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房屋建筑用隔热层
本技术涉及一种隔热层,具体是一种房屋建筑用隔热层。
技术介绍
房屋建筑是指在规划设计地点,为用户或投资人提供进行生活、生产、工作或其他活动的实体。房屋建筑结构是指根据房屋的梁、柱、墙等主要承重构件的建筑材料划分类别。房屋结构设计的目的是要保证所建造的结构安全适用,能够在规定的年限内满足各种预期功能的要求,并且经济合理。一个好的房屋建筑需要具备冬暖夏凉的特点,因此隔热层的设置是必不可少的,现有的房屋建造中的隔热层的结构过于简单,功能单一,通常只用一层隔热板进行设置,导致房屋的隔热效果并不佳,因此需要设计一种房屋建筑用隔热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房屋建筑用隔热层,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房屋建筑用隔热层,包括隔热层主体,所述隔热层主体包括上下两端设置的抗压板,上端所述抗压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防水板,所述防水板的上表面等间距固定连接有通气管,所述通气管的上端贯穿抗压板延伸至抗压板的上端,所述防水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隔热板,所述隔热板的下端设置有加强钢筋网,所述加强钢筋网的下端设置有隔音板,所述隔音板的内部等间距设置有隔音腔,所述隔音板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填充板,所述填充板的内部填充有填充泡沫,且所述填充板的一侧开设有滑槽,所述填充板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有与所述滑槽尺寸相适配的滑块,所述填充板的下表面与下端所述抗压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作为本技术进一步的方案:所述通气管的两侧均贴合设置有固定件 ...
【技术保护点】
1. 一种房屋建筑用隔热层,包括隔热层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热层主体(1)包括上下两端设置的抗压板(2),上端所述抗压板(2)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防水板(3),所述防水板(3)的上表面等间距固定连接有通气管(12),所述通气管(12)的上端贯穿抗压板(2)延伸至抗压板(2)的上端,所述防水板(3)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隔热板(4),所述隔热板(4)的下端设置有加强钢筋网(5),所述加强钢筋网(5)的下端设置有隔音板(6),所述隔音板(6)的内部等间距设置有隔音腔(7),所述隔音板(6)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填充板(8),所述填充板(8)的内部填充有填充泡沫(9),且所述填充板(8)的一侧开设有滑槽(10),所述填充板(8)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有与所述滑槽(10)尺寸相适配的滑块(11),所述填充板(8)的下表面与下端所述抗压板(2)的 上表面固定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1.一种房屋建筑用隔热层,包括隔热层主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隔热层主体(1)包括上下两端设置的抗压板(2),上端所述抗压板(2)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防水板(3),所述防水板(3)的上表面等间距固定连接有通气管(12),所述通气管(12)的上端贯穿抗压板(2)延伸至抗压板(2)的上端,所述防水板(3)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隔热板(4),所述隔热板(4)的下端设置有加强钢筋网(5),所述加强钢筋网(5)的下端设置有隔音板(6),所述隔音板(6)的内部等间距设置有隔音腔(7),所述隔音板(6)的下表面固定连接有填充板(8),所述填充板(8)的内部填充有填充泡沫(9),且所述填充板(8)的一侧开设有滑槽(10),所述填充板(8)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有与所述滑槽(10)尺寸相适配的滑块(11),所述填充板(8)的下表面与下端所述抗压板(2)的上表面固定连接。
技术研发人员:陈章湖,许世勇,
申请(专利权)人:南安市科体机械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