基座正视示意图;其中:基座10、限位件11、加热体12、同心圆纹路13、支撑架14、锅体20、容量刻度21、吸热环22、泼油口23、长把手24、长把手连接装置30、把手插接件31、螺丝孔32、螺丝33、弹簧片34、条形孔34-1、锁定销35、倾斜面35-1、拉手35-2、提把36、插头37、锁销孔37-1、温度传感器40、温度控制器41、温度标识42、油温显示器43、启动开关44。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技术。但是本技术能够以很多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技术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改进,因此,本技术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的限制。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元件。但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水平”、“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食用油加热器,其特征在于,包括:/n基座;所述基座的底部向上延伸成内侧壁,内侧壁上对称设置有限位件;/n加热体,设置在所述基座中间,加热体中间或者边缘有开口;/n锅体,具有容纳工作物的内腔,包括:/n泼油口,设置在所述锅体的口部,所述泼油口呈长扁宽形,所述泼油口向外向上设置有延伸段,该延伸段呈一个平面,所述泼油口到所述锅体底部的高度,比所述锅体其它口部边缘到所述锅体底部的高度低,除所述泼油口外,所述锅体的其它口部边缘都向内延伸;及/n长把手,设置在所述锅体上;/n所述锅体可活动的放置在所述加热体上,所述基座内侧壁上的限位件将所述锅体限定在所述加热体上;/n温度传感器,在所述基座中间或者在所述加热体开口的位置设置有所述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和所述加热体之间留有空隙,相互不直接接触,所述温度传感器和所述基座之间设置有弹性体,该弹性体将所述温度传感器弹起并抵压在所述锅体底部;/n温度控制器,设置在所述基座上,所述温度控制器上设置有温度标识;及/n控制电路板,设置在所述基座中,所述控制电路板和所述温度控制器、所述温度传感器电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食用油加热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基座;所述基座的底部向上延伸成内侧壁,内侧壁上对称设置有限位件;
加热体,设置在所述基座中间,加热体中间或者边缘有开口;
锅体,具有容纳工作物的内腔,包括:
泼油口,设置在所述锅体的口部,所述泼油口呈长扁宽形,所述泼油口向外向上设置有延伸段,该延伸段呈一个平面,所述泼油口到所述锅体底部的高度,比所述锅体其它口部边缘到所述锅体底部的高度低,除所述泼油口外,所述锅体的其它口部边缘都向内延伸;及
长把手,设置在所述锅体上;
所述锅体可活动的放置在所述加热体上,所述基座内侧壁上的限位件将所述锅体限定在所述加热体上;
温度传感器,在所述基座中间或者在所述加热体开口的位置设置有所述温度传感器,所述温度传感器和所述加热体之间留有空隙,相互不直接接触,所述温度传感器和所述基座之间设置有弹性体,该弹性体将所述温度传感器弹起并抵压在所述锅体底部;
温度控制器,设置在所述基座上,所述温度控制器上设置有温度标识;及
控制电路板,设置在所述基座中,所述控制电路板和所述温度控制器、所述温度传感器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食用油加热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所述加热体上部表面设置有凹凸相间的同心圆纹路,在所述锅体底部还设置有吸热环,所述吸热环比所述锅体的其它壁厚,该吸热环上设置有凹凸相间的同心圆纹路,该同心圆纹路与所述加热体表面上的同心圆纹路相配合,能相互契合在一起。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食用油加热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所述锅体为薄壁圆筒形,材质为304不锈钢,所述锅体内腔侧壁有容量刻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食用油加热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所述锅体上还设置有锅盖和提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食用油加热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在所述基座上还设置有支撑长把手的支撑架。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食用油加热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所述锅体上还设置有长把手连接装置,其包括:
把手插接件,具有竖直的矩形体插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龙海翔,
申请(专利权)人:蒋春梅,肖雁,居易,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