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隧道施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自动喷淋养生台车,包括一对行走部、控制部、一对支撑架、承载架、喷淋系统和水箱,所述承载架两侧竖直可拆卸连接一对支撑架,且一对支撑架相互平行,一对所述支撑架下端分别可拆卸连接行走部,所述控制部设置其中一个支撑架侧面,所述水箱和喷淋系统设置在承载架上,所述喷淋系统位于水箱上方,所述控制部与行走部和喷淋系统电性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由于采用了行走轮带动支撑架和承载架移动,使喷淋系统跟随移动对隧道顶部进行喷淋,有效解决了人工养护的质量不高的问题,养护难度大的问题,进而保证了二次衬砌混凝土的质量,提高的工作效率,节省人力。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自动喷淋养生台车
本技术涉及隧道施工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自动喷淋养生台车。
技术介绍
砼强度耐久性影响因素,除原材料、配合比等外,还有一个重要影响因素是砼养护。混凝土浇注后,如气候炎热、空气干燥,不及时进行养护,混凝土中水分会蒸发过快,形成脱水现象,会使已形成凝胶体的水泥颗粒不能充分水化,不能转化为稳定的结晶,缺乏足够的粘结力,从而会在混凝土表面出现片状或粉状脱落。此外,在混凝土尚未具备足够的强度时,水分过早的蒸发还会产生较大的收缩变形,出现干缩裂纹,影响混凝土的耐久性和整体性。隧道工程施工中,长大隧道因洞内温度较恒定,洞内空气有一定湿度,从而在隧道砼养护工序控制施工中控制不严,人为进行养护,随意性较大,致使二衬砼表面颜色泛白,强度不足,耐久性大受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目的是提供一种自动喷淋养生台车,用来解决隧道砼养护工序控制上施工中控制不严,人为进行养护,随意性较大的问题。从而确保二次衬砌强度、耐久性。本技术所解决的技术问题可以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一种自动喷淋养生台车,包括一对行走部、控制部、一对支撑架、承载架、喷淋系统和水箱,所述承载架两侧竖直可拆卸连接一对支撑架,且一对支撑架相互平行,一对所述支撑架下端分别可拆卸连接行走部,所述控制部设置其中一个支撑架侧面,所述水箱和喷淋系统设置在承载架上,所述喷淋系统位于水箱上方,所述控制部与行走部和喷淋系统电性连接。所述行走部包括电机、一对链轮、链条、行走架和一对行走轮,所述行走架可拆卸连接在支撑架下端,所述行走架两端下分被可拆卸连接行走轮,所述行走架一端可拆卸连接电机,所述电机驱动端和其中一个行走轮的转轴分别可拆卸连接链轮,一对所述链轮上设置链条,所述电机与控制部电性连接。所述行走架上设置位移传感器,所述位移传感器传感端与其中一个行走轮一侧联动,所述位移传感器与控制部电性连接。所述喷淋系统包括水泵、水管、分水管和至少两个喷头,所述水泵置于水箱内,所述分水管可拆卸连接在承载架上,所述分水管两端密封,所述分水管上开有进水孔,所述进水孔通过水管与水泵的出水端连通,所述分水管顶端开有至少两个出水孔,所述出水孔内分别螺纹连接喷嘴向上的喷头,所述水泵与控制部电性连接。所述承载架上设置梯形台,所述梯形台位于分水管下方,所述分水管可拆卸连接在梯形台上。所述控制部包括存储单元、处理单元、供电单元和控制面板,所述数据采集单元与行走部和喷淋系统电性连接,所述供电单元分别与存储单元、处理单元、数据采集单元和控制面板电性连接,所述处理单元分别与存储单元、处理单元、数据采集单元和控制面板电性连接。所述支撑架和承载架之间可拆卸连接加强梁。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由于采用了行走轮带动支撑架和承载架移动,使喷淋系统跟随移动对隧道顶部进行喷淋,有效解决了人工养护的质量不高的问题,养护难度大的问题,进而保证了二次衬砌混凝土的质量,提高的工作效率,节省人力。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侧视图。图中:1-支撑架;2-承载架;3-水箱;4-电机;5-链条;6-行走架;7-行走轮;8-位移传感器;9-水泵;10-水管;11-喷头;12-梯形台;13-加强梁;14-分水管。具体实施方式实施例1:参照图1~2,是本技术实施例1的结构示意图,一种自动喷淋养生台车,包括一对行走部、控制部、一对支撑架1、承载架2、喷淋系统和水箱3,所述承载架2两侧竖直可拆卸连接一对支撑架1,且一对支撑架1相互平行,一对所述支撑架1下端分别可拆卸连接行走部,所述控制部设置其中一个支撑架1侧面,所述水箱3和喷淋系统设置在承载架2上,所述喷淋系统位于水箱3上方,所述控制部与行走部和喷淋系统电性连接。实际使用时:通过控制部启动行走部,行走部带动支撑架1移动,支撑架1带动承载架2移动,承载架2带动水箱3和喷淋系统移动,同时通过控制部启动喷淋系统,喷淋系统对隧道顶部进行喷水养护,同时一对行走部同步移动,当出现行驶方向偏差的时候,通过启动其中一个行走部移动即可进行调节。实施例2: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参照图1~2:所述行走部包括电机4、一对链轮、链条、行走架6和一对行走轮7,所述行走架6可拆卸连接在支撑架1下端,所述行走架6两端下分被可拆卸连接行走轮7,所述行走架6一端可拆卸连接电机4,所述电机4驱动端和其中一个行走轮7的转轴分别可拆卸连接链轮,一对所述链轮上设置链条5,所述电机4与控制部电性连接。实际使用时:启动电机4,电机4驱动端通过链轮带动链条5,链条5带动另一端链轮旋转,这一端链轮带动行走轮7转动,从而推动行走架6移动,行走架6带动另一端的行走轮7移动,行走架6移动带动支撑架1移动,完成行走。实施例3: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参照图1~2:所述行走架6上设置位移传感器8,所述位移传感器8传感端与其中一个行走轮7一侧联动,所述位移传感器8与控制部电性连接。实际使用时:通过唯一传感器可以监测行走轮7移动距离,通过控制部设置行走距离,当移动至设置的距离后,反向启动电机4带动行走轮7反转,使支撑架1原路返回,从而使喷淋系统往复养护隧道顶面,通过每个行走部的位移传感器8,可以检测每个行走部行走距离是否同步,如果出现差值,通过停止行走距离大的行走部,使行走距离小的行走部增加行走距离,使两个行走部同步。实施例4: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参照图1~2:所述喷淋系统包括水泵9、水管10、分水管14和至少两个喷头11,所述水泵9置于水箱3内,所述分水管14可拆卸连接在承载架2上,所述分水管14两端密封,所述分水管14上开有进水孔,所述进水孔通过水管10与水泵9的出水端连通,所述分水管14顶端开有至少两个出水孔,所述出水孔内分别螺纹连接喷嘴向上的喷头11,所述水泵9与控制部电性连接。实际使用时:通过控制部启动水泵9,水泵9将水箱3内的水通过水管10送至分水管14内,分水管14在将水通过喷头11喷出,喷头11将水喷向隧道顶面,使对到顶面保持湿度,完成养护,分水管14可以弯曲成圆弧状,使喷头11与隧道顶部距离相等。实施例5: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参照图1~2:所述承载架2上设置梯形台12,所述梯形台12位于分水管14下方,所述分水管14可拆卸连接在梯形台12上。实际使用时:通过梯形台12可以方便维护圆弧形的分水管,使更换喷头11方便。实施例6: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参照图1~2:所述控制部包括存储单元、处理单元、供电单元和控制面板,所述数据采集单元与行走部和喷淋系统电性连接,所述供电单元分别与存储单元、处理单元、数据采集单元和控制面板电性连接,所述处理单元分别与存储单元、处理单元、数据采集单元和控制面板电性连接。这里涉及的单元均为现有技术,就不做详细的说明。实际使用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自动喷淋养生台车,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对行走部、控制部、一对支撑架(1)、承载架(2)、喷淋系统和水箱(3),所述承载架(2)两侧竖直可拆卸连接一对支撑架(1),且一对支撑架(1)相互平行,一对所述支撑架(1)下端分别可拆卸连接行走部,所述控制部设置其中一个支撑架(1)侧面,所述水箱(3)和喷淋系统设置在承载架(2)上,所述喷淋系统位于水箱(3)上方,所述控制部与行走部和喷淋系统电性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自动喷淋养生台车,其特征在于:包括一对行走部、控制部、一对支撑架(1)、承载架(2)、喷淋系统和水箱(3),所述承载架(2)两侧竖直可拆卸连接一对支撑架(1),且一对支撑架(1)相互平行,一对所述支撑架(1)下端分别可拆卸连接行走部,所述控制部设置其中一个支撑架(1)侧面,所述水箱(3)和喷淋系统设置在承载架(2)上,所述喷淋系统位于水箱(3)上方,所述控制部与行走部和喷淋系统电性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喷淋养生台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行走部包括电机(4)、一对链轮、链条(5)、行走架(6)和一对行走轮(7),所述行走架(6)可拆卸连接在支撑架(1)下端,所述行走架(6)两端下分被可拆卸连接行走轮(7),所述行走架(6)一端可拆卸连接电机(4),所述电机(4)驱动端和其中一个行走轮(7)的转轴分别可拆卸连接链轮,一对所述链轮上设置链条(5),所述电机(4)与控制部电性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自动喷淋养生台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行走架(6)上设置位移传感器(8),所述位移传感器(8)传感端与其中一个行走轮(7)一侧联动,所述位移传感器(8)与控制部电性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自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加宝,孙喜松,马建云,郭磊,王立伟,周阳,杨刚平,
申请(专利权)人:中交二公局第六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陕西;6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