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弯管机的防活塞杆断裂举升油缸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756863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8 22:0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弯管机的防活塞杆断裂举升油缸。该装置包括有缸筒、缸盖、活塞杆以及活塞,位于缸筒外的活塞杆上套接有万向管,所述万向管两端均设置有外翻边,一外翻边抵触在缸盖上,另一外翻边抵触在耳环上,万向管上间隔套接第一压缩弹簧与第二压缩弹簧,万向管上间隔套接有第一隔板与第二隔板,第一隔板与第二隔板之间经调节部件相连,本装置通过对第一压缩弹簧以及第二压缩弹簧的初始状态的调整,从而改变了活塞杆受到缓冲力时的压力设定值,能够应用不同场合的油缸,该装置适用于工业生产中,具有良好的实用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弯管机的防活塞杆断裂举升油缸
本技术属于油缸
,尤其涉及一种用于弯管机的防活塞杆断裂举升油缸。
技术介绍
现有的中国专利数据库中,公开了名称为一种具有缓冲性能的液压油缸专利,申请号为CN201821486571.0,申请日为20180912,授权公告号为CN208966758U,授权公告日为20190611,该专利包括油缸、内腔和挡板,所述油缸的外侧连接有外腔,且油缸的底端安装有底座,所述内腔设置于油缸的内部,且油缸的内壁上设置有滑槽,所述滑槽的上下两端均设置有连通管,且连通管的内壁安装有挡圈,所述挡圈的左侧连接有挡杆,且挡杆的中间位置安装有第三弹簧,所述挡板安装于第三弹簧的右端,所述滑槽的内部安装有滑块。市场上的液压油缸在使用时内部的液压油不能进行循环流动,从而使得液压油需要时常更换,并且一般的液压油缸在使用时不具有缓冲的能力,这样就使液压油缸在剧烈的碰撞下,容易遭到损坏,从而会降低装置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现有的油缸缺少必要的缓冲装置,导致活塞杆以及活塞发生损坏或断裂,为了改善其不足之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用于弯管机的防活塞杆断裂举升油缸。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用于弯管机的防活塞杆断裂举升油缸,包括有缸筒以及盖合在缸筒开口处的缸盖,所述缸盖上活动插接有与缸盖同轴的活塞杆,位于缸筒内的活塞杆上套接有活塞,位于缸筒外的活塞杆自由端连接有耳环,位于缸筒外的活塞杆上套接有万向管,所述万向管两端均设置有外翻边,一外翻边抵触在缸盖上,另一外翻边抵触在耳环上,所述万向管上间隔套接有同轴的第一压缩弹簧与第二压缩弹簧,位于第一压缩弹簧与第二压缩弹簧之间的万向管上间隔套接有第一隔板与第二隔板,所述第一压缩弹簧一端抵触在一外翻边上,另一端抵触在第一隔板表面上,所述第二压缩弹簧一端抵触在另一外翻边上,另一端抵触在第二隔板表面上,所述第一隔板与第二隔板之间经调节部件相连。本技术工作时,当活塞杆收缩时,活塞杆先带动耳环挤压第二压缩弹簧,当第二压缩弹簧到达极限值时再挤压第二压缩弹簧,当活塞杆伸出时,活塞杆先带动第一压缩弹簧恢复至原始状态,当第一压缩弹簧不再受力后,将第二压缩弹簧恢复至初始状态,通过两组压缩弹簧的设置使得活塞杆在运动过程中受到多次缓冲,提高了活塞杆运动时的稳定性,通过调节部件调整第一压缩弹簧与第二压缩弹簧的初始状态,从而调整活塞杆运动到极限位置时的极限压力。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本装置通过对第一压缩弹簧以及第二压缩弹簧的初始状态的调整,从而改变了活塞杆受到缓冲力时的压力设定值,能够应用不同场合的油缸,该装置适用于工业生产中,具有良好的实用性。所述调节部件包括有将第一隔板与第二隔板连接的调节螺栓,各所述调节螺栓上均间隔旋接有调节螺母与固定螺母,所述第二隔板位于调节螺母与固定螺母之间的调节螺栓上。通过旋接调节螺母的位置,改变第一隔板与第二隔板之间的距离,从而改变第一压缩弹簧与第二压缩弹簧的初始状态,达到活塞杆在受到不同最大压力下时都能够有效的得到缓冲。位于活塞两端的活塞杆上均设置有螺纹,各螺纹上均旋接有锁紧螺母,所述活塞经两锁紧螺母固定在活塞杆上。与缸筒内壁贴合的缸盖外表面上间隔设置有密封圈,与活塞杆贴合的缸盖内表面间隔设置有挡油圈。位于缸筒底部侧面开设有进油口,位于缸筒开口处侧面开设有出油口。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图中:1缸筒,2缸盖,3活塞杆,4活塞,5耳环,6万向管,601外翻边,7第一压缩弹簧,8第二压缩弹簧,9第一隔板,10第二隔板,11调节螺栓,12调节螺母,13固定螺母,14锁紧螺母,15密封圈,16挡油圈,17进油口,18出油口。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地描述说明。如图1-2所示,为一种用于弯管机的防活塞杆断裂举升油缸,包括有缸筒1以及盖合在缸筒1开口处的缸盖2,缸盖2上活动插接有与缸盖2同轴的活塞杆3,位于缸筒1内的活塞杆3上套接有活塞4,位于缸筒1外的活塞杆3自由端连接有耳环5,位于缸筒1外的活塞杆3上套接有万向管6,万向管6两端均设置有外翻边601,一外翻边601抵触在缸盖2上,另一外翻边601抵触在耳环5上,万向管6上间隔套接有同轴的第一压缩弹簧7与第二压缩弹簧8,位于第一压缩弹簧7与第二压缩弹簧8之间的万向管6上间隔套接有第一隔板9与第二隔板10,第一压缩弹簧7一端抵触在一外翻边601上,另一端抵触在第一隔板9表面上,第二压缩弹簧8一端抵触在另一外翻边601上,另一端抵触在第二隔板10表面上,第一隔板9与第二隔板10之间经调节部件相连。调节部件包括有将第一隔板9与第二隔板10连接的调节螺栓11,各调节螺栓11上均间隔旋接有调节螺母12与固定螺母13,第二隔板10位于调节螺母12与固定螺母13之间的调节螺栓11上。通过旋接调节螺母12的位置,改变第一隔板9与第二隔板10之间的距离,从而改变第一压缩弹簧7与第二压缩弹簧8的初始状态,达到活塞杆3在受到不同最大压力下时都能够有效的得到缓冲。位于活塞4两端的活塞杆3上均设置有螺纹,各螺纹上均旋接有锁紧螺母14,活塞4经两锁紧螺母14固定在活塞杆3上。与缸筒1内壁贴合的缸盖2外表面上间隔设置有密封圈15,与活塞杆3贴合的缸盖2内表面间隔设置有挡油圈16。位于缸筒1底部侧面开设有进油口17,位于缸筒1开口处侧面开设有出油口18。工作时,当活塞杆3收缩时,活塞杆3先带动耳环5挤压第二压缩弹簧8,当第二压缩弹簧8到达极限值时再挤压第二压缩弹簧8,当活塞杆3伸出时,活塞杆3先带动第一压缩弹簧7恢复至原始状态,当第一压缩弹簧7不再受力后,将第二压缩弹簧8恢复至初始状态,通过两组压缩弹簧的设置使得活塞杆3在运动过程中受到多次缓冲,提高了活塞杆3运动时的稳定性,通过调节部件调整第一压缩弹簧7与第二压缩弹簧8的初始状态,从而调整活塞杆3运动到极限位置时的极限压力。本技术并不局限于上述实施例,在本技术公开的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根据所公开的
技术实现思路
,不需要创造性的劳动就可以对其中的一些技术特征作出一些替换和变形,这些替换和变形均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弯管机的防活塞杆断裂举升油缸,包括有缸筒以及盖合在缸筒开口处的缸盖,所述缸盖上活动插接有与缸盖同轴的活塞杆,位于缸筒内的活塞杆上套接有活塞,位于缸筒外的活塞杆自由端连接有耳环,其特征在于:位于缸筒外的活塞杆上套接有万向管,所述万向管两端均设置有外翻边,一外翻边抵触在缸盖上,另一外翻边抵触在耳环上,所述万向管上间隔套接有同轴的第一压缩弹簧与第二压缩弹簧,位于第一压缩弹簧与第二压缩弹簧之间的万向管上间隔套接有第一隔板与第二隔板,所述第一压缩弹簧一端抵触在一外翻边上,另一端抵触在第一隔板表面上,所述第二压缩弹簧一端抵触在另一外翻边上,另一端抵触在第二隔板表面上,所述第一隔板与第二隔板之间经调节部件相连。/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弯管机的防活塞杆断裂举升油缸,包括有缸筒以及盖合在缸筒开口处的缸盖,所述缸盖上活动插接有与缸盖同轴的活塞杆,位于缸筒内的活塞杆上套接有活塞,位于缸筒外的活塞杆自由端连接有耳环,其特征在于:位于缸筒外的活塞杆上套接有万向管,所述万向管两端均设置有外翻边,一外翻边抵触在缸盖上,另一外翻边抵触在耳环上,所述万向管上间隔套接有同轴的第一压缩弹簧与第二压缩弹簧,位于第一压缩弹簧与第二压缩弹簧之间的万向管上间隔套接有第一隔板与第二隔板,所述第一压缩弹簧一端抵触在一外翻边上,另一端抵触在第一隔板表面上,所述第二压缩弹簧一端抵触在另一外翻边上,另一端抵触在第二隔板表面上,所述第一隔板与第二隔板之间经调节部件相连。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用于弯管机的防活塞杆断裂举升油缸,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恒荣
申请(专利权)人:扬州萨润液压设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