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车身线束的测试台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762280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8 23:09
一种汽车车身线束的测试台,包括绝缘基座、嵌装在绝缘基座内的导电块、设置在绝缘基座上且与导电块之间留有间隔的第一导电针及设置在绝缘基座下方的控制板,控制板通过线路分别与导电块及第一导电针电性连接;所述导电块上设置有用于放置线束端子并贯通导电块上表面的第一定位凹槽及连接在第一定位凹槽下方的第二凹槽,第一导电针向上穿入第二凹槽内,第一导电针的顶面低于第一定位凹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用于检测端子配件缺失的情况。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汽车车身线束的测试台
本技术涉及一种汽车车身线束的测试台。
技术介绍
参见图5-8,为一种汽车车身线束的端子,包括长方体状的平板16及设置在平板16上的中间板17,平板16前部翻折有覆盖在中间板17上的压板18,平板16和压板18构成一个整体的端子配件,压板18左右两端对称间隔设置有两组折弯部,折弯部包括由内向外依次连接的相对于压板18朝内侧斜向上延伸的第一折弯段19、相对于第一折弯段19朝外侧斜向上延伸的第二折弯段20及相对于第二折弯段20朝外侧斜向下延伸的第三折弯段21,中间板17后部连接有向后伸出平板16和压板18的延长段22,延长段22后端还连接有线路。问题在于,上述汽车车身线束端子加工过程中,存在作业人员忘记装配端子配件的情况,传统的测试台无法检测出端子配件缺失的情况,存在一定的局限性。因此,需要进一步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汽车车身线束的测试台,其能够用于检测端子配件缺失的情况。本技术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汽车车身线束的测试台,包括绝缘基座、嵌装在绝缘基座内的导电块、设置在绝缘基座上且与导电块之间留有间隔的第一导电针及设置在绝缘基座下方的控制板,控制板通过线路分别与导电块及第一导电针电性连接;所述导电块上设置有用于放置线束端子并贯通导电块上表面的第一定位凹槽及连接在第一定位凹槽下方的第二凹槽,第一导电针向上穿入第二凹槽内,第一导电针的顶面低于第一定位凹槽。所述第一定位凹槽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夹紧组件;所述夹紧组件包括设置在绝缘基座内并位于第一定位凹槽侧部的气缸、设置在气缸上部的横向轴及铰接在横向轴上的夹紧块,气缸的活塞杆与夹紧块的外侧铰接。所述绝缘基座下方设置有位于控制板下方的电磁换向阀,电磁换向阀通过管路与气缸连接,控制板通过线路与电磁换向阀电性连接。所述第一定位凹槽内的左右两侧面上对应夹紧组件分别设置有位于第二凹槽两侧的避空缺口,避空缺口向下贯通导电块,夹紧块位于相应的避空缺口内。所述导电块上设置有连接在第一定位凹槽后方的第三凹槽及连接在第三凹槽下方中部的第四通槽;所述绝缘基座上设置有与导电块之间留有间隔的第二导电针,第二导电针向上伸入第四通槽内,第二导电针的顶面位于第三凹槽下方,控制板通过线路与第二导电针电性连接。所述绝缘基座上设置有位于导电块侧部的指示灯,控制板通过线路与指示灯电性连接。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如下:本汽车车身线束的测试台能够用于检测端子配件缺失的情况。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一实施例的剖视图。图4为图3的A处放大图。图5为线束端子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线束端子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线束端子的分解图。图8为线束端子的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描述。参见图1-图8,本汽车车身线束的测试台,包括绝缘基座1、嵌装在绝缘基座1内的导电块2、设置在绝缘基座1上且与导电块2之间留有间隔的第一导电针3(即导电块2和第一导电针3不接通)及设置在绝缘基座1下方的控制板4,控制板4通过线路分别与导电块2及第一导电针3电性连接;所述导电块2上设置有用于放置线束端子并贯通导电块2上表面的第一定位凹槽5及连接在第一定位凹槽5下方的第二凹槽6,第一导电针3向上穿入第二凹槽6内,第一导电针3的顶面低于第一定位凹槽5。所述第二凹槽6的长度和宽度均小于第一定位凹槽5,第二凹槽6居中设置在第一定位凹槽5的底面上,绝缘基座1可采用电木制造而成。所述绝缘基座1底部的右侧设置有固定杆23,控制板4设置在固定杆23上。汽车车身线束端子进行测试时,将端子置于导电块2内,平板16设置在第一定位凹槽5的底面上,折弯部朝向下方并伸入第二凹槽6内,第一导电针3与折弯部抵靠接触,端子起到连接导电块2和第一导电针3的作用,所述端子、导电块2、控制板4和第一导电针3之间构成并触发回路,代表端子配件已经安装,端子通过测试,端子配件没有安装的情况下,不能构成回路,本技术能够用于检测端子配件缺失的情况。如折弯部朝向上方放置端子,则第一导电针3不能与折弯部接触,端子放置错误,所述端子、导电块2、控制板4和第一导电针3之间不能构成回路,作业人员需要调整端子的放置方向。本汽车车身线束的测试台检测操作简单方便。进一步地,所述绝缘基座1上设置有位于导电块2侧部的指示灯15,控制板4通过线路与指示灯15电性连接。根据测试的结果,指示灯15亮出不同的颜色,如亮出绿色则代表测试通过,亮出红色则代表测试不通过,作业人员需要检测端子放置的方向是否正确以及是否存在端子配件缺失、端子损伤的情况。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定位凹槽5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夹紧组件;所述夹紧组件包括设置在绝缘基座1内并位于第一定位凹槽5侧部的气缸7、设置在气缸7上部的横向轴8及铰接在横向轴8上的夹紧块9,气缸7的活塞杆与夹紧块9的外侧铰接。所述横向轴8沿前后方向延伸,气缸7顶部设置有位于夹紧块9两侧且向上延伸的两组定位板,气缸7的活塞杆位于两组定位板之间,横向轴8两端分别设置在两组定位板上,横向轴8靠近夹紧块9的外侧,气缸7的活塞杆位于横向轴8的外侧。所述绝缘基座1的底部可设置有置于第一导电针3下部并与控制板4电性连接的按压开关,折弯部下压第一导电针3并使第一导电针3向下移动触发按压开关时,控制板4驱动气缸7的活塞杆向上伸出,折弯部脱离第一导电针3时,按压开关向上复位并驱动第一导电针3向上移动;或者,第一导电针3可采用电子测试领域常用的开关针(或称导电弹簧顶针),开关针采用常开式,开关针上具有第一接电端和第二接电端,第一接电端与开关针的顶部电性连接,第一接电端和第二接电端通过线路分别与控制板4电性连接,折弯部下压开关针并使第一接电端和第二接电端接通时,控制板4驱动气缸7的活塞杆向上伸出,折弯部脱离开关针时,开关针复位并使第一接电端和第二接电端断开,即开关针起到按压开关的作用。进一步地,所述绝缘基座1下方设置有位于控制板4下方的电磁换向阀10,电磁换向阀10通过管路与气缸7连接,控制板4通过线路与电磁换向阀10电性连接。所述电磁换向阀10设置在固定杆23上,电磁换向阀10通过管路连接有外置于测试台的气泵,控制板4通过控制电磁换向阀10的运行驱动气缸7活塞杆的伸缩。所述绝缘基座1上设置有位于指示灯15和导电块2之间的按键28,按键28通过线路与控制板4电性连接,按键28用于控制电磁换向阀10切换工位并使气缸7的活塞杆收缩。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定位凹槽5内的左右两侧面上对应夹紧组件分别设置有位于第二凹槽6两侧的避空缺口11,避空缺口11向下贯通导电块2,夹紧块9位于相应的避空缺口11内。所述气缸7的活塞杆处于收缩状态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汽车车身线束的测试台,其特征在于,包括绝缘基座(1)、嵌装在绝缘基座(1)内的导电块(2)、设置在绝缘基座(1)上且与导电块(2)之间留有间隔的第一导电针(3)及设置在绝缘基座(1)下方的控制板(4),控制板(4)通过线路分别与导电块(2)及第一导电针(3)电性连接;/n所述导电块(2)上设置有用于放置线束端子并贯通导电块(2)上表面的第一定位凹槽(5)及连接在第一定位凹槽(5)下方的第二凹槽(6),第一导电针(3)向上穿入第二凹槽(6)内,第一导电针(3)的顶面低于第一定位凹槽(5)。/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汽车车身线束的测试台,其特征在于,包括绝缘基座(1)、嵌装在绝缘基座(1)内的导电块(2)、设置在绝缘基座(1)上且与导电块(2)之间留有间隔的第一导电针(3)及设置在绝缘基座(1)下方的控制板(4),控制板(4)通过线路分别与导电块(2)及第一导电针(3)电性连接;
所述导电块(2)上设置有用于放置线束端子并贯通导电块(2)上表面的第一定位凹槽(5)及连接在第一定位凹槽(5)下方的第二凹槽(6),第一导电针(3)向上穿入第二凹槽(6)内,第一导电针(3)的顶面低于第一定位凹槽(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汽车车身线束的测试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定位凹槽(5)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夹紧组件;
所述夹紧组件包括设置在绝缘基座(1)内并位于第一定位凹槽(5)侧部的气缸(7)、设置在气缸(7)上部的横向轴(8)及铰接在横向轴(8)上的夹紧块(9),气缸(7)的活塞杆与夹紧块(9)的外侧铰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汽车车身线束的测试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基座(1)下方设置有位于控制板(4)下方的电磁换向阀(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康迪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科世得润汽车部件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