煲体组件和烹饪器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776876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2 16: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煲体组件和烹饪器具。煲体组件包括外锅和煲体外壳。外锅在开口的边缘具有翻边,翻边上设置有径向突出的第一定位结构和竖向延伸的第二定位结构。煲体外壳包括具有煲体开口的顶板和弹性限位结构。顶板的下方设置可供翻边滑动的槽,并且翻遍的滑动轨迹上设置第一限位结构。在外锅转动安装过程中,第二定位结构可挤压并通过所述弹性限位结构,在所述外锅完成安装到位后,弹性限位结构阻挡所述第二定位结构反向转动。根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外锅可以通过旋转卡合这一个动作完成装配固定,而不需要折弯或压平定位片等的操作。操作简单,能够有效地提高生产效率,并且装配的牢固性稳定可靠。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煲体组件和烹饪器具
本技术涉及烹饪器具的
,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煲体组件和烹饪器具。
技术介绍
目前市场上诸如电饭煲等的烹饪器具,大多设置有内锅和外锅。其中,内锅用于容纳烹饪的材料以完成烹饪等功能。外锅罩设在内锅的外部,并将加热内锅的加热装置容纳在其中,起到保温隔热的作用。在有的烹饪器具中,外锅通过卡合结构旋转卡合的方式装配固定。为了避免外锅反向旋转导致卡合连接松脱,一般还设置有定位五金片。定位五金片通过折弯或压平的方式设置在外锅的旋转路径上,以限制外锅反向旋转。然而,这样的装配操作需要专门的折弯或压平定位五金片的工序,工艺较为繁琐,生产效率较低。并且折弯或压平的操作不当容易导致定位五金片断裂或脱落,从而无法起到限位作用。为此,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煲体组件和烹饪器具以至少部分地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技术实现思路
部分中引入了一系列简化形式的概念,这将在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中进一步详细说明。本技术的
技术实现思路
部分并不意味着要试图限定出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关键特征和必要技术特征,更不意味着试图确定所要求保护的技术方案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煲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煲体组件包括:/n外锅(32),所述外锅(32)具有外锅开口(323),所述外锅开口(323)具有径向向外凸出的翻边(326),所述翻边(326)上设置有沿径向向外凸出的第一定位结构(324),所述翻边(326)上还设置有沿竖向延伸的第二定位结构(325);/n煲体外壳(11),所述煲体外壳(11)具有顶板(13),所述顶板(13)具有煲体开口(131),所述顶板(13)设置有所述翻边(326)可在其中转动的槽(132),所述槽(132)沿周向延伸并且具有朝向径向内侧的开口,所述顶板(13)上还设置有第一限位结构(135),所述第一限位结构(135)位于所述翻...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煲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煲体组件包括:
外锅(32),所述外锅(32)具有外锅开口(323),所述外锅开口(323)具有径向向外凸出的翻边(326),所述翻边(326)上设置有沿径向向外凸出的第一定位结构(324),所述翻边(326)上还设置有沿竖向延伸的第二定位结构(325);
煲体外壳(11),所述煲体外壳(11)具有顶板(13),所述顶板(13)具有煲体开口(131),所述顶板(13)设置有所述翻边(326)可在其中转动的槽(132),所述槽(132)沿周向延伸并且具有朝向径向内侧的开口,所述顶板(13)上还设置有第一限位结构(135),所述第一限位结构(135)位于所述翻边(326)的转动轨迹上;以及
弹性限位结构(133),所述弹性限位结构(133)设置在煲体外壳(11)上,在所述外锅(32)转动安装到煲体外壳(11)的过程中,所述第二定位结构(325)可挤压并通过所述弹性限位结构(133),在所述外锅(32)完成安装到所述煲体外壳(11)之后,所述弹性限位结构(133)阻挡所述第二定位结构(325)反向转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煲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板(13)设置有向下延伸并围绕一周的侧板(15),所述槽(132)、所述弹性限位结构(133)和所述第一限位结构(135)中的至少一个设置于所述侧板(15)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煲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顶板(13)的下方间隔设置有托板(14),所述托板(14)与所述顶板(13)之间形成所述槽(132)。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煲体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托板(14)的背离所述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汪艳强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苏泊尔家电制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