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汤先忠专利>正文

一种生物质燃料气化炉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752639 阅读:1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8 21:15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生物质燃料气化炉,包括反应箱、支脚、进料单元、气阀单元、导气单元和容料单元;所述的反应箱下端均匀设置有支角,反应箱的上端内部设置有进料单元,位于反应箱的左端侧壁设置有气阀单元,反应箱的右端侧壁设置有导气单元,位于反应箱的下端内部设置有容料单元;解决了目前的生物质燃料气化炉主要存在的气化炉内部的燃料无法充分燃烧,导致内部的燃料颗粒燃烧不充分影响内部气体的排放,并且内燃料筒内部燃烧的燃料颗粒的废物无法完全排出,导致废物积累在内燃料筒内部从而影响内燃料筒内部的容量以及废物的燃烧;并且现有的气化炉内部气压无法保证平衡,从而影响气化炉的使用安全等问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生物质燃料气化炉
本专利技术涉及炉体
,特别涉及一种生物质燃料气化炉。
技术介绍
生物质燃料气化炉制造的秸秆燃气,属于绿色新能源,具有强大的生命力。由于植物燃气产生的原料为农作物秸秆、林木废弃物、食用菌渣、牛羊畜粪及一切可燃性物质,是一种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再生资源。每个农户每天只需植物原料3-5公斤,方可解决全天生活用能(炊事、取暖、淋浴),并且像液化气一样燃烧,完全可以改变我国农村烟熏火燎的生活方式,完全可以取缔传统柴灶,替代液化气。目前的生物质燃料气化炉主要存在以下问题:气化炉内部的燃料无法充分燃烧,导致内部的燃料颗粒燃烧不充分影响内部气体的排放,并且内燃料筒内部燃烧的燃料颗粒的废物无法完全排出,导致废物积累在内燃料筒内部从而影响内燃料筒内部的容量以及废物的燃烧;并且现有的气化炉内部气压无法保证平衡,从而影响气化炉的使用安全。为了保证内部燃料颗粒的充分燃烧,促进燃料废物的完全排出,并且保证气化炉的使用安全;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生物质燃料气化炉。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生物质燃料气化炉,包括反应箱、支脚、进料单元、气阀单元、导气单元和容料单元;所述的反应箱下端均匀设置有支角,反应箱的上端内部设置有进料单元,位于反应箱的左端侧壁设置有气阀单元,反应箱的右端侧壁设置有导气单元,位于反应箱的下端内部设置有容料单元;其中:所述的进料单元包括进料罩筒、搅拌电机、搅拌轴、一级进料罩、二级进料罩、一级刷网、二级刷网、支撑板、执行气缸和挡料板;所述的进料罩筒为环形锥状结构,位于进料罩筒的下端通过电机座安装有搅拌电机,搅拌电机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安装有搅拌轴,位于搅拌轴的下端外壁自上而下依次设置有一级进料罩和二级进料罩;所述的一级进料罩和二级进料罩为相同结构,且一级进料罩和二级进料罩上均匀设置有漏料孔;位于一级进料罩的上端搅拌轴外壁安装有一级刷网,位于二级进料罩的上端搅拌轴外壁安装有二级刷网,所述的支撑板均匀设置在二级进料罩的下端外壁,所述的执行气缸底端安装在支撑板的外壁,位于执行气缸的顶端连接有挡料板;所述的挡料板与二级进料罩上的漏料孔相互配合。所述的气阀单元包括束气盘、活动弹簧和按压柱,束气盘通过滑动配合方式安装在反应箱上,且所述的活动弹簧设置在反应箱内部,且束气盘的右端侧壁与活动弹簧相互配合;所述的按压柱通过滑动配合方式安装在反应箱内部,且按压柱的右端与束气盘的左端侧壁相互配合抵触;设置的气阀单元保证了内部的气体气压平衡,从而保证了使用本设备的安全。所述的导气单元包括导气筒、限位弹簧、限气板、活动气筒、L型顶杆、支撑弹簧和支撑卡块;所述的导气筒内壁通过销轴均匀设置有限气板,且限气板的左端侧壁通过设置的限位弹簧与导气筒的内壁相连接;且导气筒的外壁设置有滑槽,导气筒的滑槽内壁沿其周向方向均匀设置有卡孔,所述的活动气筒通过滑动配合方式安装在导气筒的滑槽内,活动气筒的内壁对称设置有L型顶杆,活动气筒的侧壁通过滑动配合方式均匀设置有支撑卡块,且支撑卡块和活动气筒之间通过设置的支撑弹簧相抵触连接,所述的支撑弹簧设置在活动气筒内部;设置的导气单元便于活动气筒与外部连接的气管进行连接,从而便于本设备产生的气体的导气作用。优选的;所述的容料单元包括限气环、支撑爪、双轴电机、外隔热筒、阻燃套筒、搅拌单元、内燃料筒、扇气板、炉排、燃气片和排料模块,所述的限气环设置在反应箱的内壁,所述的支撑爪安装在反应箱的底端内壁,双轴电机通过电机座安装在支撑爪上,双轴电机的上端侧壁安装在外隔热筒底端;所述的阻燃套筒安装在外隔热筒的底端且套在双轴电机的外壁,且所述的外隔热筒外壁与限气环相配合;双轴电机的上端输出轴安装有搅拌单元,且所述的搅拌单元位于内燃料筒的内部,所述的内燃料筒安装在阻燃套筒的上端;所述双轴电机的下端输出轴通过法兰安装有扇气板,内燃料筒的底端设置有导气孔,位于内燃料筒的底端导气孔内设置有炉排,且位于炉排上端的内燃料筒的导气孔上安装有燃气片;所述的排料模块安装在内燃料筒的底端,且排料模块贯穿在反应箱外部;通过燃气片将内燃料筒内部的燃料颗粒进行点燃加热,进而使得其产生气体与热量;并且通过双轴电机工作使得扇气板进行转动,从而促进了内燃料筒内部的燃料颗粒的充分燃烧;设置的容料单元便于内燃料筒内部积累的燃料颗粒充分的燃烧。优选的;所述的排料模块包括排料筒、限料板和辅助气缸,所述的排料筒中部设置有矩形孔与排料筒内部相连通,所述的限料板通过滑动配合方式设置在排料筒的矩形孔内部,且所述的辅助气缸安装在支撑爪的侧壁,且辅助气缸的顶端连接在限料板上;通过辅助气缸带动限料板运动,从而使得内燃料筒内部的燃料颗粒燃烧后的废物通过排料筒排出,从而有效促进了内燃料筒内部的洁净。优选的;所述的搅拌单元包括转动轴杆和搅拌爪,所述的转动轴杆外壁均匀设置有搅拌爪;通过设置的搅拌单元促进其对内燃料筒内部的燃料颗粒进行搅拌;从而便于燃料颗粒的充分燃烧。优选的;所述的束气盘左端侧壁设置有橡胶密封环;将束气盘的左端侧壁设置有橡胶密封环可以保证内部气体的密封。优选的;所述限气环的内壁安装有橡胶圈;将限气环的内壁安装有橡胶圈保证了内部气体的密封,有效阻止了气体的弥散。优选的;所述的搅拌爪为T型结构;将搅拌爪设置为T型结构促进了搅拌爪对内燃料筒内部的燃料颗粒进行搅拌,从而便于保持内部燃料的充分燃烧。一、本专利技术通过燃气片将内燃料筒内部的燃料颗粒进行点燃加热,进而使得其产生气体与热量;并且通过双轴电机工作使得扇气板进行转动,从而促进了内燃料筒内部的燃料颗粒的充分燃烧;设置的容料单元便于内燃料筒内部积累的燃料颗粒充分的燃烧;二、本专利技术通过辅助气缸带动限料板运动,从而使得内燃料筒内部的燃料颗粒燃烧后的废物通过排料筒排出,从而有效促进了内燃料筒内部的洁净;三、本专利技术设置的气阀单元保证了内部的气体气压平衡,从而保证了使用本设备的安全。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主视位置剖视图;图2是本专利技术图1中的A处局部放大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图1中的B处局部放大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图1中的C处局部放大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参考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进行说明。在此过程中,为确保说明的明确性和便利性,我们可能对图示中线条的宽度或构成要素的大小进行夸张的标示。另外,下文中的用语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功能而定义,可以根据使用者、运用者的意图或惯例而不同。因此,这些用语基于本说明书的全部内容进行定义。如图1至图4所示,一种生物质燃料气化炉,包括反应箱1、支脚2、进料单元3、气阀单元4、导气单元5和容料单元6;所述的反应箱1下端均匀设置有支角,反应箱1的上端内部设置有进料单元3,位于反应箱1的左端侧壁设置有气阀单元4,反应箱1的右端侧壁设置有导气单元5,位于反应箱1的下端内部设置有容料单元6;其中:所述的进料单元3包括进料罩筒30、搅拌电机31、搅拌轴32、一级进料罩33、二级进料罩3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生物质燃料气化炉,包括反应箱(1)、支脚(2)、进料单元(3)、气阀单元(4)、导气单元(5)和容料单元(6);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反应箱(1)下端均匀设置有支角,反应箱(1)的上端内部设置有进料单元(3),位于反应箱(1)的左端侧壁设置有气阀单元(4),反应箱(1)的右端侧壁设置有导气单元(5),位于反应箱(1)的下端内部设置有容料单元(6);其中:/n所述的进料单元(3)包括进料罩筒(30)、搅拌电机(31)、搅拌轴(32)、一级进料罩(33)、二级进料罩(34)、一级刷网(35)、二级刷网(36)、支撑板(37)、执行气缸(38)和挡料板(39);所述的进料罩筒(30)为环形锥状结构,位于进料罩筒(30)的下端通过电机座安装有搅拌电机(31),搅拌电机(31)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安装有搅拌轴(32),位于搅拌轴(32)的下端外壁自上而下依次设置有一级进料罩(33)和二级进料罩(34);所述的一级进料罩(33)和二级进料罩(34)为相同结构,且一级进料罩(33)和二级进料罩(34)上均匀设置有漏料孔;位于一级进料罩(33)的上端搅拌轴(32)外壁安装有一级刷网(35),位于二级进料罩(34)的上端搅拌轴(32)外壁安装有二级刷网(36),所述的支撑板(37)均匀设置在二级进料罩(34)的下端外壁,所述的执行气缸(38)底端安装在支撑板(37)的外壁,位于执行气缸(38)的顶端连接有挡料板(39);所述的挡料板(39)与二级进料罩(34)上的漏料孔相互配合;/n所述的气阀单元(4)包括束气盘(41)、活动弹簧(42)和按压柱(43),束气盘(41)通过滑动配合方式安装在反应箱(1)上,且所述的活动弹簧(42)设置在反应箱(1)内部,且束气盘(41)的右端侧壁与活动弹簧(42)相互配合;所述的按压柱(43)通过滑动配合方式安装在反应箱(1)内部,且按压柱(43)的右端与束气盘(41)的左端侧壁相互配合抵触;/n所述的导气单元(5)包括导气筒(51)、限位弹簧(52)、限气板(53)、活动气筒(54)、L型顶杆(55)、支撑弹簧(56)和支撑卡块(57);所述的导气筒(51)内壁通过销轴均匀设置有限气板(53),且限气板(53)的左端侧壁通过设置的限位弹簧(52)与导气筒(51)的内壁相连接;且导气筒(51)的外壁设置有滑槽,导气筒(51)的滑槽内壁沿其周向方向均匀设置有卡孔,所述的活动气筒(54)通过滑动配合方式安装在导气筒(51)的滑槽内,活动气筒(54)的内壁对称设置有L型顶杆(55),活动气筒(54)的侧壁通过滑动配合方式均匀设置有支撑卡块(57),且支撑卡块(57)和活动气筒(54)之间通过设置的支撑弹簧(56)相抵触连接,所述的支撑弹簧(56)设置在活动气筒(54)内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生物质燃料气化炉,包括反应箱(1)、支脚(2)、进料单元(3)、气阀单元(4)、导气单元(5)和容料单元(6);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反应箱(1)下端均匀设置有支角,反应箱(1)的上端内部设置有进料单元(3),位于反应箱(1)的左端侧壁设置有气阀单元(4),反应箱(1)的右端侧壁设置有导气单元(5),位于反应箱(1)的下端内部设置有容料单元(6);其中:
所述的进料单元(3)包括进料罩筒(30)、搅拌电机(31)、搅拌轴(32)、一级进料罩(33)、二级进料罩(34)、一级刷网(35)、二级刷网(36)、支撑板(37)、执行气缸(38)和挡料板(39);所述的进料罩筒(30)为环形锥状结构,位于进料罩筒(30)的下端通过电机座安装有搅拌电机(31),搅拌电机(31)的输出轴通过联轴器安装有搅拌轴(32),位于搅拌轴(32)的下端外壁自上而下依次设置有一级进料罩(33)和二级进料罩(34);所述的一级进料罩(33)和二级进料罩(34)为相同结构,且一级进料罩(33)和二级进料罩(34)上均匀设置有漏料孔;位于一级进料罩(33)的上端搅拌轴(32)外壁安装有一级刷网(35),位于二级进料罩(34)的上端搅拌轴(32)外壁安装有二级刷网(36),所述的支撑板(37)均匀设置在二级进料罩(34)的下端外壁,所述的执行气缸(38)底端安装在支撑板(37)的外壁,位于执行气缸(38)的顶端连接有挡料板(39);所述的挡料板(39)与二级进料罩(34)上的漏料孔相互配合;
所述的气阀单元(4)包括束气盘(41)、活动弹簧(42)和按压柱(43),束气盘(41)通过滑动配合方式安装在反应箱(1)上,且所述的活动弹簧(42)设置在反应箱(1)内部,且束气盘(41)的右端侧壁与活动弹簧(42)相互配合;所述的按压柱(43)通过滑动配合方式安装在反应箱(1)内部,且按压柱(43)的右端与束气盘(41)的左端侧壁相互配合抵触;
所述的导气单元(5)包括导气筒(51)、限位弹簧(52)、限气板(53)、活动气筒(54)、L型顶杆(55)、支撑弹簧(56)和支撑卡块(57);所述的导气筒(51)内壁通过销轴均匀设置有限气板(53),且限气板(53)的左端侧壁通过设置的限位弹簧(52)与导气筒(51)的内壁相连接;且导气筒(51)的外壁设置有滑槽,导气筒(51)的滑槽内壁沿其周向方向均匀设置有卡孔,所述的活动气筒(54)通过滑动配合方式安装在导气筒(51)的滑槽内,活动气筒(54)的内壁对称设置有L型顶杆(55),活动气筒(54)的侧壁通过滑动配合方式均匀设置有支撑卡块(57...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汤先忠黄三妹
申请(专利权)人:汤先忠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