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温控组件及电池包
本专利技术涉及电池
,尤其涉及一种温控组件及电池包。
技术介绍
电池包通常包括成组在一起的多个电池。在成组技术中,除了保证结构自身强度和性能外,还需要考虑结构对于电池寿命的影响,其中温度和膨胀力对于电池寿命影响很大,所以在设计时必须考虑热管理和膨胀力设计。在热管理设计方面:目前主要有水冷和风冷两种方式。其中,由于水冷方式的成本较高,因而电池包普遍采用风冷方式进行散热。在膨胀力设计方面:电池包在充放电过程中,电池会逐渐产生膨胀、且与固定结构产生相互作用力(即膨胀力)。其中,适当的膨胀力会有益于电池自身反应,但是过大的膨胀力会使得电池受压过大而发生析锂现象,甚至产生不可逆的容量损失,从而极大地降低了电池的寿命。为了缓解膨胀力,目前主要有以下几种形式:(1)电池之间直接贴紧、加强外部结构,以直接抵抗膨胀力,这种方式的不足之处在于:当电池容量和电池成组串数逐渐提升时,电池成组后的膨胀力会越来越大,从而降低了电池使用寿命;(2)电池间增加缓冲垫等结构,其通过材料自身伸缩特性来吸收膨胀力,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温控组件(1),其特征在于,包括:/n第一侧板(11);/n第二侧板(12),沿纵向(Y)与第一侧板(11)相对设置,且第二侧板(22)连接于第一侧板(21)并与第一侧板(21)一起形成有空腔;以及/n第一缓冲板(13),设置于第二侧板(12)与第一侧板(11)之间并连接于第二侧板(12)和第一侧板(11),以将所述空腔划分为多个通道(F),且第一缓冲板(13)的至少部分从第一侧板(11)朝向第二侧板(12)倾斜延伸。/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温控组件(1),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侧板(11);
第二侧板(12),沿纵向(Y)与第一侧板(11)相对设置,且第二侧板(22)连接于第一侧板(21)并与第一侧板(21)一起形成有空腔;以及
第一缓冲板(13),设置于第二侧板(12)与第一侧板(11)之间并连接于第二侧板(12)和第一侧板(11),以将所述空腔划分为多个通道(F),且第一缓冲板(13)的至少部分从第一侧板(11)朝向第二侧板(12)倾斜延伸。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温控组件(1),其特征在于,第一缓冲板(13)的延伸方向与第一侧板(11)形成的锐角θ1不大于45°。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温控组件(1),其特征在于,第一缓冲板(13)形成为波浪状结构。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温控组件(1),其特征在于,第一缓冲板(13)整体从第一侧板(11)朝向第二侧板(12)倾斜延伸而成。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温控组件(1),其特征在于,第一缓冲板(13)形成为板状结构或者弧形状结构。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温控组件(1),其特征在于,
第一缓冲板(13)整体从第一侧板(11)朝向第二侧板(12)倾斜向上延伸而成;
温控组件(1)还包括:第二缓冲板(14),设置于第二侧板(12)与第一侧板(11)之间并连接于第二侧板(12)和第一侧板(11),且第二缓冲板(14)从第一侧板(11)朝向第二侧板(12)倾斜向下延伸而成。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温控组件(1),其特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宿永强,黄银成,吴布维,邓庆元,周灵刚,赵丰刚,马俊,
申请(专利权)人:宁德时代新能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福建;35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