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微带线结构及小体积宽频悬置线滤波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769432 阅读:6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8 23:47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滤波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微带线结构,包括高阻抗电感微带和一个或两个低阻抗电容微带,当低阻抗电容微带仅设置一个时形成连接单元,低阻抗电容微带与高阻抗电感微带的一端连接,当低阻抗电容微带设置两个时形成中间单元,低阻抗电容微带与高阻抗电感微带的两端分别连接。上述微带线结构在滤波器内应用时,介质板顶部和底部的低阻抗电容微带两两对应,在介质板的厚度方向上形成电容部分,金属壳体外部在电容部位位置处的厚度小于高阻抗电感微带位置处的厚度。本发明专利技术中减少了滤波器对地电容的位置处的体积,整体尺寸缩小,从而减少加工成本及制造成本,同时也减少了运输成本。本发明专利技术中还请求保护一种小体积宽频悬置线滤波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微带线结构及小体积宽频悬置线滤波器
本专利技术涉及天线
,具体涉及一种微带线结构及小体积宽频悬置线滤波器。
技术介绍
滤波器是无线通信中的一种关键部件,随着航天、雷达和通信技术的发展,对滤波器提出了小型化、宽频带、低插损等要求。目前实现滤波器小型化主要手段主要有:利用微波有源电路做成微波单片集成(MMIC)有源滤波电路;采用高介电常数材料减小传导波长,进而减小谐振器长度。在当前情况下,这2种方法均难实现带内插损低带外抑制高的要求。鉴于上述问题的存在,本设计人基于从事此类产品工程应用多年丰富的实务经验及专业知识,并配合学理的运用,积极加以研究创新,以期创设一种微带线结构及小体积宽频悬置线滤波器,使其更具有实用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中提供了一种微带线结构及小体积宽频悬置线滤波器,从而有效解决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微带线结构,包括高阻抗电感微带和一个或两个低阻抗电容微带,当所述低阻抗电容微带仅设置一个时,所述低阻抗电容微带与所述高阻抗电感微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微带线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高阻抗电感微带(31)和一个或两个低阻抗电容微带(32),当所述低阻抗电容微带(32)仅设置一个时,所述低阻抗电容微带(32)与所述高阻抗电感微带(31)的一端连接,当所述低阻抗电容微带(32)设置两个时,所述低阻抗电容微带(32)与所述高阻抗电感微带(31)的两端分别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微带线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高阻抗电感微带(31)和一个或两个低阻抗电容微带(32),当所述低阻抗电容微带(32)仅设置一个时,所述低阻抗电容微带(32)与所述高阻抗电感微带(31)的一端连接,当所述低阻抗电容微带(32)设置两个时,所述低阻抗电容微带(32)与所述高阻抗电感微带(31)的两端分别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微带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高阻抗电感微带(31)成折线形分布。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微带线结构,其特征在于,折线形包括:N段直线段(311)、N-1段曲线段(312)和两段连接段(313),N为大于等于2的自然数;
各所述直线段(311)平行设置,所述曲线段(312)连接相邻两所述直线段(311)的端部,所述连接段(313)自两端的所述直线段(311)端部引出,与所述低阻抗电容微带(32)或连接器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微带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段(313)与所述低阻抗电容微带(32)的中心线重合。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微带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高阻抗电感微带(31)的电感大小通过所述直线段(311)的长度调节。


6.一种小体积宽频悬置线滤波器,包括金属壳体(1)、介质板(2)和微带线结构(3),所述介质板(2)设置于所述金属壳体(1)内的金属腔体内部,所述介质板(2)顶部和底部分别与所述金属腔体内的侧壁间隔设置;
其特征在于,所述微带线结构(3)包括连接单元(3...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勇冯青山
申请(专利权)人:常州仁千电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