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建筑桩体固定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752731 阅读:5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8 21: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建筑桩体固定装置,涉及建筑设备领域,针对建筑桩体浇筑板固定繁琐不方便的问题,现提出如下方案,包括固定板,所述固定板的右侧焊接有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的左侧焊接有电机底座,所述电机底座的顶部通过螺栓连接有驱动电机,所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贯穿安装板的壳壁,所述第一转轴远离驱动电机的一端外圈固定套接有转盘,所述转盘的上方设有第二转轴,所述第二转轴的中部外圈固定套接有直齿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设计新颖,方便对建筑桩体进行固定加持,并且方便拆卸,从而使建筑桩体不会变形损坏,由此保护了桩体,使其不会影响建筑施工的整体进度,适合进行市场推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建筑桩体固定装置
本技术涉及建筑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建筑桩体固定装置。
技术介绍
工程桩,就是在工程中使用的,最终在建、构筑物中受力起作用的桩。工程桩是用在工程实体上的桩,要承受一定的荷载的,试桩是做检测设计用的,如果是比较大的工程,要单独做试桩,如果不太重要的工程,在实体上做也可以。工程桩根据土体提供的侧摩阻力与端阻力的相对比例,可分为摩擦桩、端承桩和端承摩擦桩及摩擦端承桩四类。桩按桩直径的大小可分为大直径桩、中等直径桩、小直径桩三类。桩按桩身材料可分为混凝土桩、木桩、钢桩和组合桩等。根据成桩方法不同分为:挤土桩(如打入式预制桩)、部分挤土桩(如预钻孔打入式预制桩)和非挤土桩(如钻孔灌浇桩)等三种。桩按施工方法可分为预制桩和灌注桩两大类。由于工程桩的重要性,因此需要牢固的基础,而在对其进行浇灌的初期普通的固定结构安装、拆卸均很繁琐,为此我们提出一种建筑桩体固定装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出的一种建筑桩体固定装置,解决了建筑桩体浇筑板固定繁琐不方便的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建筑桩体固定装置,包括固定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板(1)的右侧焊接有安装板(2),所述安装板(2)的左侧焊接有电机底座(3),所述电机底座(3)的顶部通过螺栓连接有驱动电机(4),所述驱动电机(4)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第一转轴(6),所述第一转轴(6)贯穿安装板(2)的壳壁,所述第一转轴(6)远离驱动电机(4)的一端外圈固定套接有转盘(7),所述转盘(7)的上方设有第二转轴(8),所述第二转轴(8)的中部外圈固定套接有直齿轮(9),所述第二转轴(8)的正面和背面外圈均固定套接有第二轴承(10),所述第二轴承(10)靠近安装板(2)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支撑杆(11),所述支撑杆(11)...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建筑桩体固定装置,包括固定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固定板(1)的右侧焊接有安装板(2),所述安装板(2)的左侧焊接有电机底座(3),所述电机底座(3)的顶部通过螺栓连接有驱动电机(4),所述驱动电机(4)的输出轴固定连接有第一转轴(6),所述第一转轴(6)贯穿安装板(2)的壳壁,所述第一转轴(6)远离驱动电机(4)的一端外圈固定套接有转盘(7),所述转盘(7)的上方设有第二转轴(8),所述第二转轴(8)的中部外圈固定套接有直齿轮(9),所述第二转轴(8)的正面和背面外圈均固定套接有第二轴承(10),所述第二轴承(10)靠近安装板(2)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支撑杆(11),所述支撑杆(11)远离第二轴承(10)的一端固定连接在安装板(2)的右侧壳壁上,两个所述第二轴承(10)相互靠近的一侧均设有螺块(12),两个所述螺块(12)的内圈均转动套接在第二转轴(8)的外圈上,所述螺块(12)靠近安装板(2)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滑杆(13),所述滑杆(13)远离螺块(12)的一端滑动连接在安装板(2)的右侧壳壁上,两个所述螺块(12)远离滑杆(13)的一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章湖许世勇
申请(专利权)人:南安市科体机械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