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延缓热扩散的电池模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769420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8 23:47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一种可延缓热扩散的电池模组,包括模组本体,模组本体包括电芯和隔热板,电芯设置有至少两个,相邻两个电芯之间夹设隔热板,电芯包括电芯本体以及极耳,隔热板延伸出电芯本体外并至少遮挡部分极耳。将隔热板延伸出电芯本体外并遮挡部分极耳,通过增大隔热板对电芯覆盖的区域,减少热失控的电芯向相邻的电芯辐射的热量,对其余的电芯进行防护,有效地延缓了热扩散,提高了电池模组的安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可延缓热扩散的电池模组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池
,尤其涉及一种可延缓热扩散的电池模组。
技术介绍
随着节能环保意识的提高,电池模组在电动车辆领域中得到广泛的应用。目前,大部分电池模组内部的电芯是紧密排布,在使用过程中由于涉水、短路、过充、高温、机械碰撞或者人为操作、滥用等容易导致电芯热失控而引起电池模组内部大面积燃烧或爆炸,严重威胁到人们的生命和财产安全。因此,需要在电池模组设置延缓热扩散的结构,在电池模组热失控的情况下可延缓扩散的速度,为使用人员争取更多逃生的时间。但是,现有电池模组延缓热扩散的方式一般是在电芯实体处设置隔热材料,此种结构的电池模组在某个电芯热失控喷出高温气体或火焰时,容易通过极耳或电芯设置有极耳的端面将热量辐射至其余的电芯上,导致延缓热扩散的效果不佳。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延缓热扩散的电池模组,其具有良好的延缓热扩散的效果。为达到此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提供一种可延缓热扩散的电池模组,包括模组本体,所述模组本体包括电芯和隔热板,所述电芯设置有至少两个,相邻两个所述电芯之间夹设所述隔热板,所述电芯包括电芯本体以及极耳,所述隔热板延伸出所述电芯本体外并至少遮挡部分所述极耳。作为所述的可延缓热扩散的电池模组的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隔热板与所述电芯本体之间设置有弹性件,所述弹性件的尺寸小于所述隔热板的尺寸。作为所述的可延缓热扩散的电池模组的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弹性件夹紧在所述电芯本体与所述隔热板之间。作为所述的可延缓热扩散的电池模组的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弹性件与所述隔热板粘接。作为所述的可延缓热扩散的电池模组的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电芯本体与所述隔热板之间设置有至少两个所述弹性件,至少两个所述弹性件沿着所述模组本体长度方向间隔分布,于相邻的两个所述弹性件之间形成有散热通道。作为所述的可延缓热扩散的电池模组的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弹性件的高度小于所述隔热板的高度。作为所述的可延缓热扩散的电池模组的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弹性件采用硅胶发泡材料制成。作为所述的可延缓热扩散的电池模组的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隔热板在所述模组本体长度方向的端部与所述极耳远离所述电芯本体的端部平齐;或,所述隔热板在所述模组本体长度方向的端部凸出于所述极耳远离所述电芯本体的端部。作为所述的可延缓热扩散的电池模组的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隔热板在所述模组本体高度方向的端部与所述电芯本体在所述电池模组高度方向的侧面平齐;或,所述隔热板在所述模组本体高度方向的端部凸出于所述电芯本体在所述模组本体高度方向的侧面。作为所述的可延缓热扩散的电池模组的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还包括模组壳体,所述模组壳体的内部设置有用于放置所述模组本体的放置槽,所述放置槽的相对两侧分别具有侧板,所述模组本体位于在两个所述侧板之间,所述模组本体与所述侧板之间设置有所述弹性件。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将隔热板延伸出电芯本体外并遮挡部分极耳,通过增大隔热板对电芯覆盖的区域,减少热失控的电芯向相邻的电芯辐射的热量,对其余的电芯进行防护,有效地延缓了热扩散,提高了电池模组的安全性。附图说明下面根据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图1为实施例所述可延缓热扩散的电池模组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实施例所述可延缓热扩散的电池模组的分解图。图3为另一实施例所述弹性件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模组本体;11、电芯;111、电芯本体;112、极耳;12、弹性件;121、散热槽;13、隔热板;2、模组壳体;21、侧板;22、底板;23、放置槽。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专利技术解决的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和达到的技术效果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在本专利技术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相连”、“连接”、“固定”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专利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在本专利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如图1至图3所示,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可延缓热扩散的电池模组,包括模组本体1,模组本体1包括电芯11和弹性件12。其中,电芯11设置有至少两个,至少两个电芯11沿着模组本体1宽度方向平行排列,相邻两个电芯11之间夹设隔热板13。电芯11包括电芯本体111以及极耳112,隔板板13延伸出电芯本体111外并至少遮挡部分极耳112。需要说明的是,参照图2本说明书中所述的模组本体1宽度方向为X方向,模组本体1长度方向为Y方向,模组本体1高度方向为Z方向。电芯11热失控的情况下,电芯11会膨胀,并喷出高温气体或火焰。本实施例中,在相邻的两个电芯11之间设置有隔热板13,通过隔热板13进行隔热,当电池模组中的某个电芯11热失控时,在隔热板13阻隔下可防止高温气体或火焰与相邻的电芯11接触。可以理解的是,在电芯11发生热失控时,整个电芯本体111以及与电芯本体111连接的极耳112均具有较高温度,在热辐射的作用下,电芯本体111设置有极耳112的端面、电芯本体111与极耳112相对的端面以及极耳112均对相邻的电芯11辐射热量。将隔热板13延伸出电芯本体111外并遮挡部分极耳112,通过增大隔热板13对电芯11覆盖的区域,减少热失控的电芯11向相邻的电芯辐射的热量,对其余的电芯11进行防护,有效地延缓了热扩散,提高了电池模组的安全性。其中,隔热板13由气凝胶或云母等低导热系数的材料复合而成。具体地,隔热板13的厚度为0.5~3mm。优选将隔热板13的厚度设置为1.5mm。为了增强电池模组延缓热扩散的效果,本实施例中,在隔热板13与电芯本体111之间设置弹性件12,弹性件12的尺寸小于隔热板13的尺寸。由于在隔热板13与电芯本体111之间具有弹性件12,在电芯本体111与隔热板13之间具有间隙,当电芯11发生热失控时大部分的高温气体从该间隙通过,并且当电芯11热失控发生膨胀时,会对弹性件12进行挤压而使弹性件12产生弹性形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延缓热扩散的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模组本体,所述模组本体包括电芯和隔热板,所述电芯设置有至少两个,相邻两个所述电芯之间夹设所述隔热板,所述电芯包括电芯本体以及极耳,所述隔热板延伸出所述电芯本体外并至少遮挡部分所述极耳。/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延缓热扩散的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包括模组本体,所述模组本体包括电芯和隔热板,所述电芯设置有至少两个,相邻两个所述电芯之间夹设所述隔热板,所述电芯包括电芯本体以及极耳,所述隔热板延伸出所述电芯本体外并至少遮挡部分所述极耳。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延缓热扩散的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热板与所述电芯本体之间设置有弹性件,所述弹性件的尺寸小于所述隔热板的尺寸。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延缓热扩散的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件夹紧在所述电芯本体与所述隔热板之间。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延缓热扩散的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件与所述隔热板粘接。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延缓热扩散的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所述电芯本体与所述隔热板之间设置有至少两个所述弹性件,至少两个所述弹性件沿着所述模组本体长度方向间隔分布,于相邻的两个所述弹性件之间形成有散热通道。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延缓热扩散的电池模组,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邓雪峰赵紫辉黄明高唐泳聪陈朝海邱文聪
申请(专利权)人:湖北亿纬动力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