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屋建筑墙体结构及施工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6754712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8 21:40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建筑结构技术领域,具体的说是房屋建筑墙体结构及施工方法,包括外墙、内墙和浇筑层;所述外墙由整体式预制板制成;所述内墙由预制砌块和第一连接件相互连接构成;所述预制砌块为长方形结构体;所述预制砌块上表面开设有安装槽、下表面固连有连接块;所述安装槽数量为二且对称设计;水平方向相邻两个所述预制砌块上的安装槽之间相互导通;所述连接块高度为安装槽深度的1/2;所述连接块面积为安装槽两倍;所述安装槽内均开设有第一通槽;本发明专利技术通过设置预制砌块和第一连接件,进而快速的堆砌形成内墙,并通过混凝土浇筑的浇筑层对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形成紧固效果,进而有效的使内墙与外墙之间形成紧密的结合力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房屋建筑墙体结构及施工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建筑结构
,具体的说是房屋建筑墙体结构及施工方法。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装配式建筑中的隔断一般采用砌块进行砌筑后在外侧安装墙板的方式进行,一方面利用预制好墙板的墙板直接进行安装,进而加快墙体的建造速率,同时内层砌块配合外层墙板,利用砌块与房屋结构之间的紧密联系性,进而增强墙板与房屋结构之间的联系性,弥补现有技术预制墙板与墙体连接性较低、不抗震的缺点,同时混凝土浇筑的墙板还能有效地增强制得的墙体的强度以及保温效果、隔音效果,但是现有技术中砌块在组装时需要使用水泥等材料进行粘连,在进行墙体堆砌的过程中不仅效率较慢,且水泥粘连材料的加入还容易导致砌块与砌块之间高度不均匀,使建造的墙面水平度不足、强度不足。中国专利发布的一种预制装配式墙体砌块,申请号:2019104686713,包括左砌块和右砌块,所述的左砌块与右砌块的中心位置处均设置有圆形通孔,左砌块与右砌块的左右侧面上的中间位置处均设置有弧形槽,所述的左砌块的右侧面设置有两个插接槽,且左砌块的两个插接槽对称分布在弧形槽的前后两侧,右砌块的左侧面上设置有两个与左砌块上插接槽相配合的凸块,所述的左砌块与右砌块的底部前后两端均设置有一个定位槽,左砌块与右砌块的顶部上设置有与定位槽位置相对应的定位凸起,该专利技术可以解决现有隔断墙体进行砌筑时存在的施工效率低、墙面的平整度不高,造成墙板安装存在歪斜的隐患,但是由于现有砌块在制备时通常使用烧制的土石结构,不适合制备结构较为精细的物体,该专利技术上所述砌块在结构上较为复杂,在烧制过程中其误差较大,易造成残次品,因此导致砌块的产生成本较高。鉴于此,本专利技术通过研制房屋建筑墙体结构及施工方法,用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弥补现有技术的不足,解决现有技术中在制备装配式墙体时,存在堆砌墙体建造过程较为复杂、建造速率较慢且现有技术改进的直接堆砌式的砌块结构较为复杂,不适宜大批量制备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出的房屋建筑墙体结构及施工方法。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专利技术所述的房屋建筑墙体结构,包括外墙、内墙和浇筑层;所述外墙由整体式预制板制成;所述内墙由预制砌块和第一连接件相互连接构成;所述预制砌块为长方形结构体;所述预制砌块上表面开设有安装槽、下表面固连有连接块;所述安装槽数量为二且对称设计;水平方向相邻两个所述预制砌块上的安装槽之间相互导通;所述连接块高度为安装槽深度的1/2;所述连接块面积为安装槽两倍;垂直方向相邻的所述预制切块相邻一侧通过安装槽和连接块错位连接;所述安装槽内均开设有第一通槽;垂直方向上错位连接的两块所述预制砌块上的第一通槽相互导通;所述安装槽均为“L”形设计;水平方向相邻两个所述预制砌块上的安装槽相互组合形成“T”形凹槽;所述第一连接件“T”形设计且安装于“T”形凹槽内;所述第一连接件上表面对应第一通槽固连有组装管、下表面对应第一通槽处固连有组装杆;所述组装管和组装杆分别延伸至垂直方向上相邻的第一通槽内;所述组装管和组装杆均与第一通槽高度相同;垂直方向相邻的所述组装杆和组装管相匹配;所述预制板为钢筋混凝体结构制成;所述预制板靠近内墙一侧开设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内部固连有空心管;所述空心管连续“S”形设计且空心管两端均于预制板上端开口设计;所述空心管与预制板一体浇筑制成;所述空心管位于第一凹槽内体积小于位于预制板内体积;初始状态下外墙与内墙安装完毕后向外墙与内腔的间层中浇筑混凝土,凝固后即为浇筑层;现有技术中装配式建筑中的隔断一般采用砌块进行砌筑后在外侧安装墙板的方式进行,一方面利用预制好墙板的墙板直接进行安装,进而加快墙体的建造速率,同时内层砌块配合外层墙板,利用砌块与房屋结构之间的紧密联系性,进而增强墙板与房屋结构之间的联系性,弥补现有技术预制墙板与墙体连接性较低、不抗震的缺点,同时混凝土浇筑的墙板还能有效地增强制得的墙体的强度以及保温效果、隔音效果,但是现有技术中砌块在组装时需要使用水泥等材料进行粘连,在进行墙体堆砌的过程中不仅效率较慢,且水泥粘连材料的加入还容易导致砌块与砌块之间高度不均匀,使建造的墙面水平度不足、强度不足,工作时,将一组第一连接件预先浇注于墙体建设部位,并在建造墙体时,将预制砌块上的第一通孔依次套接于第一连接件上方的组装管上,水平方向铺设完毕后,于相邻两个预制砌块上方共同组成的“T”形凹槽内安装第一连接件,利用第一连接件上的组装杆将相邻两个预制砌块之间进行连接,同时在第一连接件上再次套接预制砌块,进而使预制砌块之间形成三角形承压结构,进而有效得增强预制砌块与预制砌块之间的连接强度,同时第一连接件之间在组装过程中上方的第一连接件上的组装杆插入下方第一连接件上的组装管内,进而利用组装杆与组装管之间的连接使预制砌块垂直方向上更加牢固,有效地避免内墙发生倒塌现象,当内墙搭设完毕后,将预制板制吊设至指定位置,并向内墙与外墙之间的缝隙中灌装混凝土,混凝土与第一连接件之间均匀接触,且由于预制板表面第一凹槽内呈“S”型分布的空心管的存在,使浇筑层在成型的过程中与内墙和预制板形成的外墙之间连接牢固,增强内墙与外墙之间的连接性,同时空心管的设置还能有效地增强墙体的保温、隔音效果,同时预制砌块结构较为简单,在搭建过程中无需黏连材料,可以精准的保证内墙的平整度以及高度,同时当墙体拆卸时,预制砌块与预制砌块之间无连接,仅需将单侧的混凝土破碎后,即可再次使用,使预制砌块可循环利用。优选的,同一个所述第一连接件上的组装杆均延伸至组装管内;所述组装杆位于组装管内开设有卡槽;所述组装杆远离组装管一端固连有卡块;相邻两个所述第一连接件的卡块与卡槽相匹配;工作时,第一连接件和第一连接件通过组装杆和组装管之间组合进行连接,在面临冲击力时,作用力集中作用于组装管与第一连接件的结合处,当冲击力过大时,容易导致组装管与第一连接件不能及时将力传导至下方的组装杆上,进而使组装管弯折、导致墙体结构坍塌,通过将组装杆延伸至组装管内,并使上下两根组装杆之间通过卡块和卡槽相互连接,在进行力的传导时,冲击力可以在组装杆和组装管上双向传导,进而使冲击力作用于内墙时,分散效果更强,进而使内墙承压能力更强,增强内墙的防倒塌能力。优选的,所述空心管内部填充有吸音棉;所述空心管表面开设有均匀分布的微孔;所诉微孔均为锥形设计且微孔位于空心管内腔一侧开口大于微孔位于空心管外壁开口;工作时,在浇筑层形成的过程中,空心管可以起到增强预制板和浇筑层之间的结合效果,同时墙体在使用过程中,声音在固体中传播时,经过传导并逐渐进入空心管中,声音向空心管内腔中传递的过程中经过微孔进入吸音棉中,声波在微孔以及吸音棉中反射、传递,并逐渐减弱,进而有效地增强墙体的隔音效果。优选的,所述第一连接件均延伸至第一凹槽内;所述第一凹槽内固连有均匀分布的第二连接件;所述第二连接件均为“T”形设计且最大端靠近内墙;所述第二连接件均与预制板一体浇筑形成;所述第一连接件开设有卡接孔;所述第二连接件上开设有卡接槽;所述卡接槽与卡接孔内共同连接有连接筋;工作时,通过设置第二连接件和第一连接件,利用第二连接件形状的设计,使第二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房屋建筑墙体结构,包括外墙、内墙和浇筑层;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墙由整体式预制板(3)制成;所述内墙由预制砌块(1)和第一连接件(2)相互连接构成;所述预制砌块(1)为长方形结构体;所述预制砌块(1)上表面开设有安装槽、下表面固连有连接块(11);所述安装槽数量为二且对称设计;水平方向相邻两个所述预制砌块(1)上的安装槽之间相互导通;所述连接块(11)高度为安装槽深度的1/2;所述连接块(11)面积为安装槽两倍;垂直方向相邻的所述预制切块相邻一侧通过安装槽和连接块(11)错位连接;所述安装槽内均开设有第一通槽;垂直方向上错位连接的两块所述预制砌块(1)上的第一通槽相互导通;所述安装槽均为“L”形设计;水平方向相邻两个所述预制砌块(1)上的安装槽相互组合形成“T”形凹槽;所述第一连接件(2)“T”形设计且安装于“T”形凹槽内;所述第一连接件(2)上表面对应第一通槽固连有组装管(21)、下表面对应第一通槽处固连有组装杆(22);所述组装管(21)和组装杆(22)分别延伸至垂直方向上相邻的第一通槽内;所述组装管(21)和组装杆(22)均与第一通槽高度相同;垂直方向相邻的所述组装杆(22)和组装管(21)相匹配;所述预制板(3)为钢筋混凝体结构制成;所述预制板(3)靠近内墙一侧开设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内部固连有空心管(31);所述空心管(31)连续“S”形设计且空心管(31)两端均于预制板(3)上端开口设计;所述空心管(31)与预制板(3)一体浇筑制成;所述空心管(31)位于第一凹槽内体积小于位于预制板(3)内体积;初始状态下外墙与内墙安装完毕后向外墙与内腔的间层中浇筑混凝土,凝固后即为浇筑层。/n...

【技术特征摘要】
1.房屋建筑墙体结构,包括外墙、内墙和浇筑层;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墙由整体式预制板(3)制成;所述内墙由预制砌块(1)和第一连接件(2)相互连接构成;所述预制砌块(1)为长方形结构体;所述预制砌块(1)上表面开设有安装槽、下表面固连有连接块(11);所述安装槽数量为二且对称设计;水平方向相邻两个所述预制砌块(1)上的安装槽之间相互导通;所述连接块(11)高度为安装槽深度的1/2;所述连接块(11)面积为安装槽两倍;垂直方向相邻的所述预制切块相邻一侧通过安装槽和连接块(11)错位连接;所述安装槽内均开设有第一通槽;垂直方向上错位连接的两块所述预制砌块(1)上的第一通槽相互导通;所述安装槽均为“L”形设计;水平方向相邻两个所述预制砌块(1)上的安装槽相互组合形成“T”形凹槽;所述第一连接件(2)“T”形设计且安装于“T”形凹槽内;所述第一连接件(2)上表面对应第一通槽固连有组装管(21)、下表面对应第一通槽处固连有组装杆(22);所述组装管(21)和组装杆(22)分别延伸至垂直方向上相邻的第一通槽内;所述组装管(21)和组装杆(22)均与第一通槽高度相同;垂直方向相邻的所述组装杆(22)和组装管(21)相匹配;所述预制板(3)为钢筋混凝体结构制成;所述预制板(3)靠近内墙一侧开设有第一凹槽;所述第一凹槽内部固连有空心管(31);所述空心管(31)连续“S”形设计且空心管(31)两端均于预制板(3)上端开口设计;所述空心管(31)与预制板(3)一体浇筑制成;所述空心管(31)位于第一凹槽内体积小于位于预制板(3)内体积;初始状态下外墙与内墙安装完毕后向外墙与内腔的间层中浇筑混凝土,凝固后即为浇筑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房屋建筑墙体结构,其特征在于:同一个所述第一连接件(2)上的组装杆(22)均延伸至组装管(21)内;所述组装杆(22)位于组装管(21)内开设有卡槽;所述组装杆(22)远离组装管(21)一端固连有卡块(23);相邻两个所述第一连接件(2)的卡块(23)与卡槽相匹配。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房屋建筑墙体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空心管(31)内部填充有吸音棉;所述空心管(31)表面开设有均匀分布的微孔;所诉微孔均为锥形设计且微孔位于空心管(31)内腔一侧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红刚李国保高峰李建旭刘振国彭津亮王勇谢家干张鑫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水电基础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