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防护型菌棒插孔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772976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22 16:3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防护型菌棒插孔装置,包括基座、推送机构和菌棒转动机构,推送机构包括支架、电机、转动架、连杆、推杆、导正板、插针板和插针,支架的侧面安装有与转动架连接的电机,转动架上活动套设的连杆的一端与推杆活动连接;菌棒转动机构由立架、第一转辊、第一转盘、第一托块、第二转辊、第二转盘、第二托块、转杆和手轮组成,第一转盘的侧面靠近边缘处固接有第一托块,另一个立架通过第二转辊活动安装第二转盘,第二转盘的侧面靠近边缘处固接有第二托块,转杆远离第二转辊的一端安装有手轮,本发明专利技术代替人工直接接触菌棒,克服了人工手直接接触菌棒使其转动换角度而带来危险性的缺陷,大大提高了操作的安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防护型菌棒插孔装置
本专利技术涉及机械生产
,具体为一种防护型菌棒插孔装置。
技术介绍
香菇是我国特产之一,多年一直出口,我国香菇产量1999年已达100多万吨,居世界第一。香菇也是世界性消费的菇类。我国香菇多以干品销售,近年也有一定鲜品出口。香菇菌棒是食用菌香菇子实体,经过慢慢转色形成长菇。而香菇是食用菌的一种菌类产品。香菇菌棒在种植香菇前需要采用机械设备在上面扎孔,现有技术中在扎孔时是通过人工手拿香菇菌棒,然后机械进行扎孔,一面扎完后再手动将菌棒转过一个角度再扎另一面,这种操作对于工人来说危险性极大,插针如果插到人后果不堪设想。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防护型菌棒插孔装置,本专利技术代替人工直接接触菌棒,克服了人工手直接接触菌棒使其转动换角度而带来危险性的缺陷,大大提高了操作的安全性,可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防护型菌棒插孔装置,包括基座、推送机构和菌棒转动机构,基座的顶部安装推送机构,推送机构的前方安装有菌棒转动机构,所述推送机构包括支架、电机、转动架、连杆、推杆、导正板、插针板和插针,支架焊接在基座的顶部,支架通过转轴活动安装有转动架,支架的侧面安装有与转动架连接的电机,所述转动架上活动套设的连杆的一端与推杆活动连接,所述推杆活动贯穿于基座顶部的导正板,推杆远离连杆的一端固定连接插针板,插针板上布满插针;所述菌棒转动机构由立架、第一转辊、第一转盘、第一托块、第二转辊、第二转盘、第二托块、转杆和手轮组成,立架对立安装在基座上,其中一个所述立架通过第一转辊活动安装有第一转盘,所述第一转盘的侧面靠近边缘处固接有第一托块,另一个所述立架通过第二转辊活动安装第二转盘,所述第二转盘的侧面靠近边缘处固接有第二托块,第一转盘和第二转盘之间放置有菌棒,所述第二转辊贯穿并延伸出立架的一端固接有转杆,所述转杆远离第二转辊的一端安装有手轮。优选的,所述基座上开设有用于转动架转动的凹槽。优选的,所述第一转盘的侧面分布有第一顶针,第二转盘的侧面分布有第二顶针。优选的,所述基座的前端设置成倾斜结构。优选的,所述插针板与基座滑动连接。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本专利技术防护型菌棒插孔装置,通过对现有的菌棒插孔装置的改进,将第一托块和第二托块转动到最低端,将菌棒放置在第一托块和第二托块上,通过手轮向内推动第二转辊,第二转盘的第二顶针插入到菌棒,并将菌棒向前推动抵在第一顶针上,启动电机,电机驱动转动架转动,通过连杆和推杆推动插针板周期性活动,插针对菌棒进行插孔,在插针从菌棒中退出时,通过手轮转动转杆使第二转辊转动使两个转盘转动,菌棒跟着转动换角度,插针再对菌棒的其他面插孔,代替人工直接接触菌棒,克服了人工手直接接触菌棒使其转动换角度而带来危险性的缺陷,大大提高了操作的安全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的防护型菌棒插孔装置的正视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的防护型菌棒插孔装置的俯视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的防护型菌棒插孔装置去除菌棒的俯视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的防护型菌棒插孔装置的局部放大图。图中:1、基座;11、凹槽;2、推送机构;21、支架;22、电机;23、转动架;24、连杆;25、推杆;26、导正板;27、插针板;28、插针;3、菌棒转动机构;31、立架;32、第一转辊;33、第一转盘;331、第一顶针;34、第一托块;35、第二转辊;36、第二转盘;361、第二顶针;37、第二托块;38、转杆;39、手轮;4、菌棒。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4,一种防护型菌棒插孔装置,包括基座1、推送机构2和菌棒转动机构3,基座1的顶部安装推送机构2,推送机构2的前方安装有菌棒转动机构3,推送机构2推动菌棒转动机构3工作,推送机构2包括支架21、电机22、转动架23、连杆24、推杆25、导正板26、插针板27和插针28,支架21焊接在基座1的顶部,支架21通过转轴活动安装有转动架23,转动架23可以在支架21上转动,基座1上开设有用于转动架23转动的凹槽11,凹槽11使得转动架23在转动时有足够的空间,支架21的侧面安装有与转动架23连接的电机22,电机22驱动转动架23转动,转动架23上活动套设的连杆24的一端与推杆25活动连接,保证转动架23转动时通过连杆24推动推杆25活动,由于连杆24的两端均为活动连接,转动架23在转动时可以保证推杆25能够正常的来回活动,推杆25活动贯穿于基座1顶部的导正板26,导正板26防止推杆25跑偏,推杆25远离连杆24的一端固定连接插针板27,插针板27与基座1滑动连接,插针板27在推杆25的推动下沿着基座1滑动,插针板27上布满插针28,插针28用于插孔作业。菌棒转动机构3由立架31、第一转辊32、第一转盘33、第一托块34、第二转辊35、第二转盘36、第二托块37、转杆38和手轮39组成,立架31对立安装在基座1上,基座1的前端设置成倾斜结构,方便菌棒4落下,其中一个立架31通过第一转辊32活动安装有第一转盘33,第一转盘33通过第一转辊32在立架31上转动,第一转盘33的侧面分布有第一顶针331,第一顶针331插入到菌棒4的两端保证菌棒4与第一转盘33不会相互滑动,菌棒4能够跟着第一转盘33转动,第一转盘33的侧面靠近边缘处固接有第一托块34,第一托块34能够托起菌棒4,另一个立架31通过第二转辊35活动安装第二转盘36,第二转盘36的侧面分布有第二顶针361,第二顶针361插入到菌棒4的两端保证菌棒4与第二转盘36不会相互滑动,菌棒4能够跟着第二转盘36转动,第二转盘36的侧面靠近边缘处固接有第二托块37,第二托块37能够托起菌棒4,第一转盘33和第二转盘36之间放置有菌棒4,第二转辊35贯穿并延伸出立架31的一端固接有转杆38,转杆38远离第二转辊35的一端安装有手轮39,由于插针板27是周期性活动,插针28在从菌棒4抽出时,通过手轮39转动转杆38使第二转辊35转动进而使菌棒4转动换角度,克服了人工手直接接触菌棒4使其转动换角度而带来危险性的缺陷。操作过程:将第一托块34和第二托块37转动到最低端,将菌棒4放置在第一托块34和第二托块37上,通过手轮39向内推动第二转辊35,第二转盘36的第二顶针361插入到菌棒4,并将菌棒4向前推动抵在第一顶针331上,启动电机22,电机22驱动转动架23转动,通过连杆24和推杆25推动插针板27周期性活动,插针28对菌棒4进行插孔,在插针28从菌棒4中退出时,通过手轮39转动转杆38使第二转辊35转动使两个转盘转动,菌棒4跟着转动换角度,插针28再对菌棒4的其他面插孔,插完孔后,暂停电机22,将第二转辊35向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防护型菌棒插孔装置,包括基座(1)、推送机构(2)和菌棒转动机构(3),基座(1)的顶部安装推送机构(2),推送机构(2)的前方安装有菌棒转动机构(3),其特征在于:所述推送机构(2)包括支架(21)、电机(22)、转动架(23)、连杆(24)、推杆(25)、导正板(26)、插针板(27)和插针(28),支架(21)焊接在基座(1)的顶部,支架(21)通过转轴活动安装有转动架(23),支架(21)的侧面安装有与转动架(23)连接的电机(22),所述转动架(23)上活动套设的连杆(24)的一端与推杆(25)活动连接,所述推杆(25)活动贯穿于基座(1)顶部的导正板(26),推杆(25)远离连杆(24)的一端固定连接插针板(27),插针板(27)上布满插针(28);/n所述菌棒转动机构(3)由立架(31)、第一转辊(32)、第一转盘(33)、第一托块(34)、第二转辊(35)、第二转盘(36)、第二托块(37)、转杆(38)和手轮(39)组成,立架(31)对立安装在基座(1)上,其中一个所述立架(31)通过第一转辊(32)活动安装有第一转盘(33),所述第一转盘(33)的侧面靠近边缘处固接有第一托块(34),另一个所述立架(31)通过第二转辊(35)活动安装第二转盘(36),所述第二转盘(36)的侧面靠近边缘处固接有第二托块(37),第一转盘(33)和第二转盘(36)之间放置有菌棒(4),所述第二转辊(35)贯穿并延伸出立架(31)的一端固接有转杆(38),所述转杆(38)远离第二转辊(35)的一端安装有手轮(39)。/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防护型菌棒插孔装置,包括基座(1)、推送机构(2)和菌棒转动机构(3),基座(1)的顶部安装推送机构(2),推送机构(2)的前方安装有菌棒转动机构(3),其特征在于:所述推送机构(2)包括支架(21)、电机(22)、转动架(23)、连杆(24)、推杆(25)、导正板(26)、插针板(27)和插针(28),支架(21)焊接在基座(1)的顶部,支架(21)通过转轴活动安装有转动架(23),支架(21)的侧面安装有与转动架(23)连接的电机(22),所述转动架(23)上活动套设的连杆(24)的一端与推杆(25)活动连接,所述推杆(25)活动贯穿于基座(1)顶部的导正板(26),推杆(25)远离连杆(24)的一端固定连接插针板(27),插针板(27)上布满插针(28);
所述菌棒转动机构(3)由立架(31)、第一转辊(32)、第一转盘(33)、第一托块(34)、第二转辊(35)、第二转盘(36)、第二托块(37)、转杆(38)和手轮(39)组成,立架(31)对立安装在基座(1)上,其中一个所述立架(31)通过第一转辊(32)活动安装有第一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不公告发明人
申请(专利权)人:新沂市新源公共服务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