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平衡车传动轴的紧固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757173 阅读:1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8 22: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紧固件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用于平衡车传动轴的紧固件,紧固件包括紧固件本体,紧固件本体内部设有第一内螺纹孔、第二内螺纹孔和置于第一内螺纹孔与第二内螺纹孔之间的容纳腔,第一内螺纹孔与紧固件本体一端连通,第二内螺纹孔与紧固件本体另一端面连通,第一内螺纹孔、第二内螺纹孔和置于第一内螺纹孔与第二内螺纹孔之间的容纳腔均处于一条直线上,紧固件本体外侧壁设有限位通孔,限位通孔靠近第一内螺纹孔一侧并与容纳腔贯通,限位通孔内设有限位销,限位销一端穿过限位通孔并置于容纳腔的中轴线位置,不同的内螺纹孔实现不同螺杆相互连接,并通过限位销从螺杆上的通孔穿出,保证螺杆与紧固件不会发生脱落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平衡车传动轴的紧固件
本技术涉及一种紧固件领域,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用于平衡车传动轴的紧固件。
技术介绍
平衡车在当今社会越来越受欢迎,无论是成年人还是儿童都能够驾驭,平衡车大都是采用双轮或者单轮依靠车体内的陀螺仪和加速度传动轴,达到一种“动态稳定”的基本原理,由于平衡车的体积小质量轻在平衡车内部存在双螺杆结构,双螺杆需要紧固件进行连接,传统的都需要双紧固件进行焊接然后进行固定,但这种固定连接的发到一旦平衡车轮毂长时间高速转动不仅会导致双紧固件焊接处出现裂痕或者断裂,还会导致双螺杆与紧固件的连接处出现松动或者脱落,一旦发生脱落造成不必要的事故。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平衡车传动轴的紧固件。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用于平衡车传动轴的紧固件,其特征是:所述紧固件包括紧固件本体,所述紧固件本体内部设有第一内螺纹孔、第二内螺纹孔和置于第一内螺纹孔与第二内螺纹孔之间的容纳腔,所述第一内螺纹孔与紧固件本体一端连通,第二内螺纹孔与紧固件本体另一端面连通,第一内螺纹孔、第二内螺纹孔和置于第一内螺纹孔与第二内螺纹孔之间的容纳腔均处于一条直线上,所述紧固件本体外侧壁设有第一限位通孔,第一限位通孔靠近第一内螺纹孔一侧并与容纳腔贯通,所述第一限位通孔内设有第一限位销,第一限位销一端穿过第一限位通孔并置于容纳腔的中轴线位置,所述紧固件本体外侧壁设有第二限位通孔,第二限位通孔靠近第二内螺纹孔一侧并与容纳腔贯通,所述第二限位通孔内部设有第二限位销,第二限位销一端穿过第二限位通孔并置于容纳腔的中轴线位置。本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所述第一限位通孔一端部、第二限位通孔一端部均设有圆柱套,圆柱套均置于容纳腔内,圆柱套一端与第一限位通孔、第二限位通孔连接,圆柱套另一端均设有内翻边,所述圆柱套内均设有复位弹簧,所述复位弹簧一端与第一限位通孔、第二限位通孔连接另一端与第一限位销侧壁、第二限位销侧壁连接,第一限位销一端穿过第一限位通孔、复位弹簧、圆柱套并置于容纳腔的中轴线位置,第二限位销一端穿过第二限位通孔、复位弹簧、圆柱套并置于容纳腔的中轴线位置。对比现有技术的不足点,本技术的有益效果为:紧固件两端不同规格的第一内螺纹孔与第二内螺纹孔,可以使不同带有螺纹的传动杆进行连接,同时在紧固件中间设置的容纳腔以及置于容纳腔上的第一限位通孔、第二限位通孔、第一限位销、第二限位销、复位弹簧和圆柱套相互配合使第一限位销、第二限位销穿过传动杆上的通孔,保证在传动过程中不会出现传动杆与紧固件出现松动脱落的问题。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立体图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局部剖视图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参照图1至图2对本技术实施例做进一步说明。一种用于平衡车传动轴的紧固件,紧固件包括紧固件本体1,紧固件本体1内部设有第一内螺纹孔2、第二内螺纹孔3和置于第一内螺纹孔2与第二内螺纹孔3之间的容纳腔4,第一内螺纹孔2与紧固件本体1一端连通,第二内螺纹孔3与紧固件本体1另一端面连通,第一内螺纹孔2、第二内螺纹孔3和置于第一内螺纹孔2与第二内螺纹孔3之间的容纳腔4均处于一条直线上,紧固件本体1外侧壁设有第一限位通孔5,第一限位通孔5靠近第一内螺纹孔2一侧并与容纳腔4贯通,第一限位通孔5内设有第一限位销6,第一限位销6一端穿过第一限位通孔5并置于容纳腔4的中轴线位置,紧固件本体1外侧壁设有第二限位通孔10,第二限位通孔10靠近第二内螺纹孔3一侧并与容纳腔4贯通,第二限位通孔10内部设有第二限位销11,第二限位销11一端穿过第二限位通孔10并置于容纳腔4的中轴线位置。第一限位通孔5一端部、第二限位通孔10一端部均设有圆柱套7,圆柱套7均置于容纳腔4内,圆柱套7一端与第一限位通孔5、第二限位通孔10连接,圆柱套7另一端均设有内翻边,圆柱套7内均设有复位弹簧9,复位弹簧9一端与第一限位通孔5、第二限位通孔10连接另一端与第一限位销6侧壁、第二限位销11侧壁连接,第一限位销6一端穿过第一限位通孔5、复位弹簧9、圆柱套7并置于容纳腔4的中轴线位置,第二限位销11一端穿过第二限位通孔10、复位弹簧9、圆柱套7并置于容纳腔4的中轴线位置。紧固件包括紧固件本体1,以及与紧固件配合使用不同规格的传动杆,传动杆仅仅为了配合紧固件使用,使具体实施例表述更加清楚。在紧固件的两端设有第一内螺纹孔2、第二内螺纹孔3,以及置于第一内螺纹孔2与第二内螺纹孔3之间的容纳腔4,两端的第一内螺纹孔2、第二内螺纹孔3用来连接不同规格的传动杆,为了使传动杆在传动使产生的震动不会是紧固件松动发生脱落的事件,在紧固件本体1的外侧壁上也就是容纳腔4的外侧壁上设有第一限位通孔5,第一限位通孔5靠近第一内螺纹孔2一侧,在第一限位通孔5靠近容纳腔4的一端设有圆柱套7,圆柱套7一端设由外翻8另一端固定在第一限位通孔5出,复位弹簧9设置在圆柱套7,复位弹簧9一端与第一限位通孔5连接另一端与外翻8抵触,第一限位销6的一端从第一限位通孔5穿过在从复位弹簧9穿过一直到容纳腔4的中轴线位置,为了保证第一限位销6利用复位弹簧9做到快速伸缩,复位弹簧9靠近外翻8的一端与第一限位销6侧壁固定。当传动轴经第一内螺纹孔2旋转到容纳腔4时,手动拉伸第一限位销6此时复位弹簧9压缩,当第一限位销6的一端部与圆柱套7端部齐平时,继续转动传动轴当传动轴一端的通孔处于第一限位销6的运动轨迹上时停止旋转,然后手动放下第一限位销6,由于弹簧此时压缩状态受弹力的影响,复位弹簧9带动第一限位销6移动时第一限位销6一端穿进通孔,一直到容纳腔4的中轴线位置,及时传动杆受到震动也不会发生松动现象,为了保证容纳腔4的结构强度第一限位通孔5、第二限位销11、复位弹簧9和圆柱套7设在第一限位通孔5的正对面位置,并且两者的结构一致,再震动时形成一对反作用力相互抵消,使紧固件的使用寿命延长。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不用以限制本技术,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技术方案范围内进行通常的变化和替换都应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平衡车传动轴的紧固件,其特征是:所述紧固件包括紧固件本体,所述紧固件本体内部设有第一内螺纹孔、第二内螺纹孔和置于第一内螺纹孔与第二内螺纹孔之间的容纳腔,所述第一内螺纹孔与紧固件本体一端连通,第二内螺纹孔与紧固件本体另一端面连通,第一内螺纹孔、第二内螺纹孔和置于第一内螺纹孔与第二内螺纹孔之间的容纳腔均处于一条直线上,所述紧固件本体外侧壁设有第一限位通孔,第一限位通孔靠近第一内螺纹孔一侧并与容纳腔贯通,所述第一限位通孔内设有第一限位销,第一限位销一端穿过第一限位通孔并置于容纳腔的中轴线位置,所述紧固件本体外侧壁设有第二限位通孔,第二限位通孔靠近第二内螺纹孔一侧并与容纳腔贯通,所述第二限位通孔内部设有第二限位销,第二限位销一端穿过第二限位通孔并置于容纳腔的中轴线位置。/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平衡车传动轴的紧固件,其特征是:所述紧固件包括紧固件本体,所述紧固件本体内部设有第一内螺纹孔、第二内螺纹孔和置于第一内螺纹孔与第二内螺纹孔之间的容纳腔,所述第一内螺纹孔与紧固件本体一端连通,第二内螺纹孔与紧固件本体另一端面连通,第一内螺纹孔、第二内螺纹孔和置于第一内螺纹孔与第二内螺纹孔之间的容纳腔均处于一条直线上,所述紧固件本体外侧壁设有第一限位通孔,第一限位通孔靠近第一内螺纹孔一侧并与容纳腔贯通,所述第一限位通孔内设有第一限位销,第一限位销一端穿过第一限位通孔并置于容纳腔的中轴线位置,所述紧固件本体外侧壁设有第二限位通孔,第二限位通孔靠近第二内螺纹孔一侧并与容纳腔贯通,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社根
申请(专利权)人:海盐金都五金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