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童萍专利>正文

抑郁症肝郁脾虚证疾病小鼠的造模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6773227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2 16:34
抑郁症肝郁脾虚证疾病小鼠的造模方法,涉及抑郁症的研究技术领域,对健康小鼠施行28天连续刺激,每种刺激平均使用4次,刺激种类为:禁水断食24h刺激、夹尾1min刺激、10℃冰水游泳5min刺激、1次/s频率的水平摇晃持续5min刺激、灯光照射24h刺激、饱和水湿垫料24h刺激或持续24h倾斜鼠笼45°刺激中的任意一种;自以上连续刺激的第15天开始到第28天,每天还对小鼠灌胃浓度为15%(wt)的大黄粉水悬液0.5mL。取得的模型小鼠具备了抑郁症肝郁脾虚证的症状学表现,可作为抑郁症肝郁脾虚证的病机、治疗的进一步研究。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抑郁症肝郁脾虚证疾病小鼠的造模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抑郁症的研究
,特别是疾病的动物的造模技术。
技术介绍
抑郁症是一种严重的情感性精神障碍,调查发现,在全世界范围内,抑郁症的患病率高达10%左右,其终身患病率高达20%;抑郁症自杀率高,一半以上的抑郁症患者曾有过“自杀”的念头,每年因抑郁症自杀死亡的人数超过100万。较高的发病率、致残率和自杀率给家庭和社会带来严重影响。而且抑郁症发病率有逐年增高的趋势。抑郁症治疗的疗效不佳。只有不足50%的患者在标准的抗抑郁治疗中获益,约70%左右的患者仍残留部分症状。这可能是由抑郁症是一种高度异质性的疾病,诊治过程忽略了症状的差异性导致,抑郁症临床症状个体差异大,症状的差异性影响了治疗的结局。在对853例抑郁症患者的症状组合的研究中发现,存在119中症状的不同组合,说明抑郁症不是单一的疾病过程,而是累及多系统、多器官的全身性疾病,其病理过程十分复杂,涉及炎症反应、内分泌代谢紊乱、氧化应激、神经递质异常等,然而,抑郁症治疗的效果不理想,诊疗的个体化及独特的症状的识别与预后有关。中医的辨证是结合体征、症状与脉象、舌象等多方面信息进行辨别诊治的过程,研究发现,不同证型的疾病,需要根据个体的差异进行有针对性的治疗。传统医学“辩证论治”的原则强调疾病的个体差异。肝郁脾虚、心脾两虚、气滞血瘀、肝郁气滞、心肾不交、肝郁痰阻是抑郁症的六个主要中医证型,其中肝郁脾虚证的出现频度最高。陈珍贵等进行的流行病学调查,得出抑郁症肝郁脾虚证的诊断标准为:情绪抑郁、悲观厌世、善叹息、倦怠乏力、纳差、形体消瘦、脉细,如以上七项中具备四项,即肝郁两项(情绪抑郁必备)、脾虚两项者。因此,结合中医的不同证型为抑郁症患者提供符合其病、证特点的个体化治疗是精准化医疗的发展趋势。动物模型是研究抑郁症发病机制的重要手段,而目前鲜有对抑郁症“病证”结合的疾病模型的研究。目前,有关抑郁症不同中医证型的动物模型大都借用抑郁症的造模方法,即西医“病”的造模方式,往往通过观察总结中医证型或根据中药治疗效果反推可能的证型,存在滞后性和缺乏特异性,导致研究结果的不一致和不确定性,影响了基础研究的临床转化。良好信、效度的疾病动物模型是研究结果能够从实验室顺利向临床转变的重要保证。西医研究中根据病因、病理来构造抑郁症的动物模型,其信、效度均较高,但却忽略了动物的个体差异,在造模过程中强调“病”的模型的构造,弱化了“证”型的构造,病证结合动物模型是现阶段比较理想的动物模型。
技术实现思路
基于“病证结合”的理论原则,为了克服目前抑郁症肝郁脾虚证动物模型的不足,本专利技术目的在于构建一种稳定且信、效度高的一种抑郁症肝郁脾虚证疾病小鼠的造模方法,以供基础研究使用。本专利技术技术方案是:对健康小鼠施行28天连续刺激,每种刺激平均使用4次,刺激种类为:禁水断食24h刺激、夹尾1min刺激、10℃冰水游泳5min刺激、1次/s频率的水平摇晃持续5min刺激、灯光照射24h刺激、饱和水湿垫料24h刺激或持续24h倾斜鼠笼45°刺激中的任意一种;自以上连续刺激的第15天开始到第28天,每天还对小鼠灌胃浓度为15%(wt)的大黄粉水悬液0.5mL。本专利技术基于“病证结合”的理论,本专利技术参照慢性不可预知温和应激和大黄灌胃法,利用CUMS建立了抑郁症模型,同时,采用大黄灌胃的方法建立了肝郁脾虚证模型,新建立的模型需同时具备抑郁症和肝郁脾虚证的表现。目前对于CUMS能够导致小鼠抑郁样行为的机制是模拟现实生活中的“困境”,使小鼠长期处于慢性应激中而无计可施的原理,即,小鼠长时间遭遇无法预知并无法逃脱的厌恶刺激,渐渐变得绝望,表现为行为退缩、迟钝、兴奋性和认知功能均下降。可通过其行为的测量评估其造模效果。以上慢性不可预知温和应激模型是经典的抑郁症动物模型之一,它是在造模过程中将动物暴露于持续的温和不可预知的刺激条件之下,诱导动物产生与抑郁症患者类似的行为表现。大黄灌胃法是以大黄水煎液或大黄粉悬液对实验动物进行灌胃,模拟苦寒败胃、肝郁日久、木郁乘土、肝郁脾虚的病理演变过程,是构建肝郁脾虚证的经典方法。本专利技术大黄粉灌胃从第15天开始目的在于在抑郁症的基础上叠加脾虚的症状,从而建立完整的抑郁症肝郁脾虚证的模型,也是通过模型动物的行为评估造模效果。通过本专利技术以上技术方法,取得的模型小鼠表现活动速度减慢、活跃度下降、蔗糖偏好指数降低、悬尾不动时间和强迫游泳不动时间延长的典型的抑郁症状;同时,模型小鼠出现纳差、体重增长缓慢、大便稀溏的肝郁脾虚的症状,说明模型小鼠具备了抑郁症肝郁脾虚证的症状学表现。疾病模型小鼠具备成功模拟的抑郁症的病和肝郁脾虚的证的临床表型,符合其精神紧张,忧郁恼怒,致肝气郁结,肝失疏泄,横逆犯脾;或思虑伤脾,土虚木乘,脾失健运,气机升降失常的病机,可作为抑郁症肝郁脾虚证的病机、治疗的进一步研究。为保证模型小鼠(20g左右)每次灌胃总量为75mg(比较50mg,75mg和100mg效果后选择)大黄粉,本专利技术采用的大黄粉水悬液浓度为15%(wt),总摄入量为0.5ml(小鼠灌胃最大容积为0.8ml),小鼠灌胃的量会影响小鼠活动的舒适度和活动,为避免灌胃量对模型小鼠的影响,本专利技术在灌胃大黄粉水悬液时,每天于早中晚三次分别灌胃,各次灌胃量分别为:0.2mL、0.15mL、0.15mL(次序可随机),既保证了达到肝郁脾虚证所需大黄粉的量,也避免无关刺激对疾病模型的影响。以15瓦LED冷光,光照强度为15~20lx,照射距离为50cm,模拟白昼光线,持续24小时照射模型小鼠作为灯光照射刺激,扰乱小鼠睡眠节律,使其烦躁、易激惹,出现过度疲劳,睡眠无规律现象,模拟现实中睡眠对情绪的影响。饱和水湿垫料24h刺激必须以室温水完全浸透垫料(如刨花)为宜,水太少无法浸透垫料则会导致模型小鼠在造模过程中的“逃脱”行为,达不到造模效果;水太多则会导致小鼠24h完全浸泡在水中,寒冷和水浸泡造成对模型的额外刺激,干扰造模效果。为了避免年龄、体重、性别以及环境等无关变量可能对动物的影响,需要选择随机变量均质,控制无关变量的方法确保其它因素对疾病动物模型的影响。本专利技术所述健康小鼠为将出生6-8周、体重25-29g的ICR成年雄性小鼠,经环境温度为20-26℃、湿度为40-60%的动物房饲养一周后,完成旷场实验、蔗糖水偏好实验、悬尾实验和强迫游泳实验后的取得的。具体实施方式一、造模过程:1、实验动物的准备:自扬州大学比较医学中心购得出生6~8周ICR成年雄性小鼠30只(动物生产许可证:SCXK(苏)2017-0007),体重25~29g。于扬州大学中西医结合系实验动物房适应性饲养一周,动物房环境温度20~26℃,湿度40~60%。适应性饲养结束后完成基线体重的测量、旷场实验、蔗糖水偏好实验、悬尾实验和强迫游泳实验以及粪便性状。随后将小鼠分为对照组15只和实验组15只。为避免造模过程中小鼠之间的相互啮咬,每笼只饲养1只小鼠。运用病、证结合的方式对实验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 抑郁症肝郁脾虚证疾病小鼠的造模方法,其特征在于:对健康小鼠施行28天连续刺激,每种刺激平均使用4次,刺激种类为:禁水断食24h刺激、夹尾1min刺激、10℃冰水游泳5min刺激、1次/s频率的水平摇晃持续 5min刺激、灯光照射24h刺激、饱和水湿垫料24h刺激或持续24h倾斜鼠笼45°刺激中的任意一种;自以上连续刺激的第15天开始到第28天,每天还对小鼠灌胃浓度为15%(wt)的大黄粉水悬液0.5mL。/n

【技术特征摘要】
1.抑郁症肝郁脾虚证疾病小鼠的造模方法,其特征在于:对健康小鼠施行28天连续刺激,每种刺激平均使用4次,刺激种类为:禁水断食24h刺激、夹尾1min刺激、10℃冰水游泳5min刺激、1次/s频率的水平摇晃持续5min刺激、灯光照射24h刺激、饱和水湿垫料24h刺激或持续24h倾斜鼠笼45°刺激中的任意一种;自以上连续刺激的第15天开始到第28天,每天还对小鼠灌胃浓度为15%(wt)的大黄粉水悬液0.5mL。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造模方法,其特征在于:在灌胃大黄粉水悬液时,每天于早中晚三次分别灌胃,各次灌胃量分别为:0.2m...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童萍卜平董丽平
申请(专利权)人:童萍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