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载通信系统、车载中继装置、通信程序以及通信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772577 阅读:5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8 23:56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能够期待削减设置于车辆的通信线的量并且防止通信延迟的发生的车载通信系统、车载中继装置、通信程序以及通信方法。本实施方式的车载通信系统具备多个车载中继装置,该车载中继装置具有:多个第1连接部,连接有车载通信装置;多个第2连接部,连接有其他车载中继装置;以及中继处理部,进行在连接于第1连接部的车载通信装置和连接于第2连接部的其他车载中继装置之间中继报文的处理,两个车载中继装置经由两根以上的通信线而连接。车载中继装置具有存储有附加于经由第1连接部接收到的报文的识别信息与应设为该报文的发送目的地的第2连接部之间的对应关系的存储部,并根据经由第2连接部的通信的通信状况,进行更新对应关系的处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车载通信系统、车载中继装置、通信程序以及通信方法
本公开涉及对搭载于车辆的多个车载通信装置收发的报文进行中继的车载通信系统、车载中继装置、通信程序以及通信方法。
技术介绍
近年来,搭载于车辆的ECU(ElectronicControlUnit,电子控制单元)处于增加的倾向。各ECU在与其他ECU之间进行通信来更换信息,进行各种处理。因此,伴随着车辆内的ECU的增加,为了ECU进行通信而设置的车辆内的通信线的量增加,有可能导致车辆的重量的增加以及车辆内的配置通信线的空间的减少等。在专利文献1中,记载了结构如下的车辆控制系统,即:将车辆内分成多个区域,在每个区域,用第1网络将多个功能ECU连接到中继ECU,并用第2网络连接多个中继ECU。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5-67187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课题然而,在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车辆控制系统中,在设置于不同区域的多个功能ECU之间的通信量增大的情况下,对它们的通信进行中继的中继ECU间的通信频带吃紧,有可能发生通信延迟。本公开是鉴于上述情形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期待削减设置于车辆的通信线的量并且防止通信延迟的发生的车载通信系统、车载中继装置、通信程序以及通信方法。用于解决课题的技术方案本方式的车载通信系统具备多个车载中继装置,所述车载中继装置具有:多个第1连接部,连接有车载通信装置;多个第2连接部,连接有其他车载中继装置;以及中继处理部,进行在连接于所述第1连接部的所述车载通信装置和连接于所述第2连接部的所述其他车载中继装置之间中继报文的处理,两个所述车载中继装置经由两根以上的通信线而连接。本方式的车载中继装置具备:多个第1连接部,连接有车载通信装置;多个第2连接部,连接有其他车载中继装置;以及中继处理部,进行在连接于所述第1连接部的所述车载通信装置和连接于所述第2连接部的所述其他车载中继装置之间中继报文的处理。本方式的通信程序,使车载中继装置进行处理,所述车载中继装置具备连接有车载通信装置的多个第1连接部以及连接有其他车载中继装置的多个第2连接部,在一个所述其他车载中继装置连接有两个以上的所述第2连接部,所述通信程序使所述车载中继装置进行以下处理:经由所述第1连接部接收来自所述车载通信装置的报文,将所接收到的报文经由一个或者多个所述第2连接部向所述其他车载中继装置中继。本方式的通信方法,利用车载中继装置,所述车载中继装置具备连接有车载通信装置的多个第1连接部以及连接有其他车载中继装置的多个第2连接部,在一个所述其他车载中继装置连接有两个以上的所述第2连接部,所述车载中继装置经由所述第1连接部接收来自所述车载通信装置的报文,将所接收到的报文经由一个或者多个所述第2连接部向所述其他车载中继装置中继。此外,本申请不仅能够实现为具备这样的特征性的处理部的车载通信系统,还能够实现为以上述特征性的处理作为步骤的通信方法,或者实现为用于使计算机执行上述步骤的通信程序。另外,能够实现为实现车载通信系统的一部分或者全部的半导体集成电路,或者实现为包括车载通信系统的其他系统。专利技术效果根据上述,能够期待削减设置于车辆的通信线的量,并且防止通信延迟的发生。附图说明图1是示出本实施方式的车载通信系统的结构的框图。图2是示出本实施方式的GW的结构的框图。图3是示出发送目的地映射图的一个例子的示意图。图4是示出实施方式1的GW进行的发送目的地映射图的更新处理的一个例子的示意图。图5是示出实施方式1的GW进行的发送目的地映射图的更新处理的次序的流程图。图6是示出变形例的车载通信系统的结构的示意图。图7是示出实施方式2的GW进行的发送目的地映射图的更新处理的一个例子的示意图。图8是示出实施方式3的GW进行的发送目的地映射图的更新处理的次序的流程图。具体实施方式[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说明]首先,列举本公开的实施方式来说明。另外,也可以任意地组合以下记载的实施方式的至少一部分。(1)本方式的车载通信系统具备多个车载中继装置,所述车载中继装置具有:多个第1连接部,连接有车载通信装置;多个第2连接部,连接有其他车载中继装置;以及中继处理部,进行在连接于所述第1连接部的所述车载通信装置和连接于所述第2连接部的所述其他车载中继装置之间中继报文的处理,两个所述车载中继装置经由两根以上的通信线而连接。在本方式中,将连接有车载通信装置的多根通信线连接到车载中继装置,车载中继装置对通信线间的报文的收发进行中继。在车辆中搭载多个车载中继装置,多个车载中继装置经由通信线连接。通过该结构,与将全部车载通信装置连接到一个车载中继装置的结构相比较,能够期待削减设置于车辆的通信线的量。另外,搭载于车辆的多个车载中继装置能够经由两根以上的通信线连接两个车载中继装置,经由多根通信线进行报文的收发。通过该结构,关于容易成为瓶颈的车载中继装置之间的通信,能够使其通信容量增加,所以,能够防止通信延迟的发生。另外,通过使车载中继装置之间的通信容量增加,能够使各通信线中的通信速度低速化,由此,能够降低伴随着通信的噪声的产生量。(2)优选的是,连接所述两个车载中继装置的两根以上的通信线是遵照相同的通信标准的通信线。在本方式中,连接两个车载中继装置的两根以上的通信线是遵照相同的通信标准的通信线。由此,无需车载中继装置进行例如遵照通信标准而对报文的形式进行变换等处理,不会发生由变换处理导致的通信延迟等。另外,能够抑制车载中继装置的结构的复杂化,能够抑制车载中继装置的成本的增加。(3)优选的是,所述车载中继装置具有:存储部,存储有附加于经由所述第1连接部接收到的报文的识别信息与应设为该报文的发送目的地的所述第2连接部之间的对应关系;监控处理部,进行监控经由所述第2连接部的通信的通信状况的处理;以及更新处理部,根据所述监控处理部所监控的通信状况,进行更新所述对应关系的处理。在本方式中,车载中继装置将附加于报文的识别信息与应设为该报文的发送目的地的通信线之间的对应关系存储于存储部中。车载中继装置在接收到应该发送给其他车载中继装置的报文的情况下,基于存储的对应关系来选择通信线,将报文输出到所选择出的通信线并发送给其他车载中继装置。车载中继装置监控连接到其他车载中继装置的多根通信线中的通信状况。通信状况例如能够采用经通信线收发的报文的数据量或者进行通信的通信IC(IntegratedCircuit,集成电路)的功耗量等。车载中继装置基于通信状况的监控结果,进行更新在存储部中存储的对应关系的处理。由此,能够根据通信状况而使报文与发送它的通信线的对应变化,消除通信线间的通信量的不平衡或者不均衡,从而能够实现通信频带的有效利用。(4)优选的是,所述更新处理部每当经过规定时间时,进行更新所述对应关系的处理。在本方式中,每当经过规定时间时,车载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车载通信系统,其中,具备多个车载中继装置,所述车载中继装置具有:/n多个第1连接部,连接有车载通信装置;/n多个第2连接部,连接有其他车载中继装置;以及/n中继处理部,进行在连接于所述第1连接部的所述车载通信装置和连接于所述第2连接部的所述其他车载中继装置之间中继报文的处理,/n两个所述车载中继装置经由两根以上的通信线而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80529 JP 2018-1026261.一种车载通信系统,其中,具备多个车载中继装置,所述车载中继装置具有:
多个第1连接部,连接有车载通信装置;
多个第2连接部,连接有其他车载中继装置;以及
中继处理部,进行在连接于所述第1连接部的所述车载通信装置和连接于所述第2连接部的所述其他车载中继装置之间中继报文的处理,
两个所述车载中继装置经由两根以上的通信线而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载通信系统,其中,
连接两个所述车载中继装置的两根以上的通信线是遵照相同的通信标准的通信线。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车载通信系统,其中,
所述车载中继装置具有:
存储部,存储有附加于经由所述第1连接部接收到的报文的识别信息与应设为该报文的发送目的地的所述第2连接部之间的对应关系;
监控处理部,进行监控经由所述第2连接部的通信的通信状况的处理;以及
更新处理部,根据所述监控处理部所监控的通信状况,进行更新所述对应关系的处理。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载通信系统,其中,
所述更新处理部每当经过规定时间时,进行更新所述对应关系的处理。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车载通信系统,其中,
所述更新处理部在经由所述第2连接部的通信的通信状况的不平衡度超过阈值的情况下,进行更新所述对应关系的处理。


6.根据权利要求3至5中的任一项所述的车载通信系统,其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佐野佑树生田胜也绀谷刚史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自动网络技术研究所住友电装株式会社住友电气工业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