砂石存放区的排水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6753187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8 21: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砂石存放区的排水系统,包括砂石存放区,所述砂石存放区的底部设有架体,所述架体的上表面为中间高、边缘低的圆弧状,所述架体的一侧与所述砂石存放区之间设有第一渗水管,所述架体的另一侧与所述砂石存放区之间设有第二渗水管,所述第一渗水管、第二渗水管上均设有排水孔,所述排水孔上均设有防止砂石进入的过滤网,所述砂石存放区的底部设有排水凹槽,所述第一渗水管、第二渗水管分别通过第一汇总管和第二汇总管与所述排水凹槽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可以通过架体将砂石中的水导入第一渗水管、第二渗水管,再通过排水凹槽排出,可以避免在砂石底部产生积水,从而避免对砂石堆底部的砂石质量造成影响。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砂石存放区的排水系统
本技术涉及渣土处理系统,尤其涉及一种砂石存放区的排水系统。
技术介绍
在渣土的处理过程中,渣土(又称弃土)经过分级处理得到的砂石通常不会直接在处理工厂中进入下一个制作工序,弃土的处理厂房中通常设置有堆放砂石的存放区,由于在分级处理操作中存在水洗流程,水在自身重力作用下在砂石堆的底部聚积,形成积水,积水为真菌等微生物的大量繁殖提供了稳定的环境,从而对砂石堆底部的砂石质量造成影响。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砂石存放区的排水系统。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砂石存放区的排水系统,包括砂石存放区,所述砂石存放区的底部设有架体,所述架体的上表面为中间高、边缘低的圆弧状,所述架体的一侧与所述砂石存放区之间设有第一渗水管,所述架体的另一侧与所述砂石存放区之间设有第二渗水管,所述第一渗水管、第二渗水管上均设有排水孔,所述排水孔上均设有防止砂石进入的过滤网,所述砂石存放区的底部设有排水凹槽,所述第一渗水管、第二渗水管分别通过第一汇总管和第二汇总管与所述排水凹槽连接。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架体的上表面设有下支撑板,所述下支撑板的上表面设有上支撑板,所述上支撑板、下支撑板的上表面形成中间高、边缘低的圆弧面,所述上支撑板的边缘与所述第一渗水管连接,所述下支撑板的边缘与所述第二渗水管连接。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上支撑板、下支撑板卡扣连接。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架体为钢架体,所述架体的外表面涂覆有防锈层。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架体的底部设有底板,所述底板的上表面为中间高、边缘低的圆弧状。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所述排水凹槽与所述底板的边缘连接。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通过上述方案,可以通过架体将砂石中的水导入第一渗水管、第二渗水管,再通过排水凹槽排出,可以避免在砂石底部产生积水,从而避免对砂石堆底部的砂石质量造成影响。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一种砂石存放区的排水系统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说明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如图1所示,一种砂石存放区的排水系统,包括砂石存放区1,所述砂石存放区1的底部设有架体2,所述架体2的上表面为中间高、边缘低的圆弧状,所述架体2的一侧与所述砂石存放区1之间设有第一渗水管8,所述架体2的另一侧与所述砂石存放区1之间设有第二渗水管9,所述第一渗水管8、第二渗水管9上均设有排水孔10,所述排水孔10上均设有防止砂石进入的过滤网11,所述砂石存放区1的底部设有排水凹槽12,所述第一渗水管8、第二渗水管9分别通过第一汇总管和第二汇总管与所述排水凹槽12连接。如图1所示,所述架体2的上表面设有下支撑板5,所述下支撑板5的上表面设有上支撑板4,所述上支撑板4、下支撑板5的上表面形成中间高、边缘低的圆弧面,所述上支撑板4的边缘与所述第一渗水管8连接,所述下支撑板5的边缘与所述第二渗水管9连接。如图1所示,所述上支撑板4、下支撑板5卡扣连接,下支撑板5的上表面设有第一卡块7,上支撑板4的下表面设有第二卡块6,通过第一卡块7和第二卡块6的卡接使上支撑板4与下支撑板5连接并相互固定。上支撑板4远离第二卡块6的一端与第一渗水管8一体连接,下支撑板5远离第一卡块7的一端与第二渗水管9一体连接,第一渗水管8和第二渗水管9的侧壁均开有多个排水孔10,排水孔10分别沿第一渗水管8和第二渗水管9的长度方向设置。如图1所示,所述架体2为钢架体,所述架体2的外表面涂覆有防锈层。如图1所示,所述架体2的底部设有底板3,所述底板3的上表面为中间高、边缘低的圆弧状。如图1所示,所述排水凹槽12与所述底板3的边缘连接,底板3的边缘处沿其周向与排水凹槽12一体连接,排水凹槽12连接工厂的废水排放管。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砂石存放区的排水系统,砂石倾倒于砂石存放区1内,直接与上支撑板4、下支撑板5接触,砂石内多余的水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经上支撑板4和下支撑板5流向第一渗水管8和第二渗水管9中,再经第一汇总管和第二汇总管流向排水凹槽12,最终进入废水排放管内排出;当砂石内多余的水较多时,水从第一卡块7和第二卡块6之间的缝隙流至底板3上,由于底板3呈中间高、边缘低的弧状,水在底板3上流向排水凹槽12,再由排水凹槽12输送至废水排放管排出存放区1,通过设置双层的排水结构,使水沿着砂石存放区1的底部进入排水凹槽12集中并排出,减少了水在砂石存放区内的聚积,从而降低积水对砂石成品的影响。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砂石存放区的排水系统,在砂石存放区1的底部设置第一渗水管8和第二渗水管9和简单的过滤装置,及时排出砂石底部的积水,减少由于积水导致的真菌大量繁殖,从而维持砂石存放过程中质量的稳定性。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技术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技术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技术所属
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砂石存放区的排水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砂石存放区,所述砂石存放区的底部设有架体,所述架体的上表面为中间高、边缘低的圆弧状,所述架体的一侧与所述砂石存放区之间设有第一渗水管,所述架体的另一侧与所述砂石存放区之间设有第二渗水管,所述第一渗水管、第二渗水管上均设有排水孔,所述排水孔上均设有防止砂石进入的过滤网,所述砂石存放区的底部设有排水凹槽,所述第一渗水管、第二渗水管分别通过第一汇总管和第二汇总管与所述排水凹槽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砂石存放区的排水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砂石存放区,所述砂石存放区的底部设有架体,所述架体的上表面为中间高、边缘低的圆弧状,所述架体的一侧与所述砂石存放区之间设有第一渗水管,所述架体的另一侧与所述砂石存放区之间设有第二渗水管,所述第一渗水管、第二渗水管上均设有排水孔,所述排水孔上均设有防止砂石进入的过滤网,所述砂石存放区的底部设有排水凹槽,所述第一渗水管、第二渗水管分别通过第一汇总管和第二汇总管与所述排水凹槽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砂石存放区的排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架体的上表面设有下支撑板,所述下支撑板的上表面设有上支撑板,所述上支撑板、下支撑板的上表面形成中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一钦杨钦锋蔡宏杰庄岳生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华域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