齿轮夹角式无针静电纺丝头及使用其的静电纺丝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751119 阅读:5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8 20:5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齿轮夹角式无针静电纺丝头及使用其的静电纺丝装置,所述齿轮夹角式无针静电纺丝头包括支撑轴和多个套装于支撑轴上的薄形的齿轮,多个齿轮沿支撑轴的轴向间隔设置,齿轮与支撑轴的夹角为20‑65°,相邻两齿轮之间的间距为10‑100mm,齿轮的厚度为0.2‑2.0mm,支撑轴的直径为2‑60mm。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齿轮夹角式无针静电纺丝头可大幅度提高纳米纤维产品的产量和产品均匀度,与现有辊式无针头静电纺丝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静电纺丝装置在较低电压情况下即可实现更高的纺丝效率,具有结构简单、便于工业化实施、适用范围广等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齿轮夹角式无针静电纺丝头及使用其的静电纺丝装置
本技术涉及静电纺丝
,具体涉及一种齿轮夹角式无针静电纺丝头及使用其的静电纺丝装置。
技术介绍
静电纺丝技术是一种利用静电场力生产纳米纤维材料的技术,近年来在国内外得到了广泛的研究,主要分为针头式和无针头式两大类。其中,无针头式静电纺具有产量高、易操作、针头不堵塞、纺丝头表面易清理、设备简单、制造成本较低等特点,目前已成为产业化静电纺丝技术的主流。各种纺丝头的设计也是层出不穷,比较典型的是捷克Elmarco公司的(辊式)无针头静电纺丝技术,它采用光面或表面带螺纹、花纹等不同表面形貌的转辊(参见WO2005/024101A1)作为静电纺丝头,通过纺丝轴拉动进行纺丝,纺丝过程不均匀而且产量有限,无法满足大规模的产业化应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齿轮夹角式无针静电纺丝头及使用其的静电纺丝装置,可大幅度提高纳米纤维产品的产量和产品均匀度,与现有辊式无枕头静电纺丝技术相比,使用本技术的齿轮夹角式无针静电纺丝头的静电纺丝装置在较低电压情况下即可实现更高的纺丝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齿轮夹角式无针静电纺丝头,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轴和多个套装于支撑轴上的薄形的齿轮,多个所述齿轮沿支撑轴的轴向间隔设置,所述齿轮与支撑轴的夹角为20-65°,相邻两齿轮之间的间距为10-100mm,所述齿轮的厚度为0.2-2.0mm,所述支撑轴的直径为2-60mm。/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齿轮夹角式无针静电纺丝头,其特征在于,包括支撑轴和多个套装于支撑轴上的薄形的齿轮,多个所述齿轮沿支撑轴的轴向间隔设置,所述齿轮与支撑轴的夹角为20-65°,相邻两齿轮之间的间距为10-100mm,所述齿轮的厚度为0.2-2.0mm,所述支撑轴的直径为2-60mm。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齿轮夹角式无针静电纺丝头,其特征在于,所述齿轮的外缘为圆形或椭圆形,外缘直径为10-150mm;
所述齿轮的内孔为椭圆形孔或腰形孔,所述内孔的长径为5-100mm,短径为3-80mm。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齿轮夹角式无针静电纺丝头,其特征在于,所述齿轮上齿的至少一个侧面上开设有凹槽。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齿轮夹角式无针静电纺丝头,其特征在于,所述齿轮的任意相邻两个齿前后交错设置。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齿轮夹角式无针静电纺丝头,其特征在于,所述齿轮的厚度不变或沿径向从内向外阶梯式递增。


6.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齿轮夹角式无针静电纺丝头,其特征在于,所述齿轮为平行轴类齿轮、交叉轴类齿轮和偏移轴类齿轮中的一种。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齿轮夹角式无针静电纺丝头,其特征在于,两相邻齿轮之间设置有斜角固定管,所述斜角固定管横撑于两齿轮之间,且斜角固定管的两端面与两齿轮的侧面面面相切。


8.一种静电纺丝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供液系统、纺丝系统、纺丝接收装置、传动系统和高压电源,所述纺丝系统包括纺丝箱体和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齿轮夹角式无针静电...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不公告发明人
申请(专利权)人:圆容生物医药无锡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