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阻燃塑料手板模型及其制作工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584598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04 21:0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手板模型生产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阻燃塑料手板模型及其制作工艺;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制得:改性ABS树脂65~80份、聚碳酸酯12~18份、氯磺化聚乙烯1.5~2.0份和氧化硅1.0~1.3份;本发明专利技术中硅烷偶联剂中的相关官能团分别与ABS树脂及γ‑丙胺三乙氧基硅烷中的相关官能团之间发生化学反应,并通过化学键相连接;同时ABS树脂分子中的烯键与γ‑丙胺三乙氧基硅烷分子中的Si‑H键之间通过发生化学反应,使两者以键能较大的化学键相连接,最终形成稳定性更强的环状化合物,从而将γ‑丙胺三乙氧基硅烷顺利地“接枝”在ABS树脂分子的表面;改性后的ABS树脂不仅具有很好的阻燃性能,而且具有很好的抗老化,有效地提高了所制作的塑料手板模型的品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阻燃塑料手板模型及其制作工艺
本专利技术涉及手板模型生产
,具体涉及一种阻燃塑料手板模型及其制作工艺。
技术介绍
通常刚研发或设计完成的产品均需要做手板,手板是验证产品可行性的第一步,是找出设计产品的缺陷、不足、弊端最直接且有效的方式,从而对缺陷进行针对性的改善,直至不能从个别手板样品中找出不足。至此,通常还需要进行小批量的试产进而找出批量里的不足加以改善。设计完成的产品一般不能做到很完美,甚至无法使用,直接生产一旦有缺陷将全部报废,大大浪费人力和物力和时间;而手板一般情况是少数的样品,制作周期短,损耗人力物力少,很快地找出产品设计的不足进而改善,为产品定型量产提供充足的依据。目前,现有工艺制作出的塑料手板虽然能验证产品的可行性,但是其抗老化和耐磨性能相对较差,这使得其使用寿命相应缩短;更为重要的是其阻燃性能相对较差。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所存在的上述缺点,本专利技术的第一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阻燃塑料手板模型,本专利技术制备的塑料手板模型不仅具有很好的阻燃性能,而且还具有很好的抗老化及耐磨性能,有效地提高了所制作的塑料手板模型的品质,也延长了其使用寿命。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阻燃塑料手板模型,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制得:改性ABS树脂65~80份、聚碳酸酯12~18份、氯磺化聚乙烯1.5~2.0份和氧化硅1.0~1.3份。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通过对ABS树脂进行化学改性,其中,ABS树脂分子中的烯键(此处指碳碳双键)与γ-丙胺三乙氧基硅烷分子中的Si-H键之间通过发生化学反应,使两者以键能较大的化学键相连接,最终形成稳定性更强的环状化合物,从而将γ-丙胺三乙氧基硅烷顺利地“接枝”在ABS树脂分子的表面。改性后的ABS树脂与聚碳酸酯、氯磺化聚乙烯和氧化硅作为制备塑料手板模型的原料,其所制备的塑料手板模型不仅具有很好的阻燃性能,而且还具有很好的抗老化,有效地提高了所制作的塑料手板模型的品质,也延长了其使用寿命。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改性ABS树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按照质量比8~10:0.35~0.52:1.3~1.8:3.6~4.5准确称取ABS树脂、催化剂、硅烷偶联剂及γ-丙胺三乙氧基硅烷,并将之转入反应釜中,然后向反应釜中加入质量为ABS树脂7~10倍的丙酮,混合搅拌均匀后,再向反应釜中加入质量为ABS树脂的1.2~2.0%偶氮二异丁酸二甲酯,混合搅拌均匀后将反应釜内的温度升至55~65℃,并在此温度下恒温搅拌反应3~5h,反应结束后,依次对反应釜中的混合组分进行回收溶剂、凝聚、洗涤和干燥处理,并将所得的固体保存、备用;b、将步骤a中所得固体与阻燃添加剂按照质量比18~25:2.0~2.5置于混合釜内,混合搅拌均匀后,将所得的混合物料转入双螺杆挤出机中进行挤出造粒,再将所制得的混合物料颗粒倒入塑料成型机中注射成型,即得改性ABS树脂。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以硅烷偶联剂及γ-丙胺三乙氧基硅烷作为制作改性ABS树脂的原料,在催化剂、偶氮二异丁酸二甲酯之间的配合作用,将γ-丙胺三乙氧基硅烷顺利地“接枝”在ABS树脂分子的表面。改性后的ABS树脂不仅具有很好的阻燃性能,而且具有很好的抗老化及耐磨性能,从而有效地提高了所制作的塑料手板模型的品质,也延长了其使用寿命。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催化剂选用二丁基锡二月桂酸酯、二(十二烷基硫)二丁基锡中的任意一种。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催化剂的使用能降低ABS树脂、硅烷偶联剂及γ-丙胺三乙氧基硅烷三者之间反应所需的活化能,有效地提高其反应速率,节省反应时间的同时,也提高了制备改性ABS树脂的效率。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硅烷偶联剂选用乙烯基三乙氧基硅烷、乙烯基三(β-甲氧乙氧基)硅烷中的任意一种。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硅烷偶联剂中的相关官能团分别与ABS树脂及γ-丙胺三乙氧基硅烷中的相关官能团之间发生化学反应,并通过化学键相连接,实现对ABS树脂的改性。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步骤b中阻燃添加剂的制备方法为:准确称取适量的磷酸三苯酯,并将之浸没于适量的温度为65~85℃的酸液中,超声震荡处理4~7h后将阻燃剂取出,用蒸馏水将之洗涤呈中性;然后再将之转入高速混合设备中,向其中加入质量为其12.5~18.3%的脂肪酸,并将高速混合设备的温度设为85~95℃,在此温度下混合搅拌3~4次,每次搅拌时间为15~25min,然后出料,所得即为阻燃添加剂成品。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通过酸液与超声震荡处理的配合使用,能对其表面进行充分地酸蚀,从而增加其表面的粗糙程度,有利于后续的脂肪酸能更加牢固地附着在其表面,使其疏水性能进一步增强,使其能更加均匀地分散在混合釜内的物料中,协同改性ABS树脂进一步提高所制作的塑料手板的阻燃性能。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酸液选用浓度为0.8~1.2mol/L的硝酸溶液。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硝酸溶液的使用能对磷酸三苯酯表面进行一定程度上的酸蚀,增加其表面的粗糙程度,有利于后续的脂肪酸能更加牢固地附着在其表面,使其疏水性能进一步增强。本专利技术进一步设置为:超声震荡的频率为25~40kHz,超声功率为500~800W。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超声震荡处理不仅能对其表面进行清洗,而且使得酸液能充分且更深层次地酸蚀磷酸三苯酯的表面,增加其表面的粗糙程度同时也增大了其比表面积,有利于后续脂肪酸的附着或吸附,从而达到改变磷酸三苯酯疏水性的目的。本专利技术的第二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阻燃塑料手板模型的制作工艺,包括如下步骤:S1、编程人员根据客户所提供的STP、PRT等常用格式3D图档,以及手板的制作要求编写程序,使数控加工设备根据编写程序中的3D数据进行走刀、翻面加工;S2、使CNC加工设备按照程序设定的路径工作,将原材料上面多余的地方切除,从而得到手板模型产品的雏形;S3、手板模型的雏形制作出来后,对模型表面进行打磨、抛光处理,使手板的外观变得比较光滑和精致;S4、完成客户提供的效果图的表面处理要求,然后对所制得的塑料手板的表面依次进行喷油、丝印、电镀等工艺的处理;S5、对经过步骤S4处理后的塑料手板模型的装配问题进行数据检测,在对塑料手板模型进行表面处理前对其进行试组装;S6、加工好的塑料手板模型经过QC部门检测,无质量问题的手板模型即可打包出货。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以改性ABS树脂、聚碳酸酯、氯磺化聚乙烯和氧化硅作为制备塑料手板模型的原料,其所制备的塑料手板模型不仅具有很好的阻燃性能,而且还具有很好的抗老化,有效地提高了所制作的塑料手板模型的品质,也延长了其使用寿命。有益效果采用本专利技术提供的技术方案,与已知的公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本专利技术以硅烷偶联剂及γ-丙胺三乙氧基硅烷作为制作改性ABS树脂的原料,在催化剂、偶氮二异丁酸二甲酯之间的配合作用,使得硅烷偶联剂中的相关官能团分别与ABS树脂及γ-丙胺三乙氧基硅烷中的相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阻燃塑料手板模型,其特征在于: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制得:改性ABS树脂65~80份、聚碳酸酯12~18份、氯磺化聚乙烯 1.5~2.0份和氧化硅1.0~1.3份。/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阻燃塑料手板模型,其特征在于:由下列重量份的原料制得:改性ABS树脂65~80份、聚碳酸酯12~18份、氯磺化聚乙烯1.5~2.0份和氧化硅1.0~1.3份。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阻燃塑料手板模型,其特征在于,所述改性ABS树脂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a、按照质量比8~10:0.35~0.52:1.3~1.8:3.6~4.5准确称取ABS树脂、催化剂、硅烷偶联剂及γ-丙胺三乙氧基硅烷,并将之转入反应釜中,然后向反应釜中加入质量为ABS树脂7~10倍的丙酮,混合搅拌均匀后,再向反应釜中加入质量为ABS树脂的1.2~2.0%偶氮二异丁酸二甲酯,混合搅拌均匀后将反应釜内的温度升至55~65℃,并在此温度下恒温搅拌反应3~5h,反应结束后,依次对反应釜中的混合组分进行回收溶剂、凝聚、洗涤和干燥处理,并将所得的固体保存、备用;
b、将步骤a中所得固体与阻燃添加剂按照质量比18~25:2.0~2.5置于混合釜内,混合搅拌均匀后,将所得的混合物料转入双螺杆挤出机中进行挤出造粒,再将所制得的混合物料颗粒倒入塑料成型机中注射成型,即得改性ABS树脂。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阻燃塑料手板模型,其特征在于:所述催化剂选用二丁基锡二月桂酸酯、二(十二烷基硫)二丁基锡中的任意一种。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阻燃塑料手板模型,其特征在于:所述硅烷偶联剂选用乙烯基三乙氧基硅烷、乙烯基三(β-甲氧乙氧基)硅烷中的任意一种。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阻燃塑料手板模型,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b中阻燃添加剂的制备方法为: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黄涛涛曾钦鸿林梅东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心鸿工贸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