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头移动机构、摄像单元以及电子机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75898 阅读:159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镜头移动机构、摄像单元以及电子机器。本发明专利技术的镜头移动机构,其特征在于:具有在镜头的光轴方向上可移动地支撑保持镜头的保持框的导轨,和对所述保持框向所述镜头的光轴方向的一方施力的弹簧,和为使所述保持框在光轴方向上移动、可自由动作地设置的杆部件。在所述杆部件与所述保持框中的其中一个部件上,形成相对于与所述镜头的光轴垂直的面倾斜的凸轮面,所述杆部件与所述保持框中的另一个部件,抵抗所述弹簧的力,与所述凸轮面靠接。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具有使镜头向其镜头的光轴方向进行移动的镜头移动机构、带有该镜头移动机构的摄像单元以及具有该摄像单元的电子机器。
技术介绍
一般来说,光学系统由多个单镜头构成,在把单镜头装入光学系统中时,是将一个或多个单镜头固定在保持框内、按每个保持框装入一个或多个单镜头。在固定单镜头时,一般是边进行单镜头的调心边固定在保持框内,这样的技术在专利文献1中有记载。另外,通过把装入到光学系统中的单镜头、按每个保持框向光轴方向移动而进行聚焦或变焦的镜头移动机构,可被搭载在照相机等光学机器上,这样的技术记载于专利文献2中。特开平-20366号公报特开平-133280号公报然而,在调心时,对单镜头向光轴方向施力,这样,使单镜头的光轴垂直于感光胶片及摄像元件等进行调心,但若具有以往的镜头移动机构,则由于单镜头的施力而向光轴方向移动。因此,就不能使单镜头的光轴垂直于感光胶片、摄像元件进行调心。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镜头移动机构,其特征在于具有在所述镜头的光轴方向上、可自由移动地支撑保持镜头的保持框的导向部,和对所述保持框向所述镜头的光轴方向的一方施力的施力部,和为使所述保持框在光轴方向上移动、可自由动作地设置的杆部件;在所述杆部件与所述保持框中的其中一个部件上,形成相对于与所述镜头的光轴垂直的面倾斜的凸轮面,所述杆部件与所述保持框中的另一个部件,抵抗所述施力部的力,与所述凸轮面靠接。附图说明图1A是表示在近摄影状态下的摄像单元1的侧视图,图1B是表示在通常摄影状态下的摄像单元1的侧视图。图2是表示图1所示的摄像单元1的俯视图。图3是表示在图1所示的摄像单元1上所具有的杆部件6的图。图4A是表示在近摄影状态下其他摄像单元101的侧视图,图4B是表示在通常摄影状态下的摄像单元101的侧视图,图4C是表示在无限远摄影状态下的摄影单元101的侧视图。图5是表示在图4所示的摄像单元101上所具有的杆部件6的图。图6A是表示在近摄影状态下的摄像单元151的侧视图,图6B是表示在通常摄影状态下的摄像单元151的侧视图。图7是表示搭载了摄像单元1、摄像单元101或摄像单元151的携带电话机的主视图。图8是表示搭载了摄像单元1、摄像单元101或摄像单元151的数字照相机的立体图。具体实施例方式以下,参照附图,说明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第一实施例)图1是镜头移动机构10所搭载的摄像单元1的侧视图,该镜头移动机构10,是应用本专利技术的镜头移动机构,在实施例中作为聚焦机构,图2是摄像单元1的俯视图。该摄像单元1,具有由多个单镜头构成的镜头单元2,和用镜头单元2成像的固体摄像元件3,和用于使镜头单元2沿光轴移动的镜头移动机构10,和由镜头单元2、固体摄像元件3及镜头移动机构10组合成的、作为固定镜筒的主体7。另外,镜头移动机构10,具有导轨4、弹簧5和杆部6,该导轨4,作为导向部对镜头单元2进行支撑,使镜头单元2可相对于固体摄像元件3接近、离开;该弹簧5,作为施力部施加弹簧力,使镜头单元2靠近固体摄像元件3;该杆部6,抵抗弹簧5的弹簧力而与镜头单元2靠接。为能容易了解主体7的内侧,在图1中图示了主体7的剖面。主体7呈箱状,在主体7的上面,形成贯通其上面的圆形状的开口部7a。在主体7内侧的底面上,以直立状态设置着直线状的导轨4,该导轨4的一方端部被固定在主体7的底面,导轨4的另一端部被固定在主体7的上面。固体摄像元件3被安装在主体7的内侧底面上,并且该固体摄像元件3的受光面指向开口部7a。固体摄像元件3,可作为根据受光量转换成电信号的光电二极管、光电晶体管等光电转换元件、沿着受光面排列成二维列状(例如矩阵状、蜂窝状)。固体摄像元件3,也可以是具有把由光电转换元件进行了光电转换的电信号进行电荷传送的CCD的CCD型固体摄像元件,也可以是具有把由光电转换元件进行了光电转换的电信号加以增幅的放大器的CMOS型固体摄像元件。另外,导轨4实质上垂直于固体摄像元件3的受光面。镜头单元2,具有最接近物体(被拍摄体)侧的第一单镜头2a,和其次接近物体侧的第二单镜头2b,和最接近固体摄像元件3的第三单镜头2c,和作为保持单镜头2a、2b、2c的移动镜筒的保持框2d。保持框2d,是把直径小的小圆筒部与直径大的大圆筒部形成同心后使小圆筒部在大圆筒部的端部上一体形成。单镜头2a、2b、2c的外周边被固定在保持框2d的内周面上,这些单镜头2a、2b、2c被调心后固定在保持框2d上,具体地讲,单镜头2a、2b、2c中的任何光轴都与保持框2d的中心线保持一致。另外,也可以把具有规定这些单镜头2a、2b、2c全体F号码的开口部的光圈板设置在保持框2d的内侧。延伸部2e与保持框2d成一体地设置在保持框2d的外周面上,该延伸部2e相对于保持框2d的中心线垂直延伸。在从延伸部2e的原端到凸端之间的中间部,形成有贯通孔2f,它和保持框2d的中心轴呈平行状。上述导轨4,滑动自由地插入在该贯通孔2f内,这样,镜头单元2整体以导轨4导向,可与固体摄像元件3自由接近、离开。导轨4的横截面形状,是从截面重心到截面外轮廓边一点的距离与从截面重心到截面外轮廓边另一点的距离是不同的形状(如多角形、非圆形)。贯通孔2f的开口形状,实际上和该导轨4的横截面形状是一致的,镜头单元2不以导轨4的横截面重心为中心旋转。当镜头单元2在被支撑于导轨4上的状态下,单镜头2a、2b、2c的光轴在固体摄像元件3的受光面中心上,实际是与受光面呈垂直,从固体摄像元件3起,按第三单镜头2c、第二单镜头2b、第一单镜头2a的顺序排列。在镜头单元2的可移动范围内,镜头单元2在最靠近固体摄像元件3的位置上,其单镜头2a、2b、2c全体可使从镜头单元2离开的规定物体面的像、在固体摄像元件3上成像,但是,单镜头2a、2b、2c全体会成为全焦点状态(图1(b))。另一方面,在镜头单元2的可移动范围内的镜头单元2,在离开固体摄像元件3最远的位置上,由这些单镜头2a、2b、2c全体构成的景深、与全焦点状态的情况相比变浅,但是,单镜头2a、2b、2c全体,使比上述规定物体面靠近镜头单元2的物体面的像在固体摄像元件3上成像,由单镜头2a、2b、2c全体形成的景深范围,比全焦点状态更靠近固体摄像元件3一侧(图(a))。以下,把镜头单元2的可移动范围内的最靠近固体摄像元件3的位置称为通常摄影位置,把镜头单元2可移动范围内的离开固体摄像元件3最远的位置称为近摄影位置。弹簧5的一端部,从延伸部2e的贯通孔2f到延伸部2e的凸端之间、与延伸部2e相连结,弹簧5的另一端部,与主体7的底面连结。该弹簧5,通过延伸部2e对保持框2d施力,以使保持框2d接近固体摄像元件3,尤其是沿着单镜头2a、2b、2c的光轴和平行方向施力。另外,镜头单元2,即使是在位于通常的摄影位置时,弹簧5处于比自然长延长的状态,总是施加弹力使镜头单元2靠近固体摄像元件3。杆部件6,相对于延伸部2e被设置在弹簧5的施力方向一侧,并从主体7的内侧向主体7的外侧延伸。从位于该主体7内侧的杆部件6的一端到位于主体7外侧的杆部件6另一端之间的中间部,在比延伸部2e凸端向延伸部2e的延伸方向延长的位置上,绕与单镜头2a、2b、2c的光轴平行的轴心转动自由地支撑在主体7上。在位于主体7内侧的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镜头移动机构,其特征在于:    具有:在所述镜头的光轴方向上、可自由移动地支撑保持镜头的保持框的导向部,和    对所述保持框向所述镜头的光轴方向的一方施力的施力部,和    为使所述保持框在光轴方向上移动、可自由动作地设置的杆部件;    在所述杆部件和所述保持框中的其中一个部件上、形成相对于与所述镜头的光轴垂直的面倾斜的凸轮面;    所述杆部件与所述保持框中的另一个部件,抵抗所述施力部的力,与所述凸轮面靠接。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荻野浩太田政典
申请(专利权)人:卡西欧计算机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JP[日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