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静电纺丝装置以及系统
本申请涉及静电纺丝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静电纺丝装置以及系统。
技术介绍
静电纺丝技术是一种制备纳米级直径纤维的常用方法,其具有原理简单、成本低廉等优势。目前常规的静电纺丝技术可分为两大类:有针静电纺丝和无针静电纺丝。有针静电纺丝的结构包括一个或多个充满静电纺丝液的针筒、针头以及金属收集器,纺丝液被针筒持续推注并在电场力作用下在针头处形成泰勒锥,然后被持续拉伸成直径为10~500nm的纳米纤维,最后被带静电的金属收集器收集并形成纳米纤维薄膜。有针静电纺丝结构简单,在实验室中得到了大量运用。但是,其缺点也很明显:在纺丝过程中针头极容易堵塞,增加了后期维护难度,使有针静电纺丝难以在工业生产中得到大规模应用。无针静电纺丝原理更多被生产型静电纺丝设备所应用。无针的出丝装置多采用钢丝、带孔钢板或螺纹柱等结构,且通常和收集装置进行上下垂直排布设置,即出丝装置在下,收集装置水平放置在出丝装置上方,比如专利CN205821538U,又如专利CN210048886U。然而在实际生产中,这种水平放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静电纺丝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n第一定位辊轴,固定于安装面;/n第二定位辊轴,用于与所述第一定位辊轴配合传输基底;/n支架,转动连接于所述第一定位辊轴和所述第二定位辊轴;所述第二定位辊轴与所述支架能够绕所述第一定位辊轴转动,以使所述基底能够垂直于液槽开口方向;/n收集电极,连接于所述支架,且位于所述基底的一侧;以及/n喷头电极组件,设置在所述安装面,且位于所述基底的另一侧。/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静电纺丝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定位辊轴,固定于安装面;
第二定位辊轴,用于与所述第一定位辊轴配合传输基底;
支架,转动连接于所述第一定位辊轴和所述第二定位辊轴;所述第二定位辊轴与所述支架能够绕所述第一定位辊轴转动,以使所述基底能够垂直于液槽开口方向;
收集电极,连接于所述支架,且位于所述基底的一侧;以及
喷头电极组件,设置在所述安装面,且位于所述基底的另一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静电纺丝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二定位辊轴与所述支架能够在使所述基底垂直于所述安装面和倾斜于所述喷头电极组件的区间内转动;
可选地,转动角度在0~45°范围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静电纺丝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静电纺丝装置包括推杆,所述推杆具有连接端和自由端,所述连接端连接于所述支架,所述自由端向背离所述基底的方向延伸。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静电纺丝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架包括第一板体、第二板体以及连杆,所述第一板体和所述第二板体相对设置,所述第一板体和所述第二板体之间形成容置空间,所述连杆连接于所述第一板体和所述第二板体;所述收集电极设置在所述容置空间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静电纺丝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板体和所述第二板体的形状均为等边三角形;所述推杆连接在所述第一板体或所述第二板体的一个顶角处。
6.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于杰,苑甫,吕凌威,
申请(专利权)人:松山湖材料实验室,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