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型尿素泵总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755839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8 21:5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能结构更加合理、集成度更高的新型尿素泵总成。这种新型尿素泵总成包括有主泵与副泵,副泵具有限流止回阀结构,限流止回阀结构包括有阀盖、止回阀座以及止回膜片,阀盖与止回阀座之间形成腔室,止回膜片位于腔室内并把腔室分隔成进液腔室与出液腔室,止回膜片具有进液膜芯与出液膜芯,进液膜芯位于进液腔室内,出液膜芯位于出液腔室内,阀盖上设有进液口与出液口,进液口与进液腔室相通,出液口与出液腔室相通。这种新型尿素泵总成通过将溢流回路与回流回路集成在一起,大大优化了总成结构,简化了组装步骤,从而控制整个总成成本的下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新型尿素泵总成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应用于车上的装置,具体涉及一种尿素泵总成。
技术介绍
随着国家排放要求的提高,越来越多的柴油车需要加装SCR系统,利用尿素中和氮氧化合物,以降低柴油车对环境的污染。而SCR系统的核心部件是尿素泵总成。如图8所示,一般尿素泵总成包括有壳体、主泵以及副泵,主泵用于将尿素箱内的尿素泵到喷射器内,喷射器再将尿素喷射到排气管内;由于主泵为膜片泵,只能实现单向流向。为了能实现回流,以防止在低温环境下不使用时尿素在管道以及喷射器内冻结,在不工作时还需要让管道以及喷射器内的尿素回流到尿素箱内,由于主泵是单向的,无法泵回,因此必须还要配置一个副泵,副泵也是膜片泵,通过一路回流管路将管道与喷射器内的尿素液体泵回到尿素箱内(即回流);而为了稳定系统工作压力,一般尿素泵泵出尿素后需要通过回流管路将部分尿素回流到尿素箱内(即溢流),这样系统工作压力更加趋于平稳。因此,现有尿素泵需要溢流通道与回流通道,目前一般尿素泵总成的溢流与回流是独立的,对于尿素泵总成来说结构更加复杂,组装更不方便,成本也更高。专利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新型尿素泵总成,包括有主泵(7)与副泵(4),其特征在于:所述副泵(4)具有限流止回阀结构,所述限流止回阀结构包括有阀盖(1)、止回阀座(3)以及止回膜片(2),所述阀盖(1)与止回阀座(3)之间形成腔室,所述止回膜片(2)位于腔室内并把腔室分隔成进液腔室(30)与出液腔室(31),所述止回膜片(2)具有进液膜芯(20)与出液膜芯(21),所述进液膜芯(20)位于进液腔室(30)内,所述出液膜芯(21)位于出液腔室内(31),所述阀盖(1)上设有进液口(10)与出液口(11),所述进液口(10)与进液腔室(30)相通,所述出液口(11)与出液腔室(31)相通,所述止回阀座(3)上设有溢流孔...

【技术特征摘要】
1.新型尿素泵总成,包括有主泵(7)与副泵(4),其特征在于:所述副泵(4)具有限流止回阀结构,所述限流止回阀结构包括有阀盖(1)、止回阀座(3)以及止回膜片(2),所述阀盖(1)与止回阀座(3)之间形成腔室,所述止回膜片(2)位于腔室内并把腔室分隔成进液腔室(30)与出液腔室(31),所述止回膜片(2)具有进液膜芯(20)与出液膜芯(21),所述进液膜芯(20)位于进液腔室(30)内,所述出液膜芯(21)位于出液腔室内(31),所述阀盖(1)上设有进液口(10)与出液口(11),所述进液口(10)与进液腔室(30)相通,所述出液口(11)与出液腔室(31)相通,所述止回阀座(3)上设有溢流孔(32)、中间孔(33)以及出液孔(34),所述溢流孔(32)与中间孔(33)均与进液腔室(30)相通,所述出液孔(3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国裕周宗銮夏昌勇徐谦钟方钢陈杰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锦佳汽车零部件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