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复合材料可钻式桥塞,涉及桥塞技术领域,包括中心胶筒,所述中心胶筒的两侧固定连接有复合片,所述复合片远离中心胶筒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复合椎体,所述复合椎体远离复合片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可钻卡瓦,所述中心胶筒的左侧固定连接有上接头,所述中心胶筒的右侧固定连接有下接头。该复合材料可钻式桥塞,任意两个桥塞的首尾两端在连接时,能够相互卡接固定,橡胶层的外壁与弧形卡块的内壁相接触,橡胶层与耐磨凸块接触时挤压,能够增大摩擦力,便于实现桥塞之间的相互啮合,且圆形通孔和槽口能够释放多余空气的挤压力,卡接固定的效果更好,同时能够防止钻塞时桥塞转动,防止其滑动,提高了磨铣的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复合材料可钻式桥塞
本技术涉及桥塞
,具体为一种复合材料可钻式桥塞。
技术介绍
桥塞形成于80年代,作为一种油田用井下封堵工具,在油田勘探和开发中广泛用于对油水井分层压裂、分层酸化、分层试油等,施工时用于封堵下部井段;分为永久式桥塞和可取式桥塞两种,具有施工工序少、周期短、卡封位置准确等特点。主要材料以金属为主,常见的都是用金属材料或者半复合形式来制造。现有的可钻式桥塞在使用时,两个桥塞的首尾进行连接时,其卡接固定效果较差,造成桥塞之间容易滑动,影响工作效率,且桥塞在封堵时,中心胶筒的密封效果较差,使用效果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复合材料可钻式桥塞,具备桥塞之间卡接固定效果好、封堵时密封性好的优点,解决了桥塞之间卡接固定效果差、封堵时密封性差的问题。本技术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复合材料可钻式桥塞,包括中心胶筒,所述中心胶筒的两侧固定连接有复合片,所述复合片远离中心胶筒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复合椎体,所述复合椎体远离复合片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可钻卡瓦,所述中心胶筒的左侧固定连接有上接头,所述中心胶筒的右侧固定连接有下接头,所述复合椎体靠近复合片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上椎体,所述复合椎体靠近可钻卡瓦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上卡瓦,所述中心胶筒的两侧固定连接有保护片,所述中心胶筒的一侧套接有保护伞箍环,所述中心胶筒的外壁固定连接有楔形块。进一步的,所述下接头右侧固定连接有弧形卡块,所述弧形卡块的内壁固定连接有耐磨凸块,所述弧形卡块的一侧开设有槽口,所述弧形卡块的内部开设有圆形通孔,所述上接头的左侧固定连接有卡环,所述卡环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橡胶层。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任意两支桥塞的首尾两端能够相互卡接固定,便于实现桥塞之间的相互啮合,卡接固定的效果更好,同时能够防止钻塞时桥塞转动,提高了磨铣的工作效率。进一步的,所述保护片、保护伞箍环之间相互模压成型,且保护片的一侧与复合椎体的一侧接触。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有效的保护中心胶筒,将复合锥体施加的力得到均匀的释放,使中心胶筒受到的挤压力均匀,且密封效果好。进一步的,所述保护伞箍环采用橡胶材料制成。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能够使保护伞箍环在受到挤压力时,方便变形释放压力,使中心胶筒之间的缝隙变小,提高密封性能。进一步的,所述中心胶筒、复合片、复合椎体、上椎体、上接头、下接头、上卡瓦均为便于钻铣的复合材料。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是为了方便桥塞整体的施工,便于封堵。进一步的,所述上接头、下接头的内壁设置有铸铁层。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是为了方便上接头和下接头之间的卡接固定。进一步的,所述弧形卡块的大小与卡环的大小相适配。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是为了桥塞之间相互啮合时,相互卡接固定效果更好,防止其滑动。与现有技术相比,该复合材料可钻式桥塞具备如下有益效果:1、本技术通过上接头和下接头的设置,任意两个桥塞的首尾两端在连接时,能够相互卡接固定,橡胶层的外壁与弧形卡块的内壁相接触,橡胶层与耐磨凸块接触时挤压,能够增大摩擦力,便于实现桥塞之间的相互啮合,且圆形通孔和槽口能够释放多余空气的挤压力,使其卡接固定的效果更好,同时能够防止钻塞时桥塞转动,防止其滑动,提高了磨铣的工作效率。2、本技术通过保护片、保护伞箍环和楔形块的设置,能够有效的保护中心胶筒,将复合锥体施加的力得到均匀的释放,挤压时保护伞箍环变形,使中心胶筒受到的挤压力均匀,能够与井壁仅仅贴合,楔形块的设置使中心胶筒的密封效果更好,使桥塞达到封堵效果,具有实用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主视图;图2为本技术下接头结构立体图;图3为本技术上接头结构立体图。图中:1、中心胶筒;2、复合片;3、复合椎体;4、可钻卡瓦;5、上接头;6、下接头;7、上椎体;8、上卡瓦;9、保护片;10、保护伞箍环;11、楔形块;12、弧形卡块;13、耐磨凸块;14、槽口;15、圆形通孔;16、卡环;17、橡胶层。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3,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复合材料可钻式桥塞,包括中心胶筒1,中心胶筒1的两侧固定连接有复合片2,复合片2远离中心胶筒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复合椎体3,复合椎体3远离复合片2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可钻卡瓦4,中心胶筒1的左侧固定连接有上接头5,中心胶筒1的右侧固定连接有下接头6,复合椎体3靠近复合片2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上椎体7,复合椎体3靠近可钻卡瓦4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上卡瓦8,中心胶筒1的两侧固定连接有保护片9,中心胶筒1的一侧套接有保护伞箍环10,中心胶筒1的外壁固定连接有楔形块11。下接头6右侧固定连接有弧形卡块12,弧形卡块12的内壁固定连接有耐磨凸块13,弧形卡块12的一侧开设有槽口14,弧形卡块12的内部开设有圆形通孔15,上接头5的左侧固定连接有卡环16,卡环16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橡胶层17,任意两支桥塞的首尾两端能够相互卡接固定,便于实现桥塞之间的相互啮合,卡接固定的效果更好,同时能够防止钻塞时桥塞转动,提高了磨铣的工作效率,保护片9、保护伞箍环10之间相互模压成型,且保护片9的一侧与复合椎体3的一侧接触,能够有效的保护中心胶筒1,将复合锥体3施加的力得到均匀的释放,使中心胶筒1受到的挤压力均匀,且密封效果好。保护伞箍环10采用橡胶材料制成,能够使保护伞箍环10在受到挤压力时,方便变形释放压力,使中心胶筒之间的缝隙变小,提高密封性能,中心胶筒1、复合片2、复合椎体3、上椎体7、上接头5、下接头6、上卡瓦8均为便于钻铣的复合材料,是为了方便桥塞整体的施工,便于封堵,上接头5、下接头6的内壁设置有铸铁层,是为了方便上接头5和下接头6之间的卡接固定,弧形卡块12的大小与卡环16的大小相适配,是为了桥塞之间相互啮合时,相互卡接固定效果更好,防止其滑动。使用时,任意两个桥塞的首尾两端在连接时,能够相互卡接固定,橡胶层17的外壁与弧形卡块12的内壁相接触,橡胶层17与耐磨凸块13接触时挤压,能够增大摩擦力,便于实现桥塞之间的相互啮合,且圆形通孔15和槽口14能够释放多余空气的挤压力,使其卡接固定的效果更好,同时能够防止钻塞时桥塞转动,防止其滑动,提高了磨铣的工作效率,保护片9、保护伞箍环10和楔形块11的设置,能够有效的保护中心胶筒1,将复合锥体3施加的力得到均匀的释放,挤压时保护伞箍环10变形,使中心胶筒1受到的挤压力均匀,能够与井壁仅仅贴合,楔形块11的设置使中心胶筒1的密封效果更好,使桥塞达到封堵效果,具有实用性。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复合材料可钻式桥塞,包括中心胶筒(1),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胶筒(1)的两侧固定连接有复合片(2),所述复合片(2)远离中心胶筒(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复合椎体(3),所述复合椎体(3)远离复合片(2)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可钻卡瓦(4),所述中心胶筒(1)的左侧固定连接有上接头(5),所述中心胶筒(1)的右侧固定连接有下接头(6),所述复合椎体(3)靠近复合片(2)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上椎体(7),所述复合椎体(3)靠近可钻卡瓦(4)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上卡瓦(8),所述中心胶筒(1)的两侧固定连接有保护片(9),所述中心胶筒(1)的一侧套接有保护伞箍环(10),所述中心胶筒(1)的外壁固定连接有楔形块(11)。/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复合材料可钻式桥塞,包括中心胶筒(1),其特征在于:所述中心胶筒(1)的两侧固定连接有复合片(2),所述复合片(2)远离中心胶筒(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复合椎体(3),所述复合椎体(3)远离复合片(2)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可钻卡瓦(4),所述中心胶筒(1)的左侧固定连接有上接头(5),所述中心胶筒(1)的右侧固定连接有下接头(6),所述复合椎体(3)靠近复合片(2)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上椎体(7),所述复合椎体(3)靠近可钻卡瓦(4)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上卡瓦(8),所述中心胶筒(1)的两侧固定连接有保护片(9),所述中心胶筒(1)的一侧套接有保护伞箍环(10),所述中心胶筒(1)的外壁固定连接有楔形块(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复合材料可钻式桥塞,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接头(6)右侧固定连接有弧形卡块(12),所述弧形卡块(12)的内壁固定连接有耐磨凸块(13),所述弧形卡块(12)的一侧开设有槽口(14),所述弧形卡块(12)的内部开设有圆形通孔(15...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刚,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立尔机电装备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