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魏斯氏菌LAS1、制备方法及其应用技术

技术编号:26752828 阅读:7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8 21:18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魏斯氏菌LAS1,解决了酪氨酸含量过高,导致黄豆酱发酵中易出现白点问题。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魏斯氏菌LAS1,包括魏斯氏菌LAS1在黄豆酱制备中的应用,魏斯氏菌LAS1在黄豆酱制曲步骤和发酵步骤中同时加入;所述黄豆酱制备的制曲步骤中接入魏斯氏菌LAS1的接种量为102‑105个/g成曲;所述黄豆酱制备的发酵步骤中接入魏斯氏菌LAS1的接种量为102‑104个/g成曲;所述黄豆酱制备的制曲步骤中还包括加入米曲霉KD11。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的一种魏斯氏菌LAS1具有能够有效降解络氨酸,抑制黄豆酱中白点的产生,改善黄豆酱的风味等优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魏斯氏菌LAS1、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本专利技术涉及微生物
,具体涉及一种魏斯氏菌LAS1、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技术介绍
黄豆酱是我国传统发酵调味品,由米曲霉等微生物发酵黄豆而制成,其口感鲜咸适中,深受消费者喜爱。然而在黄豆酱发酵制备过程中常常在黄豆表面产生白色沉淀,导致影响产品的感官。黄豆酱白点主要成分为酪氨酸,是端肽酶水解蛋白质产生大量的酪氨酸后形成的。酪氨酸在水中的溶解度为0.45g/L左右,并且随着盐度的提高,酪氨酸溶解度会降低;在18%盐水中,酪氨酸溶解度仅为0.2g/L左右,因此在黄豆酱发酵制备过程中产生的酪氨酸极易结晶析出。目前为止,还未出现消除黄豆酱白点的高效方法。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黄豆酱制备中极易析出酪氨酸,产生白色沉淀即白点;本专利技术提供了解决上述问题的一种魏斯氏菌LAS1,能够有效降解酪氨酸的含量,抑制黄豆酱制备中出现白点。本专利技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一种魏斯氏菌LAS1,进一步优选,所述魏斯氏菌LAS1于2020年04月26日保藏于中国微生物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魏斯氏菌LAS1,其特征在于,所述魏斯氏菌LAS1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名称为LAS1,保藏编号为CGMCC NO.19738。/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魏斯氏菌LAS1,其特征在于,所述魏斯氏菌LAS1保藏于中国微生物菌种保藏管理委员会普通微生物中心,保藏名称为LAS1,保藏编号为CGMCCNO.19738。


2.一种魏斯氏菌LAS1的制备方法,用于制备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魏斯氏菌LAS1,其特征在于,
所述魏斯氏菌LAS1的液体培养基包括体积比为10%-25%的酱油原油、20-40g/L的葡萄糖以及12-16g/L的食用盐;
所述魏斯氏菌LAS1的制备步骤包括在35℃-37℃条件下的魏斯氏菌LAS1的液体培养基中静置培养5-10d。


3.一种魏斯氏菌LAS1的应用,所述一种魏斯氏菌LAS1为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魏斯氏菌LAS1或者为权利要求2所述一种魏斯氏菌LAS1的制备方法制备的魏斯氏菌LAS1,其特征在于,用于黄豆酱制备。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魏斯氏菌LAS1的应用,其特征在于,在黄豆酱制备的制曲步骤和发酵步骤中同时加入魏斯氏菌LAS1。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魏斯氏菌LAS1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在黄豆酱制备的制曲步骤中将魏斯氏菌LAS1接入制曲物料中,所述魏斯氏菌LAS1的接入时间为制曲步骤的初始时刻,所述魏斯氏菌LAS1的接种量为102-105个/g成曲。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魏斯氏菌LAS1的应用,其特征在于,所述在黄豆酱制备的发酵步骤中将魏斯氏菌LAS1接入发酵物料中,所述魏斯氏菌LAS1的接入时间为发酵步骤的第1d,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郭建樊君伍学明康雪梅罗雯
申请(专利权)人:千禾味业食品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