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EFTUD2应用及Epro-LUC-HepG2建模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基因领域,具体的说涉及EFTUD2为靶点的应用及建立Epro-LUC-HepG2单克隆细胞模型的方法。
技术介绍
乙型肝炎病毒(HBV)是一种具有高度种属特异性和组织特异性的部分环状双链DNA病毒。其感染会引起肝功能异常、肝炎,部分患者后期会进展为肝硬化甚至肝癌。我国是HBV感染重度流行国家,约有9000万HBV慢性感染者,其中有2800万人迫切需要抗病毒治疗,有700万人正在承受着晚期肝病的痛苦和向肝癌转化的风险。目前用于治疗乙肝病毒(HBV)慢性感染的两种药物干扰素(IFN)和核苷酸类似物(NAs)对慢性乙型肝炎(CHB)的治愈率仍不理想。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人临床观察发现,HBV慢性感染患者体内EFTUD2基因的表达水平较非感染患者偏低。CHB患者中干扰素应答不佳者EFTUD2表达水平低。专利技术人发现,EFTUD2蛋白可以通过剪接作用调节固有免疫信号通路中关键信号分子RIG-1、MDA5mRNA的生成,从而影响干扰素刺 ...
【技术保护点】
1.EFTUD2蛋白作为抑制HBV复制的物质的应用,EFTUD2蛋白通过剪接作用调节固有免疫信号通路中关键信号分子RIG-1、MDA5 mRNA的生成,从而影响干扰素刺激基因ISGs的生成来抑制HBV复制的应用。/n
【技术特征摘要】
1.EFTUD2蛋白作为抑制HBV复制的物质的应用,EFTUD2蛋白通过剪接作用调节固有免疫信号通路中关键信号分子RIG-1、MDA5mRNA的生成,从而影响干扰素刺激基因ISGs的生成来抑制HBV复制的应用。
2.EFTUD2靶点建立稳定的化合物筛选细胞模型的应用。
3.一种建立Epro-LUC-HepG2单克隆细胞模型的方法,其特征在于以EFTUD2为靶点,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1、融合PCR技术获得目的序列Epro0.5-LUC
通过融合PCR技术将hEFTUD2pro-0.5kb启动子序列与萤火虫荧光素酶报告基因整合成融合基因;
步骤S2、构建LV6-Epro-LUC重组慢病毒
通过XbaI和BamHI双酶切将融合基因同源重组进LV6载体中构建LV6-Epro0.5-LUC穿梭质粒,LV6-Epro0.5-LUC穿梭质粒同包装质粒一起转染293T细胞,进行慢病毒包装,并进行滴度检测,获得LV6-Epro0.5-LUC慢病毒;
步骤S3、LV6-Epro0.5-LUC慢病毒感染HepG2细胞
用LV6-Epro0.5-LUC慢病毒感染HepG2细胞,感染后换新鲜完全培养基继续培养;
步骤S4、建立Epro-LUC-HepG2单克隆稳转株
对长出的多克隆细胞通过有限稀释法挑选出单克隆细胞株,对单克隆细胞株进行测序验证目的序列是否克隆进细胞基因组,并通过荧光素酶实验检测单克隆细胞株的荧光素酶活性,挑选出活性最高的细胞株进行扩大培养,建立Epro-LUC-HepG2单克隆细胞模型。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建立Epro-LUC-HepG2单克隆细胞模型的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嘌呤霉素致死浓度筛选的步骤,筛选出能够完全杀死HepG2细胞的最适puro浓度;
步骤S4中所述有限稀释法所采用的培养基为能够完全杀死HepG2细胞的最适puro浓度培养基。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建立Epro-LUC-HepG2单克隆细胞模型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包括第一轮PCR反应和第二轮PCR反应,通过2轮PCR反应获得单一的目的Epro0.5-LUC条带;
第一轮PCR反应:分别获得hEFTUD2pro-0.5kb和LUC两段序列;
分别以前期PCR反应获得的hEFTUD2pro-0.5kb基因序列和Luciferase基因序列作为模板,经一轮PCR反应得到基因片段一hEFTUD2pro-0.5kb和基因片段二LUC;
第一轮PCR反应完成后,进行琼脂糖凝胶电泳并切胶回收Epro0.5-LUC基因片段一hEFTUD2pro-0.5kb和基因片段二LUC;
第一轮PCR反应:用EpL-CEF和EpL-CER引物进行第二轮PCR反应,模板为第一轮PCR反应产物经电泳回收后的Epro0.5-LUC基因片段一hEFTUD2pro-0.5kb和基因片段二LUC;
所述片段一hEFTUD2pro-0.5kb为hEFTUD2pro-0.5kb启动子序列;
所述基因片段二LUC为萤火虫荧光素酶报告基因;
所述Epro0.5-LUC条带为整合成的融合基因。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建立Epro-LUC-HepG2单克隆细胞模型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通过XbaI和BamHI双酶切将融合基因同源重组进LV6载体中构建LV6-Epro0.5-LUC穿梭质粒的步骤包括:
(1)LV6载体双酶切
用XbaI和BamHI对LV6载体在酶切体系下进行双酶切,进行琼脂糖凝胶电泳,然后用DNA凝胶回收试剂盒回收载体psiCHECK-2和载体LV6条带;
(2)目的序列克隆到线性LV6载体
利用ClonExpress®EntryOneStepCloningKit试剂盒,在反应体系下将扩增回收好的Epro0.5-LUC目的片段,重组克隆到线性化的LV6载体中;使用移液器上下吹打反应体系数次,混匀各组分,置于恒温箱中反应,反应完成后将反应管置于冰水浴中,冷却;
(3)琼脂糖凝胶电泳
将DNA与10╳DNAloadingBuffer按比例混合,每个加样槽加入样品;
加样后接通电源进行电泳,控制电场强度,当溴酚蓝移动到距离胶板下沿处时,停止电泳;
染色:电泳结束后,取出凝胶,推入EB染色液中,浸泡进行染色;
拍照:取出染色后的凝胶,用水冲洗胶体表面的染色液,将凝胶置于凝胶成像系统的样品板上,在紫外灯下观察并拍照记录电泳图谱;
(4)DNA片段回收
将无水乙醇加入到漂洗液PW中;
柱平衡步骤:向吸附柱CA2中加入平衡液BL,室温下离心,倒掉收集管中的废液,将吸附柱重新放回收集管中;
在凝胶成像系统紫外灯...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传龙,李毓雯,徐瑞瑞,宁琴,罗小平,李军,胡平平,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省人民医院南京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