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琼岛杨组培快繁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植物组织培养的
,特别涉及一种琼岛杨组培快繁方法。
技术介绍
琼岛杨(PopulusqiongdaoensisT.HongetP.Luo)为杨柳科、杨属,落叶大乔木,喜光、速生、萌芽力强,木材适作纸浆、木丝、人造丝、纤维板、胶合板、火柴杆、火柴盒、牙签等原料,尤适作食品(蛋类、肉质)及衣服包装箱,也可供建筑、制饮料桶、器具等,具有重要的经济价值。琼岛杨是海南特有树种,省级重点保护陆生野生植物名录树种(2006),目前仅见于海南岛白沙县智在岭及昌江县霸王岭,属濒危树种。目前国内外对琼岛杨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标本的采集、资源调查,关于琼岛杨的育苗技术未见相关报道,因此,为后续保护和利用这一珍贵乡土树种,急需建立琼岛杨的再生体系,从而可解决了琼岛杨的种苗繁育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意在提供一种琼岛杨组培快繁方法,解决了琼岛杨种苗培育缓慢的问题。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琼岛杨组培快繁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02、剪除多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琼岛杨组培快繁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nS102、剪除多年生琼岛杨母树的半质化新生枝条,切取所述新生枝条茎尖以下的茎段作为外植体,备用;/nS104、将S102中的外植体进行清洗和消毒处理,然后将外植体放入1.5%HgCl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琼岛杨组培快繁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S102、剪除多年生琼岛杨母树的半质化新生枝条,切取所述新生枝条茎尖以下的茎段作为外植体,备用;
S104、将S102中的外植体进行清洗和消毒处理,然后将外植体放入1.5%HgCl2溶液中浸泡12~13min,最后用无菌水冲洗4~5次;
S106、将经S104处理后的外植体接入芽诱导培养基中培养15~20d;
S108、切取经S106处理后外植体上的单个腋芽,切取长度不大于3cm单个腋芽并转接至增殖培养基中,培养25-30d后获得长度不大于2cm的丛生不定芽,按照上述步骤循环培养以获得大量的不定芽;
S110、从S108处理后得到的丛生芽中切下单芽高度不小于3cm的嫩茎,将嫩茎转入生根苗培养基,在自然光照和恒温条件下进行生根诱导培养15~20d,从而获得生根苗;
S112、将步骤S110中获得的生根苗移至室外大棚中培养30d后得到组培苗,再将组培苗进行炼苗处理,炼苗处理后将组培苗移植至由椰糠、河沙和红壤组成的混合基质上,即可快速获得琼岛杨幼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琼岛杨组培快繁方法,其特征在于:步骤S104中所述消毒处理依次采用75%酒精清洗30秒,无菌水冲洗3~4次。
3.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彧,邢文婷,董晓娜,徐佩玲,陈显臻,韩豫,饶丹丹,
申请(专利权)人:海南省林业科学研究院海南省红树林研究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海南;46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