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抗菌耐磨ABS塑料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6752303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8 21:11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抗菌耐磨ABS塑料及其制备方法,选取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组分:ABS树脂60~70份,增塑剂3~7份,纳米抗菌剂12~15份,单烷基醚磷酸酯4~7份,纳米碳酸钙7~10份,抗氧化剂2~3份,改性剂1~3份。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塑料制备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通过制备新型的纳米抗菌剂以及增塑剂,增加了ABS塑料的抗菌以及增塑耐磨性能,同时添加纳米碳酸钙可改善塑料的流变性,提高其成型性,另一方面具有增韧补强的作用,提高塑料的弯曲强度,单烷基醚磷酸酯可增加塑料的抗静电性能、且毒性较低,使得制备过程以及使用都较为安全的抗菌耐磨ABS塑料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抗菌耐磨ABS塑料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塑料制备
,具体是指一种抗菌耐磨ABS塑料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ABS塑料是一种近年来发展较快的塑料,由于其具有工艺简单、成本低、高性能的优点,在工业、农业上有广泛的应用。但是不经改性的ABS塑料,其抗菌耐磨性能不好,影响了ABS塑料的市场前景,因此,需要寻找一种具有抗菌耐磨性能的ABS塑料。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情况,为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通过制备新型的纳米抗菌剂以及增塑剂,增加了ABS塑料的抗菌以及增塑耐磨性能,同时添加纳米碳酸钙可改善塑料的流变性,提高其成型性,另一方面具有增韧补强的作用,提高塑料的弯曲强度,单烷基醚磷酸酯可增加塑料的抗静电性能、且毒性较低,使得制备过程以及使用都较为安全的抗菌耐磨ABS塑料及其制备方法。本专利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如下:本专利技术一种抗菌耐磨ABS塑料,选取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组分:ABS树脂60~70份,增塑剂3~7份,纳米抗菌剂12~15份,单烷基醚磷酸酯4~7份,纳米碳酸钙7~10份,抗氧化剂2~3份,改性剂1~3份。进一步地,所述增塑剂由乙酸、环氧丙烷、二甘醇与环氧植物油混合而成。进一步地,所述纳米抗菌剂由纳米银、纳米氧化锌、纳米氧化铜与水混合而成。进一步地,所述乙酸:环氧丙烷:二甘醇:环氧植物油的重量份比为(1~3):(0.3~0.7):(2.5~6):(1~4)。进一步地,所述纳米银:纳米氧化锌:纳米氧化铜:水的重量份比为(20~30):(50~60):(10~20):(20~40)。本专利技术一种抗菌耐磨ABS塑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取相应重量份的纳米银、纳米氧化锌、纳米氧化铜与水混合,制备得纳米抗菌剂;步骤二:取相应重量比的环氧植物油、乙酸、环氧丙烷和二甘醇将其依次加入反应釜中,以400~500r/min的转速进行搅拌,并逐渐升高温度至120℃,保温0.5~1h,然后冷却至室温,制备得增塑剂;步骤三:取相应重量比的ABS树脂、单烷基醚磷酸酯、纳米碳酸钙、抗氧化剂在混合机内混合,然后加入相应重量比的步骤一得到的纳米抗菌剂以及步骤二得到的增塑剂,以300~450r/min的转速混合5~8min,再加入相应重量比的改性剂,将温度提升至100~120℃、以200~259r/min的转速搅拌3~5min,再在双螺杆挤出机中熔融混炼并挤出粒料,将粒料在70~80℃的恒温箱内烘干3~4h,再将恒温箱的温度调高至80~110℃、再次烘干2~3h,然后将烘干后的粒料转移至注塑机内注塑成塑料。采用上述方案本专利技术取得的有益效果如下:本方案一种抗菌耐磨ABS塑料及其制备方法,通过制备新型的纳米抗菌剂以及增塑剂,增加了ABS塑料的抗菌以及增塑耐磨性能,同时添加纳米碳酸钙可改善塑料的流变性,提高其成型性,另一方面具有增韧补强的作用,提高塑料的弯曲强度,单烷基醚磷酸酯可增加塑料的抗静电性能、且毒性较低,使得制备过程以及使用都较为安全。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1:本专利技术一种抗菌耐磨ABS塑料,选取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组分:ABS树脂70份,增塑剂7份,纳米抗菌剂15份,单烷基醚磷酸酯7份,纳米碳酸钙10份,抗氧化剂3份,改性剂3份。其中,所述增塑剂由重量份比为3:0.7:6:4的乙酸、环氧丙烷、二甘醇与环氧植物油混合而成,所述纳米抗菌剂由重量份比为30:60:20:40的纳米银、纳米氧化锌、纳米氧化铜与水混合而成。本专利技术一种抗菌耐磨ABS塑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取相应重量份的纳米银、纳米氧化锌、纳米氧化铜与水混合,制备得纳米抗菌剂;步骤二:取相应重量份的环氧植物油、乙酸、环氧丙烷和二甘醇将其依次加入反应釜中,以500r/min的转速进行搅拌,并逐渐升高温度至120℃,保温1h,然后冷却至室温,制备得增塑剂;步骤三:取相应重量比的ABS树脂、单烷基醚磷酸酯、纳米碳酸钙、抗氧化剂在混合机内混合,然后加入相应重量比的步骤一得到的纳米抗菌剂以及步骤二得到的增塑剂,以450r/min的转速混合8min,再加入相应重量比的改性剂,将温度提升至120℃、以259r/min的转速搅拌5min,再在双螺杆挤出机中熔融混炼并挤出粒料,将粒料在80℃的恒温箱内烘干4h,再将恒温箱的温度调高至110℃、再次烘干3h,然后将烘干后的粒料转移至注塑机内注塑成塑料。实施例2:本专利技术一种抗菌耐磨ABS塑料,选取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组分:ABS树脂65份,增塑剂5份,纳米抗菌剂13.5份,单烷基醚磷酸酯5.5份,纳米碳酸钙8.5份,抗氧化剂2.5份,改性剂2份。其中,所述增塑剂由重量份比为2:0.5:4.2:2.5的乙酸、环氧丙烷、二甘醇与环氧植物油混合而成,所述纳米抗菌剂由重量份比为25:55:15:30的纳米银、纳米氧化锌、纳米氧化铜与水混合而成。本专利技术一种抗菌耐磨ABS塑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取相应重量份的纳米银、纳米氧化锌、纳米氧化铜与水混合,制备得纳米抗菌剂;步骤二:取相应重量份的环氧植物油、乙酸、环氧丙烷和二甘醇将其依次加入反应釜中,以450r/min的转速进行搅拌,并逐渐升高温度至120℃,保温0.75h,然后冷却至室温,制备得增塑剂;步骤三:取相应重量比的ABS树脂、单烷基醚磷酸酯、纳米碳酸钙、抗氧化剂在混合机内混合,然后加入相应重量比的步骤一得到的纳米抗菌剂以及步骤二得到的增塑剂,以400r/min的转速混合7min,再加入相应重量比的改性剂,将温度提升至110℃、以200~259r/min的转速搅拌3~5min,再在双螺杆挤出机中熔融混炼并挤出粒料,将粒料在75℃的恒温箱内烘干3.5h,再将恒温箱的温度调高至95℃、再次烘干2.5h,然后将烘干后的粒料转移至注塑机内注塑成塑料。实施例1和实施例2所得的ABS塑料抗菌性能较现有的塑料较好,且实施例1所得的ABS塑料经试验验证耐磨性提高30%,实施例2所得的ABS塑料经试验验证耐磨性提高35%,可广泛的应用于机械、电气、纺织、汽车、飞机以及轮船等制造工业及化工领域。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专利技术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专利技术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专利技术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抗菌耐磨ABS塑料,其特征在于:选取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组分:ABS树脂60~70份,增塑剂3~7份,纳米抗菌剂12~15份,单烷基醚磷酸酯4~7份,纳米碳酸钙7~10份,抗氧化剂2~3份,改性剂1~3份。/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抗菌耐磨ABS塑料,其特征在于:选取包括如下重量份数的组分:ABS树脂60~70份,增塑剂3~7份,纳米抗菌剂12~15份,单烷基醚磷酸酯4~7份,纳米碳酸钙7~10份,抗氧化剂2~3份,改性剂1~3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菌耐磨ABS塑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增塑剂由乙酸、环氧丙烷、二甘醇与环氧植物油混合而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抗菌耐磨ABS塑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纳米抗菌剂由纳米银、纳米氧化锌、纳米氧化铜与水混合而成。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抗菌耐磨ABS塑料,其特征在于:所述乙酸:环氧丙烷:二甘醇:环氧植物油的重量份比为(1~3):(0.3~0.7):(2.5~6):(1~4)。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抗菌耐磨ABS塑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纳米银:纳米氧化锌:纳米氧化铜:水的重量份比为(20~30):(50~60):(10~20):(20~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文峰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鑫鹏宇塑胶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