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大鼠被动式运动致跟腱劳损造模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大鼠跟腱劳损造模
,尤其是涉及一种大鼠被动式运动致跟腱劳损造模装置。
技术介绍
临床上,超负荷运动致跟腱损伤的疾患占运动损伤疾病中的绝大多数,因此研究超负荷运动致跟腱劳损的发病机制显得尤为重要,为研究其发病机制,构建一种生物相仿性、可行性、可靠性和可重复性高的超负荷运动致跟腱劳损动物模型是极其关键的,目前,常用的跟腱劳损动物模型是大鼠主动式超负荷跑步模型,让大鼠在跑步机上进行主动的超负荷跑步,从而诱导跟腱劳损。但是此种模型耗时较长,且可行性较低,第一,因为大鼠体重较轻,其主动式跑步后肢所承载的负荷较小;第二,大鼠因为是主动式跑步,所以会存在劳累时限,当其自感劳累时会主动停止跑步,从而无法达到预设目标的超负荷跑步标准,更加无法诱导跟腱劳损。因此,如何解决现有的大鼠主动式超负荷跑步模型存在的问题成为本领域技术人员急需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大鼠被动式运动致跟腱劳损造模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使用大鼠主动式超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大鼠被动式运动致跟腱劳损造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内部中空的支架、设置在所述支架顶部的大鼠固定装置和设置在所述支架内部的用于驱动所述大鼠后肢运动的驱动组件,其中:/n所述支架顶部位于所述大鼠固定装置后侧的位置设置有供所述大鼠后肢穿入所述支架内部的通孔(1);/n所述驱动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支架左右两侧的从动齿轮(2)和用于驱动所述从动齿轮(2)旋转的驱动装置,所述从动齿轮(2)的旋转轴线沿所述支架的左右方向,两个所述从动齿轮(2)的相对面上偏心的设置有后肢固定装置(3),所述后肢固定装置(3)与所述从动齿轮(2)旋转连接,旋转方向沿所述支架的左右方向。/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大鼠被动式运动致跟腱劳损造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内部中空的支架、设置在所述支架顶部的大鼠固定装置和设置在所述支架内部的用于驱动所述大鼠后肢运动的驱动组件,其中:
所述支架顶部位于所述大鼠固定装置后侧的位置设置有供所述大鼠后肢穿入所述支架内部的通孔(1);
所述驱动组件包括设置在所述支架左右两侧的从动齿轮(2)和用于驱动所述从动齿轮(2)旋转的驱动装置,所述从动齿轮(2)的旋转轴线沿所述支架的左右方向,两个所述从动齿轮(2)的相对面上偏心的设置有后肢固定装置(3),所述后肢固定装置(3)与所述从动齿轮(2)旋转连接,旋转方向沿所述支架的左右方向。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鼠被动式运动致跟腱劳损造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架顶部位于所述大鼠固定装置下方的位置设置有加热板(4)。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鼠被动式运动致跟腱劳损造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组件通过移动组件与所述支架连接,所述移动组件包括与沿所述支架前后方向滑动的第一移动架(5)和沿所述第一移动架(5)上下方向滑动的第二移动架(6),所述驱动装置和所述从动齿轮(2)均与所述第二移动架(6)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大鼠被动式运动致跟腱劳损造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大鼠固定装置包括两个可拆卸连接的半圆柱筒(7),两个所述半圆柱筒(7)扣合后形成...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苏启航,陈涛,蔡秋晨,张艺,葛恒安,程飚,徐新博,
申请(专利权)人:苏启航,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