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多针头交错式直写静电纺丝装置及光栅线制作的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静电纺丝设备
,具体是涉及一种多针头直写静电纺丝装置及光栅线制作的方法。
技术介绍
微纳结构的研究已经成为各国科学探索的重点领域。微纳结构具有良好的电学、化学、磁学、光学、生物兼容等特性,已经在涉及机械、电子、材料、化学、物理、生物等多个领域显示出巨大的应用潜力和商业价值,并在具体研究方向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特别是随着微纳集成器件、系统的迅速发展和工业化应用,对微纳结构的制备提出了快速、集成化、低成本、精确可控等更高要求。“静电纺丝”一词来源于“electrospinning”或更早一些的“electrostaticspinning”,国内一般简称为“静电纺”、“电纺”等。1934年,Formalas专利技术了用静电力制备聚合物纤维的实验装置并申请了专利,其专利公布了聚合物溶液如何在电极间形成射流,这是首次详细描述利用高压静电来制备纤维装置的专利,被公认为是静电纺丝技术制备纤维的开端。静电纺丝是一种特殊的纳米纤维制造工艺,聚合物溶液或熔体在强电场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多针头交错式压电驱动直写静电纺丝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XY轴移动平台、升降装置、静电纺丝高压电源、多个静电纺丝直写针组件、收集板和多个驱动装置,所述的收集板安装在XY轴移动平台上,多个驱动装置安装在升降装置上,多个静电纺丝直写针组件分别安装在多个驱动装置上,一个驱动装置对应连接一个静电纺丝直写针组件,所述的静电纺丝高压电源中的正极与收集板电连接,静电纺丝高压电源中的负极与静电纺丝直写针组件中的输液针电连接,静电纺丝直写针组件用以在收集板上直写静电纺丝;相邻的静电纺丝直写针组件的输液针错位布置,在X方向上,其间的距离为微米级或至纳米级,在Y方向上,其间的距离为150m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多针头交错式压电驱动直写静电纺丝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XY轴移动平台、升降装置、静电纺丝高压电源、多个静电纺丝直写针组件、收集板和多个驱动装置,所述的收集板安装在XY轴移动平台上,多个驱动装置安装在升降装置上,多个静电纺丝直写针组件分别安装在多个驱动装置上,一个驱动装置对应连接一个静电纺丝直写针组件,所述的静电纺丝高压电源中的正极与收集板电连接,静电纺丝高压电源中的负极与静电纺丝直写针组件中的输液针电连接,静电纺丝直写针组件用以在收集板上直写静电纺丝;相邻的静电纺丝直写针组件的输液针错位布置,在X方向上,其间的距离为微米级或至纳米级,在Y方向上,其间的距离为150mm以上,其中,所述驱动装置驱动静电纺丝直写针组件移动的方向为X方向。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多针头交错式压电驱动直写静电纺丝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静电纺丝直写针组件位于收集板的上方,所述的静电纺丝直写针组件中的输液针下端和收集板之间的间距不大于5mm。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多针头交错式压电驱动直写静电纺丝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驱动装置包括压电陶瓷促动器、驱动控制器、基板、柔性传动机构、固定绝缘板、压紧钢球和顶紧螺丝,所述的驱动控制器用以使压电陶瓷促动器产生位移并对位移量进行调节控制,压电陶瓷促动器用以带动静电纺丝直写针组件在X方向上产生微动,所述的静电纺丝直写针组件固定在固定绝缘板上,所述的固定绝缘板与柔性传动机构固定连接,所述柔性传动机构设在基板的左侧边,所述基板的右侧边设有固定块,所述固定块的左侧壁上开有球槽,所述固定块的右侧壁上开有与所述的球槽连通的螺纹孔,所述压紧钢球位于所述的球槽内,所述顶紧螺丝设在螺纹孔中,所述压电陶瓷促动器放置在基板上,顶紧螺丝的一端通过压紧钢球将压电陶瓷促动器的右端顶紧,压电陶瓷促动器的左端顶压在柔性传动机构上,压电陶瓷促动器带动柔性传动机构,柔性传动机构带动固定绝缘板,固定绝缘板带动静电纺丝直写针组件产生微动;所述柔性传动机构为长方形板,所述长方形板的板面上开有两个方孔,所述长方形板上且位于两个方孔之间的区域为承载受力板条,承载受力板条位于长方形板的中心部,所述方孔内的左侧边开有两个内左弧形槽,长方形板的左;所述柔性传动机构的上端和下端分别通过螺丝固定在基板上,压电陶瓷促动器的左端顶压在柔性传动机构的承载受力板条上;压电陶瓷促动器左端面的顶压面为圆弧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多针头交错式压电驱动直写静电纺丝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升降装置包括驱动电机、滑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超,陈桪,王晗,姚敬松,薛增喜,
申请(专利权)人:广东工业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广东;4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