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调节的桥梁减震支座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751992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8 21:0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桥梁建设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可调节的桥梁减震支座,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腔的底部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圆柱;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解决了现有减震支座在架设过程中出现偏差后不方便调节其减震支座的角度、无法调节更换的橡胶垫片高度使其与桥梁上部紧密贴合和内部橡胶垫片出现老化或腐蚀后不方便更换的问题,该装置在使用时,可以调节该装置的角度,防止其对桥梁上部支撑时产生支点不实,免去重新建设的后果,同时可以方便更换因老化或被腐蚀而失去减震效果的橡胶垫片,防止其因失去减震效果无法对桥梁进行减震,其次可以调节其橡胶垫片的高度,使更换的橡胶垫片与桥梁上部紧密贴合,从而使其受力效果更加出色。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可调节的桥梁减震支座
本技术涉及桥梁建设
,具体为一种可调节的桥梁减震支座。
技术介绍
桥梁支座是连接桥梁上部结构和下部结构的重要结构部件,位于桥梁和垫石之间,它能将桥梁上部结构承受的荷载和变形(位移和转角)可靠地传递给桥梁下部结构,是桥梁的重要传力装置,有固定支座和活动支座两种,桥梁常用的支座一般是板式橡胶支座,板式橡胶支座其最为经济和方便,但其在架设支座的过程中往往会出现角度细微的偏差,无法使其完全在同一水平面上,导致架梁后或多或少存在着支点不实,还有支座在使用年限过长时,其橡胶垫部位会慢慢的被腐蚀,严重的可能造成支座垫块破损失效,导致其失去支座该有的作用,无法再对桥梁进行减震,其次,桥梁在运营过程中,梁体也会因重载而导致支座细微的沉降,长期以往就会导致支座与桥梁上部产生脱空,而常规解决的方法是更换支座中的橡胶垫片,但是在更换后会存在无法使支座与橡胶垫片紧密贴合,导致其受力有限,其受力有限会使桥梁的减震效果变差,长时间会影响起桥梁的使用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调节的桥梁减震支座,具备角度调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调节的桥梁减震支座,包括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内腔的底部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圆柱(2),所述圆柱(2)的表面分别套接有转动轮(32)和第一锥形齿轮(3),所述转动轮(32)的两侧均啮合有齿轮(4),所述第一锥形齿轮(3)的表面啮合有第二锥形齿轮(31),所述第二锥形齿轮(31)的内部套接有转动杆(6),所述壳体(1)内腔的一侧通过轴承与转动杆(6)转动连接,所述壳体(1)的内部设置有升降板(7),所述升降板(7)的顶部对称螺纹连接有螺杆(5),所述螺杆(5)的螺纹端贯穿至升降板(7)的底部并与齿轮(4)套接,且螺杆(5)的底部通过轴承与壳体(1)内腔的底部转动连接,所述...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调节的桥梁减震支座,包括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内腔的底部通过轴承转动连接有圆柱(2),所述圆柱(2)的表面分别套接有转动轮(32)和第一锥形齿轮(3),所述转动轮(32)的两侧均啮合有齿轮(4),所述第一锥形齿轮(3)的表面啮合有第二锥形齿轮(31),所述第二锥形齿轮(31)的内部套接有转动杆(6),所述壳体(1)内腔的一侧通过轴承与转动杆(6)转动连接,所述壳体(1)的内部设置有升降板(7),所述升降板(7)的顶部对称螺纹连接有螺杆(5),所述螺杆(5)的螺纹端贯穿至升降板(7)的底部并与齿轮(4)套接,且螺杆(5)的底部通过轴承与壳体(1)内腔的底部转动连接,所述升降板(7)的顶部栓接有连接板(8),所述连接板(8)的顶部开设有螺纹孔(9),所述螺纹孔(9)的内部螺纹连接有螺纹栓(10),所述螺纹栓(10)的顶部焊接有放置板(11),所述放置板(11)的顶部开设有放置槽(12),所述放置槽(12)的内部放置有减震垫(13),所述减震垫(13)的顶部放置有旋转板(14),所述旋转板(14)的顶部设置有支撑板(15),所述支撑板(15)的一侧通过铰接件铰接有顶板(16),所述支撑板(15)的另一侧栓接有螺母块(17),所述螺母块(17)的内部螺纹连接有螺纹顶杆(18)。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可调节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建毛建华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鹏程路桥机械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