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子束辐照无害化处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776877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2 16:4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子束辐照无害化处理装置,包括有输入系统、电子束辐照装置、束下传输系统以及输出系统,所述束下传输系统设置在所述输入系统、所述输出系统之间,所述束下传输系统设置在所述电子束辐照装置的下方,所述束下传输系统包括有辊筒、向辊筒传输动力的动力输出装置以及用于承接辐照后的废弃物的承接装置,所述输入系统将废弃物喷出落在所述辊筒上,所述电子束辐照装置对废弃物进行辐照,所述动力输出装置带动所述辊筒转动,所述辊筒上的废弃物掉落在所述承接装置上;采用所述辊筒带动废弃物使其进行辐照,保证电子束对废弃物的辐照吸收剂量,进行无害化处理和对有害物质的杀灭。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电子束辐照无害化处理装置
本专利技术属于废弃物无害化处理领域,涉及一种电子束辐照无害化处理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抗生素菌渣的处理技术无法充分消除其原有危害,甚至会产生新的危害。如:将抗生素菌渣焚烧,易产生二噁英等有毒气体污染大气环境;所采用的抗生素菌渣饲料化技术,因未有效去除残留抗生素,使其随食物链传递,最终会危害人类健康;当今广泛使用的填埋技术,会使抗生素残留蓄积进而造成土壤污染,甚至影响地下水的水质;用厌氧消化方式的能源化技术,其产生的沼渣和沼液,仍需进行生物安全性评价,检验是否还存有抗生素残留、重金属等有害物质。由于抗生素菌渣属于非易燃物,对其进行充分焚烧温度必须达到800℃以上,否则会产生二噁英、一氧化碳、二氧化碳、二氧化硫等有害气体,对大气造成污染。现有焚烧技术常常借助煤炭助燃,不但造成新的能源浪费,还会加重雾霾天气,造成新的大气污染。高能电子束能有效破坏难降解有机物质,包括抗生素菌渣中的抗性基因。电子束辐照技术具有处理速度快、效率高、不需外加化学药剂,避免二次污染。可直接破坏抗生素抗性基因,彻底破坏抗生素的生物效价,同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子束辐照无害化处理装置,包括有输入系统、电子束辐照装置(2)、束下传输系统以及输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束下传输系统设置在所述输入系统、所述输出系统之间,所述束下传输系统设置在所述电子束辐照装置(2)的下方,所述束下传输系统包括有辊筒(31)、向辊筒(31)传输动力的动力输出装置(32)以及用于承接辐照后的废弃物的承接装置,所述输入系统将废弃物喷出落在所述辊筒(31)上,所述电子束辐照装置(2)对废弃物进行辐照,所述动力输出装置(32)带动所述辊筒(31)转动,所述辊筒(31)上的废弃物掉落在所述承接装置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子束辐照无害化处理装置,包括有输入系统、电子束辐照装置(2)、束下传输系统以及输出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束下传输系统设置在所述输入系统、所述输出系统之间,所述束下传输系统设置在所述电子束辐照装置(2)的下方,所述束下传输系统包括有辊筒(31)、向辊筒(31)传输动力的动力输出装置(32)以及用于承接辐照后的废弃物的承接装置,所述输入系统将废弃物喷出落在所述辊筒(31)上,所述电子束辐照装置(2)对废弃物进行辐照,所述动力输出装置(32)带动所述辊筒(31)转动,所述辊筒(31)上的废弃物掉落在所述承接装置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束辐照无害化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动力输出装置(2)包括有设置在所述辊筒(31)一侧轴端的辊筒链轮(323)、马达(321)、马达链轮(322)以及连接马达链轮(322)和辊筒链轮(323)的链条(324)。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子束辐照无害化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在动力输出装置(32)的外侧设置防护套(36),在所述防护套(36)外侧设置风机(37),所述风机(37)向所述防护套(36)内吹入高压风。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束辐照无害化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承接装置包括有用于储存辐照后的废弃物的储料箱(34)以及设置在所述储料箱(34)内的液位控制装置(35),所述辊筒(31)设置在所述储料桶(34)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束辐照无害化处理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辊筒(3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焕铮陈川红张幼学
申请(专利权)人:中广核达胜加速器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