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多车道动态称重车辆快速匹配方法、系统及称台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6758279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8 22:20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多车道动态称重车辆快速匹配方法、系统及称台,方法包括:获取传感器的信号跳变沿;根据获取不同车道传感器产生信号跳变沿的若干个时间序列,将邻近时刻产生的时间序列划分为一组;组内计算序列元素个数;若序列元素个数不同则为不同车辆;若组内序列元素个数相同时,分别计算车辆相邻两轮间的轮距;再计算两个轮距序列对应序列元素的距离;若最终得到的距离序列各序列元素的值大于设定的阈值则不同车辆;若距离序列各序列元素的值小于设定的阈值时,计算两序列对应序列元素的距离;若该距离序列各序列元素的值大于设定的阈值则为不同车辆;反之则两车道上通过的为同一车辆。本发明专利技术提高了算法运行于嵌入式称重控制器的可行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多车道动态称重车辆快速匹配方法、系统及称台
本专利技术涉及车辆称重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多车道动态称重车辆快速匹配方法、系统及称台。
技术介绍
路网超载超限监测系统是一套专门针对当前超载超限严重危害道路安全而开发的、实时获取车辆轴重、总重等检测参数的信息化系统,实现对公路路面上各种车辆的动态称重功能和过往车辆的轴重、总重、车型、流量和速度等参数检测。车辆在车道行驶时,超载超限监测系统可以实时对车辆的轴重、总重、车型、流量和速度等参数进行检测。然而,当车辆横跨相邻的两车道或多车道,车辆的总重即为多车道称重传感器数据的累加和;当各有一辆车通过不同车道时,不同车道称重传感器数据即为各车辆的总重。因此需要判断相邻两车道或多车道上通过的是否为同一车辆。因此设计一种运行于嵌入式称重控制器的、基于多车道相关传感器信号序列的相似度,来对多车道动态称重车辆快速匹配的算法十分关键。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车辆不按正常车道行驶问题,目前没有实际可行的方案判断多车道通行的是否为同一车辆;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多车道动态称重车辆快速匹配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车道动态称重车辆快速匹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获取车辆通过和驶离地感线圈以及车轮通过轮胎识别仪时产生信号跳变沿;/n根据获取不同车道传感器产生信号跳变沿的若干个时间序列,将邻近时刻产生的时间序列划分为一组;/n组内计算序列元素个数并进行第一判断;/n若序列元素个数不同则两车道上通过的为不同车辆;/n若组内序列元素个数相同时,分别计算两序列除前两个序列元素外其余相邻序列元素间的距离即车辆相邻两轮间的轮距;再计算两个轮距序列对应序列元素的距离,进行第一判断;/n若最终得到的距离序列各序列元素的值大于设定的阈值则两车道上通过的为不同车辆;/n若距离序列各序列元素的值小于设定的...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车道动态称重车辆快速匹配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获取车辆通过和驶离地感线圈以及车轮通过轮胎识别仪时产生信号跳变沿;
根据获取不同车道传感器产生信号跳变沿的若干个时间序列,将邻近时刻产生的时间序列划分为一组;
组内计算序列元素个数并进行第一判断;
若序列元素个数不同则两车道上通过的为不同车辆;
若组内序列元素个数相同时,分别计算两序列除前两个序列元素外其余相邻序列元素间的距离即车辆相邻两轮间的轮距;再计算两个轮距序列对应序列元素的距离,进行第一判断;
若最终得到的距离序列各序列元素的值大于设定的阈值则两车道上通过的为不同车辆;
若距离序列各序列元素的值小于设定的阈值时,计算两序列对应序列元素的距离,进行第三判断;
若该距离序列各序列元素的值大于设定的阈值则两车道上通过的为不同车辆;反之则两车道上通过的为同一车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划分为一组是指:
当邻近时刻,两车道地感线圈出现传感器信号跳变情况时,将两车道采集到的时间序列划分为一组,组内两序列分别命名为R,T序列,其中R={R(1),R(2),…,R(m)},T={T(1),T(2),…,T(n)}。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信号跳变沿获取方法为:
两车道地感线圈的输出响应时间分别为t0、r0,两车道轮胎识别仪的输出响应时间分别为t1、r1,车辆通过两车道传感器的时刻分别记为Ti、Ri;
计算车辆通过两车道传感器的实时时间,其中车辆通过两车道地感线圈的实时时间分别为T1-t0、R1-r0,车辆驶离两车道地感线圈的实时时间分别为T2-t0、R2-r0,以此类推,车辆通过两车道轮胎识别仪的实时时间分别为Ti-t1、Ri-r1,i=3,4…n;R序列的序列元素R(1)=R1-r0即该车道车辆通过地感线圈的实时时间,序列元素R(2)=R2-r0表示该车道车辆驶离地感线圈的实时时间,其余序列元素表示车辆通过轮胎识别仪的实时时间;T序列的序列元素T(1)=T1-t0即该车道车辆通过地感线圈的实时时间,序列元素T(2)=T2-t0表示该车道车辆驶离地感线圈的实时时间,其余序列元素表示车辆通过轮胎识别仪的实时时间;下标为1的序列元素为时间序列的起点,即该车道车辆通过地感线圈的实时时间;下标为m或n的序列元素为时间序列终点,即车辆最后一个车轮通过轮胎识别仪的实时时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一判断具体为:
计算组内R,T两序列元素个数,通过比较两序列终点的序列元素下标m与n的大小,若m与n不相等说明两车道上通过的车辆轮数不同,则两车道上通过的为不同车辆;若两车道通过的车辆轮数分别为k,t,则R,T两序列的序列元素个数分别为k+2,t+2。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方法,其特征在于,第二判断具体为:
若两序列终点的序列元素下标m与n的大小相等说明两车道上通过的车辆轮数相同;分别计算两序列除前两个序列元素外其余相邻序列元素间的距离即车辆相邻两轮间的轮距,构成两个新的序列R’、T’;
其中,R’={|R(4)-R(3)|,|R(5)-R(4)|,…|R(m...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刘小勇苏祺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交通大学陕西四维衡器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