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船用遮雨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771799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8 23:53
提供也能够对应大型船舶的廉价的装船用遮雨装置。装船用遮雨装置,包括:轨道19,配置在滑动式舱口罩11上;船上溜槽22,行走自由地设置在轨道19,覆盖舱口开口13的一部分,并且将来自船用装载机1的货物供应到船舱7内;盖部件23,覆盖舱口开口13的其他部分;盖部件23构成为,分别配置在船上溜槽22的行走方向的前后,并且根据船上溜槽22的行走而伸缩。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装船用遮雨装置
本公开涉及在船用装载机对谷物等的货物进行装船时,防止货物被降雨淋湿、风及货物装卸中的货物的飞散的装船用遮雨装置。
技术介绍
作为防止货物装卸中的货物被降雨淋湿的装置,已知有专利文献1、2记载的装置。专利文献1记载的装置是在码头设置建筑,在该建筑设置突出屋顶。另外,专利文献2记载的装置是用被悬挂在船用装载机的膜覆盖舱口。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技术专利第3179239号公报专利文献2:美国专利技术专利第8818586号说明书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课题然而,专利文献1记载的装置存在的问题是难以应对大型的船舶,并且设置费用很高。另外,专利文献2记载的装置存在的问题是由多个设备构成,控制复杂且价格昂贵,并且也必须对船用装载机进行很多改造,改造费用很高。因此本公开鉴于涉及的事项而创作,其目的在于,提供也能够应对大型船舶的廉价的装船用遮雨装置。用于解决课题的手段根据本公开的一种实施方式,提供装船用遮雨装置,包括:轨道,配置在对船舱的上部开口进行开闭的滑动式舱口罩上;船上溜槽,行走自由地设置在所述轨道,覆盖所述滑动式舱口罩打开而形成的舱口开口的一部分,并且将来自船用装载机的货物供应到所述船舱内;盖部件,覆盖所述舱口开口的其他部分;其特征在于,所述盖部件构成为,分别配置在所述船上溜槽的行走方向的前后,并且根据所述船上溜槽的行走而伸缩。优选地,所述盖部件可以行走自由地设置在所述轨道。优选地,所述盖部件可以形成为波纹管状。优选地,所述盖部件可以具有固定在所述船上溜槽的一端,和固定在所述舱口开口的端部旁边的所述轨道的另一端。优选地,所述轨道可以通过沿长度方向连结多个轨道段而构成,所述盖部件的另一端可装拆地固定在所述舱口开口的端部旁边的所述轨道。优选地,所述船上溜槽上可设置有将所述盖部件保持在收缩状态下的固定件。优选地,所述固定件可以包括固定在所述轨道的轨道固定部。优选地,所述轨道可以分别配置在左右的所述滑动式舱口罩上,左右的所述轨道通过梁架被连结。优选地,左右的所述轨道之间可以张设有用于防止朝所述船舱内落下的网。优选地,用于阻止水浸入所述舱口开口的防护部件可以沿所述轨道的长度方向,并且突出所述轨道的上方地设置在所述轨道上。优选地,具有弹性的止水件可以以抵接所述滑动式舱口罩的方式,夹设在所述轨道和所述滑动式舱口罩之间。优选地,所述盖部件的另一端可以配设有用于防止雨水朝所述舱口开口浸入的端部苫布。优选地,所述轨道可以通过在长度方向连结多个长度不同的多种类的轨道段而构成。优选地,所述船上溜槽以及所述盖部件的任何一者或者两者可以设置有用于目视货物的状况的窗。优选地,所述船上溜槽可以包括在所述轨道上行走的行走部,和在上下方向贯通地设置在所述行走部的溜槽本体部;所述溜槽本体部延伸到所述行走部的下方;所述行走部以及所述盖部件设置有延伸到所述溜槽本体部的下方的脚。优选地,所述轨道配置在所述滑动式舱口罩上,并且所述行走部行走自由地配置在所述轨道上,并且,在所述溜槽本体部插入所述舱口开口内时,所述脚以其插入到所述舱口开口内的方式配设在所述溜槽本体部。根据本公开,能够提供也能够应对大型船舶的廉价的装船用遮雨装置。附图说明图1是本公开的一种实施方式的装船用遮雨装置的主视示意图。图2是图1的要部立体图。图3是图2的A-A线向视剖视图。图4是图3的要部放大图。图5是盖部件的仰视图。图6是缩短的盖部件的仰视图。图7是溜槽单元的俯视图。图8是溜槽单元的侧视图。图9是图9的要部放大图。图10是轨道单元的俯视图。图11是溜槽单元和轨道单元的连结部的放大图。图12是悬挂的状态的溜槽单元的侧视图。图13是滑动式舱口罩上载置了溜槽单元的状态的俯视图。图14是滑动式舱口罩上载置了溜槽单元以及轨道单元的状态的俯视图。图15是伸出溜槽单元的盖部件的状态的俯视图。图16是从船上溜槽向船仓内装载货物的状态的侧视图。图17是使船上溜槽移动的状态的俯视图。图18是从移动的船上溜槽向船仓内装载货物的状态的侧视图。图19是表示其他实施方式的盖部件的立体图。图20是表示其他实施方式的轨道单元的俯视图。图21是表示其他实施方式的溜槽单元的侧视图。图22是表示其他实施方式的溜槽单元的俯视图。图23是图21的要部放大图。图24是表示其他实施方式的盖部件的要部立体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公开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图1是船用装载机、船舶以及本实施方式的装船用遮雨装置的主视示意图。图2是从斜上方观察船舶上设置的装船用遮雨装置的立体示意图。图3是盖部件的主视图。此外,为了方便说明,在本实施方式中,将滑动式舱口罩的开闭方向设为左右方向,将相对于该左右方向为直角且水平的方向设为前后方向。首先,对船用装载机以及船舶进行说明。如图1所示,船用装载机1包括行走部4、回转部5、吊杆6和溜槽部8,其中,行走部4在铺设于码头2上的轨道3上行走,回转部5回转自由地设置在行走部4,吊杆6俯仰自由地设置在回转部5,溜槽部8悬吊地设置在吊杆6的远端并用于将谷物等的货物供应到船舱7内。吊杆6设置有用于将来自码头2的货物传送到溜槽部8的输送机(未图示)。此外,货物并不限于谷物。货物也可以是不希望被雨淋湿的其他的散状物。另外,船用装载机1设置有卸货装置18,卸货装置18吊起后述的轨道单元30(参照图10)以及溜槽单元58(参照图12)等并使其升降自由。卸货装置18以卷扬机构成,设置在船用装载机1的吊杆6。船舶9是货船。船舶9包括船舱7和滑动式舱口罩11,其中,船舱7具有上部开口10,滑动式舱口罩11开闭上部开口10。滑动式舱口罩11在船舶9的左右两侧相对设置一对,并且分别沿左右方向(船宽方向)滑动自由。即,滑动式舱口罩11为左右两打开式,通过使相对端12相互对接而关闭上部开口10,通过使相对端12相互分离来打开上部开口10。另外,滑动式舱口罩11形成为以任意的间隔打开上部开口10。之后,将使滑动式舱口罩11打开而形成的开口称为舱口开口13。此外,滑动式舱口罩11也可以设置为沿船舶9的前后方向滑动自由。接着,对本实施方式的装船用遮雨装置进行说明。如图1、图2以及图3所示,装船用遮雨装置20包括轨道19、船上溜槽22和盖部件23,其中,轨道19配置在滑动式舱口罩11上,船上溜槽22行走自由地设置在轨道19上并覆盖舱口开口13的一部分,盖部件23覆盖舱口开口13的其他部分。轨道19配置为在左右的滑动式舱口罩11上平行且沿前后方向延伸。另外,轨道19是将比舱口开口13的前后方向的尺寸短的轨道段21沿长度方向(前后方向)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装船用遮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n轨道,配置在对船舱的上部开口进行开闭的滑动式舱口罩上;/n船上溜槽,行走自由地设置在所述轨道,覆盖所述滑动式舱口罩打开而形成的舱口开口的一部分,并且将来自船用装载机的货物供应到所述船舱内;/n盖部件,覆盖所述舱口开口的其他部分;/n所述盖部件构成为,分别配置在所述船上溜槽的行走方向的前后,并且根据所述船上溜槽的行走而伸缩。/n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80615 JP 2018-1144361.装船用遮雨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轨道,配置在对船舱的上部开口进行开闭的滑动式舱口罩上;
船上溜槽,行走自由地设置在所述轨道,覆盖所述滑动式舱口罩打开而形成的舱口开口的一部分,并且将来自船用装载机的货物供应到所述船舱内;
盖部件,覆盖所述舱口开口的其他部分;
所述盖部件构成为,分别配置在所述船上溜槽的行走方向的前后,并且根据所述船上溜槽的行走而伸缩。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装船用遮雨装置,所述盖部件行走自由地设置在所述轨道。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装船用遮雨装置,所述盖部件形成为波纹管状。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装船用遮雨装置,所述盖部件具有固定在所述船上溜槽的一端,和固定在所述舱口开口的端部旁边的所述轨道的另一端。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装船用遮雨装置,所述轨道通过沿长度方向连结多个轨道段而构成,
所述盖部件的另一端可装拆地固定在所述舱口开口的端部旁边的所述轨道。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装船用遮雨装置,所述船上溜槽上设置有将所述盖部件保持在收缩状态下的固定件。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船用遮雨装置,所述固定件包括固定在所述轨道的轨道固定部。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装船用遮雨装置,所述轨道分别配置在左右的所述滑动式舱口罩上,左右的所述轨道通过梁架被连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川崎恭弘宫泽孝治
申请(专利权)人:IHI运搬机械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