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餐厨垃圾除杂制浆系统,包括支架和设置在支架上的除杂机构,除杂机构包括若干小转轴,各小转轴的两端分别可转动的设置在支架两侧,其中一小转轴通过联轴器与第一电机相连,各小转轴的一同向端分别安装有链轮,各小转轴上的链轮通过链条相连,在所有小转轴的上方设有振动筛,振动筛悬吊在支架上,每个小转轴上穿设有由大圆盘和小圆盘构成的圆盘组,每个圆盘组上的大圆盘和小圆盘交替设置,且相邻小转轴同一轴向位置上的大圆盘和小圆盘形成相互咬合的一对圆盘,任意一对圆盘中的两圆盘之间具有设定间距的间隙。本发明专利技术不仅能有效去除餐厨垃圾中的大尺寸硬质异杂物,还能分选出塑料袋、织物等软性异杂物,解决搅拌缠绕、卡死的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餐厨垃圾除杂制浆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餐厨垃圾处理设备
,特别是一种餐厨垃圾除杂制浆系统。
技术介绍
随着国家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居民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推动各城市的餐饮业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但同时也使城市面临“垃圾围城”的境况,大量的厨余垃圾严重影响城市环境,不仅严重阻碍了城市化发展,而且危害人类健康。为此,研究人员开发出多种餐厨垃圾处理系统和装置,但我国餐厨垃圾的成分复杂,除了含有大量的水、油脂和剩余饭菜等有机物外,还有塑料袋、织物、餐巾纸、筷子、废弃玻璃瓶、碎碗盘、金属罐等物质,因此在对餐厨垃圾进行处理尤其是餐厨垃圾的处理再资源化利用之前,需对餐厨垃圾进行分类、筛选,有效的将异杂物分选排出。目前,各餐厨垃圾处理厂针对餐厨垃圾进行资源化处理分为前处理和后处置,良好的前处理可有效降低后期处置成本和难度,然而当前的餐厨垃圾的分选处理主要采用人工分选的方式,劳动强度大,生产效率低,成本高,直接影响餐厨垃圾处理效率。为解决以上问题,申请公布号为ZL201210293974.4的中国专利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餐厨垃圾固液分离及固体垃圾破解分选装置,该装置为一种六边形盘组成的可变多边形盘组,可顺利将固体垃圾和液体垃圾进行分离,有效的破碎易散固体垃圾并实现固体垃圾的进一步分选,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挂渣、难清理的问题。然而该装置中搅拌式分选排渣方式,受到餐厨垃圾中塑料袋和织物的限制,极易引起搅拌卡死的问题,随着除杂制浆一体机系统的深入研究,使得单一功能装置的应用范围受到极大的限制。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就是针对现有的搅拌式分选排渣方式受到餐厨垃圾中塑料袋和织物的限制,极易引起搅拌卡死的问题,而提出一种餐厨垃圾除杂制浆系统,该系统不仅能有效去除餐厨垃圾中的大尺寸硬质异杂物,而且还能有效的分选出塑料袋、织物等软性异杂物,解决现有技术中搅拌缠绕、卡死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餐厨垃圾除杂制浆系统,包括支架和设置在所述支架上的除杂机构,所述除杂机构包括若干小转轴,各小转轴的两端分别可转动的设置在所述支架两侧,其中一小转轴通过联轴器与第一电机相连,各小转轴的一同向端分别安装有链轮,各小转轴上的链轮通过链条相连,在所有所述小转轴的上方设有振动筛,所述振动筛悬吊在支架上,每个所述小转轴上穿设有由大圆盘和小圆盘构成的圆盘组,每个圆盘组上的大圆盘和小圆盘交替设置,且相邻小转轴同一轴向位置上的大圆盘和小圆盘形成相互咬合的一对圆盘,任意一对圆盘中的两圆盘之间具有设定间距的间隙。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餐厨垃圾除杂制浆系统通过在小转轴的上方设置振动筛,且在小转轴上穿设若干圆盘组;这样,当餐厨垃圾倒入振动筛时,随着振动筛的振动,餐厨垃圾在振动筛上翻滚传送,金属罐、玻璃瓶或石块等大尺寸硬质异杂物和塑料袋、织物等软性异杂物被剔除,小尺寸餐厨垃圾通过筛孔进入除杂机构,随着圆盘组的转动向前推进,较小尺寸的餐厨垃圾从大圆盘和小圆盘之间的间隙落下,而较大尺寸软质餐厨垃圾和硬质易散餐厨垃圾被圆盘组破碎、减小后也可从该间隙落下,从而实现餐厨垃圾的再次分选,提高分选率。本专利技术的系统不仅能有效去除餐厨垃圾中的大尺寸硬质异杂物,而且还能有效的分选出塑料袋、织物等软性异杂物,解决现有技术中搅拌缠绕、卡死的问题。进一步,任意一对圆盘中的一个所述圆盘的厚度方向中部形成有凸环,另一所述圆盘的厚度方向中部形成有与所述凸环对应的环形凹槽,且环形凹槽的宽度和深度均大于凸环的宽度和高度。更有利于提高餐厨垃圾的分选率。进一步,还包括制浆系统,所述制浆机构设置在所述除杂机构的下方,所述制浆机构包括若干大转轴,多个大转轴的轴线所在平面与所述小转轴的轴线所在平面平行,大转轴与所述小转轴呈纵横交错的网状布置,在每个所述大转轴的一端通过联轴器与第二电机相连,在每个所述大转轴上均设置有沿轴向分布的若干甩刀;在所述制浆机构的一侧下方设有出浆口。通过在除杂机构下方设置制浆系统,这样通过除杂机构的小尺寸餐厨垃圾进入制浆系统,在甩刀的作用下,小尺寸餐厨垃圾再次破碎,从而实现餐厨垃圾的制浆处理。进一步,所述大转轴上的多个甩刀在圆周方向上呈依次错开设定相位的布置,并在所述大转轴上形成螺旋状错位分布。这样有利于将小尺寸餐厨垃圾进行再次破碎。进一步,在所述振动筛的上方,在所述支架上还设有淋洗机构,所述淋洗机构包括高压喷嘴和滑轮,所述高压喷嘴设置在所述滑轮上,所述滑轮可沿设置在支架上的滑道在所述振动筛的上方往复运动。淋洗系统的水为冷水和热水,针对设备的运行情况,对设备上残留的餐厨垃圾残渣进行水洗清洁,及时解冻油脂和冰冻,保证系统正常运行和环境卫生。进一步,所述大圆盘和所述小圆盘可拆卸的设在所述小转轴上,且所述大圆盘的厚度小于所述小圆盘的厚度。便于对圆盘组进行安装、清洗。进一步,在所述支架的一侧倾斜设有导流板,该导流板用于将除杂机构中大尺寸垃圾滑入盛渣槽内。使得大尺寸餐厨垃圾顺着导流板滑入盛渣槽内,实现对大尺寸餐厨垃圾的集中收集。进一步,所述导流板与水平面的夹角为60°。便于对大尺寸餐厨垃圾的导流、收集。进一步,所述振动筛的筛孔为60mm×60mm的正方形,所述振动筛的筛盘厚度为30mm。由于大量有机质尺寸小于60mm×60mm,因此选择筛孔为60mm×60mm的正方形振动筛,而筛盘厚度为30mm,可以充分保证振动筛振动过程中振动筛的稳定性。另外,由于餐厨垃圾中大量的盐等离子溶液,易形成简易电池从而加快金属的腐蚀,因而振动筛采用不锈钢材质,以提升其使用寿命。有益效果:本专利技术提供的餐厨垃圾除杂制浆系统通过在除杂机构的上方设置振动筛,使得餐厨垃圾先经过振动筛的筛选,再进入除杂机构利用除杂机构中小转轴上穿设的若干圆盘组进行第二次筛选,这样不仅能有效去除餐厨垃圾中的大尺寸硬质异杂物,而且还能有效的分选出塑料袋、织物等软性异杂物,解决现有技术中搅拌缠绕、卡死的问题。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系统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系统的俯视图;图3为小转轴与圆盘组分布示意图。图中标记为:1支架、2小转轴、3第一电机、4链条、5振动筛、6圆盘组、6a大圆盘、6b小圆盘、7大转轴、8第二电机、9甩刀、10出浆口、11高压喷嘴、12滑轮、13滑道、14导流板、15盛渣槽。具体实施方式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上”、“下”“前”、“后”、“左”、“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原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制。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实施例1如图1-3所示: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餐厨垃圾除杂制浆系统,包括支架1和设置在所述支架1上的除杂机构,所述除杂机构包括若干小转轴2,各小转轴2的两端分别可转动的设置在所述支架1两侧,其中一小转轴2通过联轴器与第一电机3相连,各小转轴2的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餐厨垃圾除杂制浆系统,包括支架(1)和设置在所述支架(1)上的除杂机构,所述除杂机构包括若干小转轴(2),各小转轴(2)的两端分别可转动的设置在所述支架(1)两侧,其中一小转轴(2)通过联轴器与第一电机(3)相连,各小转轴(2)的一同向端分别安装有链轮,各小转轴(2)上的链轮通过链条(4)相连,其特征在于,在所有所述小转轴(2)的上方设有振动筛(5),所述振动筛(5)悬吊在支架(1)上,每个所述小转轴(2)上穿设有由大圆盘(6a)和小圆盘(6b)构成的圆盘组(6),每个圆盘组(6)上的大圆盘(6a)和小圆盘(6b)交替设置,且相邻小转轴(2)同一轴向位置上的大圆盘(6a)和小圆盘(6b)形成相互咬合的一对圆盘,任意一对圆盘中的两圆盘之间具有设定间距的间隙。/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餐厨垃圾除杂制浆系统,包括支架(1)和设置在所述支架(1)上的除杂机构,所述除杂机构包括若干小转轴(2),各小转轴(2)的两端分别可转动的设置在所述支架(1)两侧,其中一小转轴(2)通过联轴器与第一电机(3)相连,各小转轴(2)的一同向端分别安装有链轮,各小转轴(2)上的链轮通过链条(4)相连,其特征在于,在所有所述小转轴(2)的上方设有振动筛(5),所述振动筛(5)悬吊在支架(1)上,每个所述小转轴(2)上穿设有由大圆盘(6a)和小圆盘(6b)构成的圆盘组(6),每个圆盘组(6)上的大圆盘(6a)和小圆盘(6b)交替设置,且相邻小转轴(2)同一轴向位置上的大圆盘(6a)和小圆盘(6b)形成相互咬合的一对圆盘,任意一对圆盘中的两圆盘之间具有设定间距的间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餐厨垃圾除杂制浆系统,其特征在于,任意一对圆盘中的一个所述圆盘的厚度方向中部形成有凸环,另一所述圆盘的厚度方向中部形成有与所述凸环对应的环形凹槽,且环形凹槽的宽度和深度均大于凸环的宽度和高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餐厨垃圾除杂制浆系统,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制浆系统,所述制浆机构设置在所述除杂机构的下方,所述制浆机构包括若干大转轴(7),多个大转轴(7)的轴线所在平面与所述小转轴(2)的轴线所在平面平行,大转轴(7)与所述小转轴(2)呈纵横交错的网状布置,在每个所述大转轴(7)的一端通过联轴器与第二电机(8)相连,在每个所述大转轴(7)上均设置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柴福良,杨菊平,李国辉,李静,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市环卫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重庆;50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