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船舶总段微创式设备进舱方法及出舱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6750864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8 20:55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船舶总段微创式设备进舱方法与出舱方法,出舱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在甲板面上指定位置开设吊装圆孔为第一吊装圆孔至第N吊装圆孔;步骤二、在吊装圆孔的边缘加装半圆钢;步骤三、一号吊车的吊钩连接一号吊索,一号吊索将待吊装设备吊装至舱室一侧;步骤四、二号吊车的吊钩连接二号吊索,二号吊索于第一吊装圆孔进入舱室内部并连接待吊装设备;步骤五、一号吊车与二号吊车交替工作移动待吊装设备步骤六、重复步骤五,直至待吊装设备移动至第N吊装圆孔的正上方,将待吊装设备吊装到位。本发明专利技术的设备进舱与出舱方法,满足设备从舱室的侧面进出舱室,通过接力前进的方式将设备吊装到位,明显降低设备进出舱的工作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船舶总段微创式设备进舱方法及出舱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船舶建造
,具体涉及一种船舶总段微创式设备进舱方法及出舱方法。
技术介绍
目前中国已成为世界造船大国,各类船舶为提高建造速度都会选择总段式建造这种先进的生产方式。但在建造过程中由于各种原因,如预先安装的设备需出舱修理、因设备晚到迟到需进舱。在设备进出舱时,如按常规的结构大开口垂直方向吊进、吊出,会对船体结构造成极大的破坏,装配、焊接的工作量巨大,有时还会影响甲板机械的布置,结构大开口垂直方向吊进、吊出的方式常常难以进行。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船舶总段微创式设备进舱方法,本专利技术能够缩小甲板上开口大小,减小对船体结构的破坏,同时能够降低设备进出舱的工作量。此外,本专利技术还要提供一种船舶总段微创式设备出舱方法。为实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面,一种船舶总段微创式设备进舱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在甲板面上指定位置开设若干个吊装圆孔,若干个所述吊装圆孔的圆心连线与待吊装设备的行进轨迹的中线重合,定义由舱室一侧至另一侧的吊装圆孔为第一吊装圆孔至第N吊装圆孔,所述第N吊装圆孔位于待吊装设备安装位置的正上方;步骤二、在吊装圆孔的边缘加装半圆钢,半圆钢的圆弧面朝向所述吊装圆孔的圆心,所述半圆钢与所述吊装圆孔的边缘点焊固定;步骤三、一号吊车的吊钩连接一号吊索,一号吊索于舱室的外部将待吊装设备吊装至舱室一侧,在待吊装设备底部的两端连接拉绳;步骤四、二号吊车的吊钩连接二号吊索,二号吊索于第一吊装圆孔进入舱室内部并连接待吊装设备;步骤五、指挥一号吊车控制一号吊索向下,二号吊车控制二号吊索向上,拉动拉绳微调方向,直至待吊装设备运动至第一吊装圆孔的正下方,拆除一号吊索与待吊装设备的连接,指挥一号吊车移动,将一号吊索从第二吊装圆孔伸出舱室并连接待吊装设备,指挥指挥二号吊车控制二号吊索向下,一号吊车控制一号吊索向上,拉动拉绳微调方向,直至待吊装设备运动至第二吊装圆孔的正下方,拆除二号吊索与待吊装设备的连接,指挥二号吊车移动,将二号吊索从第三吊装圆孔伸出舱室并连接待吊装设备;步骤六、重复步骤五,直至待吊装设备移动至第N吊装圆孔的正上方,拆除未在正上方受力的吊索及拉绳,指挥吊车下降吊索,将待吊装设备吊装到位。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步骤一中,吊装圆孔的直径为300mm,两两相邻的吊装圆孔的圆心距为2-2.5m。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步骤二中,半圆钢的表面涂覆有牛油。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步骤三中,吊索包括大钢丝绳、小钢丝绳及卸扣,所述大钢丝绳的一端连接所述吊钩,所述大钢丝绳的另一端连接四个小钢丝绳,每个所述小钢丝绳的端部均连接有卸扣,所述卸扣连接待吊装设备上的吊耳。本专利技术的第二方面,提供一种船舶总段微创式设备出舱方法,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在甲板面上指定位置开设若干个吊装圆孔,若干个所述吊装圆孔的圆心连线与待吊装设备的行进轨迹的中线重合,定义由舱室一侧至另一侧的吊装圆孔为第一吊装圆孔至第N吊装圆孔,所述第N吊装圆孔位于待吊装设备安装位置的正上方;步骤二、在吊装圆孔的边缘加装半圆钢,半圆钢的圆弧面朝向所述吊装圆孔的圆心,所述半圆钢与所述吊装圆孔的边缘点焊固定;步骤三、一号吊车的吊钩连接一号吊索,一号吊索于第N吊装圆孔进入舱室的内部将待吊装设备吊装起,在待吊装设备底部的两端连接拉绳;步骤四、二号吊车的吊钩连接二号吊索,二号吊索于第N-1吊装圆孔进入舱室内部并连接待吊装设备;步骤五、指挥一号吊车控制一号吊索向下,二号吊车控制二号吊索向上,拉动拉绳微调方向,直至待吊装设备运动至第N-1吊装圆孔的正下方,拆除一号吊索与待吊装设备的连接,指挥一号吊车移动,将一号吊索从第N-2吊装圆孔伸出舱室并连接待吊装设备,指挥指挥二号吊车控制二号吊索向下,一号吊车控制一号吊索向上,拉动拉绳微调方向,直至待吊装设备运动至第N-2吊装圆孔的正下方,拆除二号吊索与待吊装设备的连接,指挥二号吊车移动,将二号吊索从第N-3吊装圆孔伸出舱室并连接待吊装设备;步骤六、重复步骤五,直至待吊装设备移动至舱室的外部,拆除未在正上方受力的吊索及拉绳,移动吊车,将吊装设备运输至指定位置。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有益效果为:本专利技术的设备进舱与出舱方法,可以在船舶总段建造期间,满足设备从舱室的侧面进出舱室,通过在甲板面上开设几个小圆孔,让大型吊车的吊索进入船体内部,配合设备上的吊耳,通过接力前进的方式将设备吊装到位,操作方式简单可靠,明显降低设备进出舱的工作量。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专利技术半圆钢的安装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船舶总段微创式设备进舱的初始状态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船舶总段微创式设备进舱的第一状态图。图4为本专利技术船舶总段微创式设备进舱的第二状态图。图5为本专利技术船舶总段微创式设备进舱的第三状态图。图6为本专利技术船舶总段微创式设备进舱的最终状态图。其中,附图标记具体说明如下:吊索1、半圆钢2、吊钩3、大钢丝绳4、小钢丝绳5、卸扣6、待吊装设备7、拉绳8、吊装圆孔9。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付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实施例1如图1-图6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船舶总段微创式设备进舱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在甲板面上指定位置开设若干个吊装圆孔9,若干个吊装圆孔9的圆心连线与待吊装设备7的行进轨迹的中线重合,定义由舱室一侧至另一侧的吊装圆孔9为第一吊装圆孔至第N吊装圆孔,第N吊装圆孔位于待吊装设备7安装位置的正上方。吊装圆孔9的直径为300mm,两两相邻的吊装圆孔9的圆心距为2-2.5m。步骤二、在吊装圆孔9的边缘加装半圆钢2,半圆钢2的圆弧面朝向吊装圆孔9的圆心,半圆钢2与吊装圆孔9的边缘点焊固定,半圆钢2的表面涂覆有牛油,,以减少钢丝绳与甲板的摩擦。步骤三、一号吊车的吊钩3连接一号吊索,一号吊索于舱室的外部将待吊装设备7吊装至舱室一侧,在待吊装设备7底部的两端连接拉绳8。吊索1包括大钢丝绳4、小钢丝绳5及卸扣6,大钢丝绳4的一端连接吊钩3,大钢丝绳4的另一端连接四个小钢丝绳5,每个小钢丝绳5的端部均连接有卸扣6,卸扣6连接待吊装设备7上的吊耳。步骤四、二号吊车的吊钩3连接二号吊索,二号吊索于第一吊装圆孔进入舱室内部并连接待吊装设备7。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船舶总段微创式设备进舱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n步骤一、在甲板面上指定位置开设若干个吊装圆孔,若干个所述吊装圆孔的圆心连线与待吊装设备的行进轨迹的中线重合,定义由舱室一侧至另一侧的吊装圆孔为第一吊装圆孔至第N吊装圆孔,所述第N吊装圆孔位于待吊装设备安装位置的正上方;/n步骤二、在吊装圆孔的边缘加装半圆钢,半圆钢的圆弧面朝向所述吊装圆孔的圆心,所述半圆钢与所述吊装圆孔的边缘点焊固定;/n步骤三、一号吊车的吊钩连接一号吊索,一号吊索于舱室的外部将待吊装设备吊装至舱室一侧,在待吊装设备底部的两端连接拉绳;/n步骤四、二号吊车的吊钩连接二号吊索,二号吊索于第一吊装圆孔进入舱室内部并连接待吊装设备;/n步骤五、指挥一号吊车控制一号吊索向下,二号吊车控制二号吊索向上,拉动拉绳微调方向,直至待吊装设备运动至第一吊装圆孔的正下方,拆除一号吊索与待吊装设备的连接,指挥一号吊车移动,将一号吊索从第二吊装圆孔伸出舱室并连接待吊装设备,指挥指挥二号吊车控制二号吊索向下,一号吊车控制一号吊索向上,拉动拉绳微调方向,直至待吊装设备运动至第二吊装圆孔的正下方,拆除二号吊索与待吊装设备的连接,指挥二号吊车移动,将二号吊索从第三吊装圆孔伸出舱室并连接待吊装设备;/n步骤六、重复步骤五,直至待吊装设备移动至第N吊装圆孔的正上方,拆除未在正上方受力的吊索及拉绳,指挥吊车下降吊索,将待吊装设备吊装到位。/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船舶总段微创式设备进舱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在甲板面上指定位置开设若干个吊装圆孔,若干个所述吊装圆孔的圆心连线与待吊装设备的行进轨迹的中线重合,定义由舱室一侧至另一侧的吊装圆孔为第一吊装圆孔至第N吊装圆孔,所述第N吊装圆孔位于待吊装设备安装位置的正上方;
步骤二、在吊装圆孔的边缘加装半圆钢,半圆钢的圆弧面朝向所述吊装圆孔的圆心,所述半圆钢与所述吊装圆孔的边缘点焊固定;
步骤三、一号吊车的吊钩连接一号吊索,一号吊索于舱室的外部将待吊装设备吊装至舱室一侧,在待吊装设备底部的两端连接拉绳;
步骤四、二号吊车的吊钩连接二号吊索,二号吊索于第一吊装圆孔进入舱室内部并连接待吊装设备;
步骤五、指挥一号吊车控制一号吊索向下,二号吊车控制二号吊索向上,拉动拉绳微调方向,直至待吊装设备运动至第一吊装圆孔的正下方,拆除一号吊索与待吊装设备的连接,指挥一号吊车移动,将一号吊索从第二吊装圆孔伸出舱室并连接待吊装设备,指挥指挥二号吊车控制二号吊索向下,一号吊车控制一号吊索向上,拉动拉绳微调方向,直至待吊装设备运动至第二吊装圆孔的正下方,拆除二号吊索与待吊装设备的连接,指挥二号吊车移动,将二号吊索从第三吊装圆孔伸出舱室并连接待吊装设备;
步骤六、重复步骤五,直至待吊装设备移动至第N吊装圆孔的正上方,拆除未在正上方受力的吊索及拉绳,指挥吊车下降吊索,将待吊装设备吊装到位。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船舶总段微创式设备进舱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一中,吊装圆孔的直径为300mm,两两相邻的吊装圆孔的圆心距为2-2.5m。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船舶总段微创式设备进舱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步骤二中,半圆钢的表面涂覆有牛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龚容张卫国王前进雷李川
申请(专利权)人:沪东中华造船集团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