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吨级超大吨位载货电梯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750795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8 20:54
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20吨级超大吨位载货电梯,包括轿厢(1),轿厢(1)外部设有轿架,轿架的两侧设有两组轿厢反绳轮组,每组轿厢反绳轮组包括并排设置的两个轿厢反绳轮(2),轿厢反绳轮(2)的外部设有曳引钢丝绳(3),曳引钢丝绳(3)穿过两组反绳轮组并依次连接有曳引机(4)和对重装置(5),所述对重装置(5)上设有四个与曳引钢丝绳(3)配合的对重反绳轮(6),所述电梯的悬挂比为8:1。本发明专利技术根据载货电梯在满载时的整体重量和尺寸,配合优化了曳引轮的数量和分布位置、轿架结构、瞬时式安全钳结构、电梯导靴结构以及导轨支架结构,使得本发明专利技术能够将整梯重量降至20吨以内,具有运载稳定性高、安全性好和生产成本低的特点。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20吨级超大吨位载货电梯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载货电梯,特别是一种20吨级超大吨位载货电梯。
技术介绍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厂家需求的提高,载货电梯所需具备的载重量也越来越高,但市面的载货电梯大多为5吨以内,而20吨载重规格的载货电梯由于设计困难、制造难度大等问题,目前很难实现量产。且目前仅有的少量20吨载货电梯也仅是在现有的5吨、10吨载货电梯的基础上通过增加板材厚度或加大型材规格制成,使得电梯整体的抗变形能力更强,从而达到提高载重量的效果。但这种方式不仅会使电梯的稳定性和安全性无法保证,并且型材规格的加大会造成电梯整体重量的严重增加,使得现有20吨载货电梯的轿厢的整体重量会达到25吨左右,进一步增加了电梯的设计难度并降低电梯的运载稳定性,其生产成本也会随之提高;而如何在保证电梯运载稳定性的同时降低电梯重量则成为了20吨载货电梯所需解决的问题。此外,载货电梯的载重量增加则意味电梯尺寸的增大,而20吨级载货电梯仅轿厢面积就需达到33m2,以容纳重卡的长度、宽度和体积;相应的,电梯尺寸的增加则会造成导轨支架、轿架等型材的长度增加,而型材长度在增加后便会造成抗变形能力的下降,使得型材在远离连接点的位置会更容易的产生弯曲变形,进而降低电梯的运载稳定性和安全性。因此,需要一种运载稳定性高、安全性好和生产成本低的20吨级载货电梯。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20吨级超大吨位载货电梯。它具有运载稳定性高、安全性好和生产成本低的特点。本专利技术的技术方案:20吨级超大吨位载货电梯,包括轿厢,轿厢外部设有轿架,轿架的两侧设有两组轿厢反绳轮组,每组轿厢反绳轮组包括并排设置的两个轿厢反绳轮,轿厢反绳轮的外部设有曳引钢丝绳,曳引钢丝绳穿过两组反绳轮组并依次连接有曳引机和对重装置,所述对重装置上设有四个与曳引钢丝绳配合的对重反绳轮,所述电梯的悬挂比为8:1。前述的20吨级超大吨位载货电梯中,所述轿架包括分别设置在轿厢外部的主直梁组件和副直梁组件,副直梁组件对称设置在主直梁组件的两侧,所述两组轿厢反绳轮组分别设置在两侧副直梁组件上,所述主直梁组件和副直梁组件的上端分别经的主连接件和副连接件相互连接,主连接件和副连接件之间经若干斜撑相互连接。前述的20吨级超大吨位载货电梯中,所述主直梁组件和副直梁组件的下端经固定框架相互连接,固定框架上设有若干拉杆,拉杆的端部连接主直梁组件或副直梁组件上端。前述的20吨级超大吨位载货电梯中,所述固定框架包括矩形架体,矩形架体的一侧连接轿厢,矩形架体的另一侧分别连接主直梁组件和副直梁组件,矩形架体内并排设有若干连接筋。前述的20吨级超大吨位载货电梯中,所述拉杆包括连接主直梁组件的第一拉杆组和连接副直梁组件的第二拉杆组,第一拉杆组包括并排设置在主直梁组件两侧的第一拉杆,第二拉杆组包括并排设置在副直梁组件两侧的第二拉杆,两侧第一拉杆分别和相邻的第二拉杆呈交叉布置。前述的20吨级超大吨位载货电梯中,所述所述主直梁组件和副直梁组件均由25号槽钢加工而成,所述主连接件为25号槽钢,所述副连接件为18号槽钢。前述的20吨级超大吨位载货电梯中,所述主直梁组件的两侧设有对称的瞬时式安全钳,瞬时式安全钳内分别设有位于两侧的锲块和滚柱,锲块和滚柱之间的钳口宽度为28.6mm,锲块的长度为125mm。前述的20吨级超大吨位载货电梯中,所述对重装置外部连接有对重导轨,对重导轨经导轨支架固定在电梯井道内;所述导轨支架包括主架体,主架体上设有导轨安装架,所述主架体为16号槽钢,所述导轨安装架为10号槽钢,导轨安装架的端部延伸至主架体的槽口内并与主架体可拆卸连接。前述的20吨级超大吨位载货电梯中,所述导轨安装架的端部设有连接主架体的安装板,安装板一侧与主架体的槽口底部完全贴合。前述的20吨级超大吨位载货电梯中,所述主架体上设有若干安装孔,安装孔和导轨安装架错位分布。前述的20吨级超大吨位载货电梯中,所述主架体内并排设有若干加强筋,加强筋、安装孔和导轨安装架之间相互错位分布,相邻加强筋之间的间隔为400~1000mm。前述的20吨级超大吨位载货电梯中,所述安装孔和相邻加强筋之间的距离为100~300mm。前述的20吨级超大吨位载货电梯中,所述主架体的长度为5000~6000mm。前述的20吨级超大吨位载货电梯中,所述主直梁组件和两侧副直梁组件上均设有对称的电梯导靴,所述电梯导靴包括导靴架,导靴架上设有主板,主板一侧设有对称的安装板,安装板和主板之间设有靴衬,安装板在远离靴衬一侧设有若干副筋板,主板在远离靴衬一侧设有主筋板;所述靴衬的尺寸为220mm*50mm。前述的20吨级超大吨位载货电梯中,所述主板的两端延伸至安装板外侧,所述副筋板设置在安装板和主板的连接处。前述的20吨级超大吨位载货电梯中,所述主板、安装板和主筋板的厚度均为18mm。前述的20吨级超大吨位载货电梯中,所述主筋板和安装板在横向位置上部分重叠。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具有以下特点:(1)本专利技术采用8:1的电梯悬挂比,能够有效降低曳引机所需的功率,通过将轿厢反绳轮并排设置在轿厢两侧的副直梁组件上,则能够使轿厢受到的牵引力分布在两侧位置,进而避免轿厢在重心偏移或振动时出现的倾斜或左右摇摆现象,提高电梯的运载稳定性和安全性;在此基础上,本专利技术将电梯导靴配合设置在轿厢两侧的主直梁组件和副直梁组件上,则能够进一步避免电梯的晃动问题,提高电梯的运载稳定性;(2)本专利技术在现有瞬时式安全钳的基础上,针对20吨级载货电梯的工况重新设置了瞬时式安全钳的数量和分布位置,同时调整了安全钳中锲块和滚柱之间的钳口宽度,以及锲块的长度参数,使得与安全钳对应的导轨宽度在增加后,且锲块与导轨的接触长度在增加后,能够有效提高安全钳的工作稳定性和限速效果;(3)本专利技术将导轨支架的主架体由原有的10号槽钢优化为16号槽钢,使得导轨安装架端部能够完整的直接伸入主架体的槽口内,从而有效提高主架体和导轨安装架之间的连接强度;同时,导轨安装架在伸入后还能够对主架体起到加固的作用,从而降低主架体受力变形的可能性;通过与安装孔、导轨安装架错位布置的加强筋,还可以进一步提高主架体在安装位置的结构强度,以及自身在长度方向的抗变形能力,从而减少主架体在受力后的变形;在上述效果下,主架体能够在加长至5000~6000mm时,且主架体和导轨安装架在分别选用16号槽钢和10号槽钢时仍能保持良好的工作稳定性和受力强度,从而能够适用于20吨载货电梯的对重装置,并相比现有20吨级载货电梯降低了导轨支架的整体重量;(4)本专利技术根据轿厢载重和轿厢反绳轮的分布位置重新调整了轿架的连接结构,有效提高了轿架在两侧副直梁组件处的受力强度;通过第一拉杆和第二拉杆的配合,还能够进一步提高轿架整体的连接强度,并使轿厢的重力能够均匀分散至主直梁组件和副直梁组件,进一步降低本专利技术的振动摇摆问题;通过上述结构的配合,使得本专利技术能够在主直梁组件、副直梁组件和主连接件均为25号槽钢,副连接件为18号槽钢的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20吨级超大吨位载货电梯,其特征在于:包括轿厢(1),轿厢(1)外部设有轿架,轿架的两侧设有两组轿厢反绳轮组,每组轿厢反绳轮组包括并排设置的两个轿厢反绳轮(2),轿厢反绳轮(2)的外部设有曳引钢丝绳(3),曳引钢丝绳(3)穿过两组反绳轮组并依次连接有曳引机(4)和对重装置(5),所述对重装置(5)上设有四个与曳引钢丝绳(3)配合的对重反绳轮(6),所述电梯的悬挂比为8:1。/n

【技术特征摘要】
1.20吨级超大吨位载货电梯,其特征在于:包括轿厢(1),轿厢(1)外部设有轿架,轿架的两侧设有两组轿厢反绳轮组,每组轿厢反绳轮组包括并排设置的两个轿厢反绳轮(2),轿厢反绳轮(2)的外部设有曳引钢丝绳(3),曳引钢丝绳(3)穿过两组反绳轮组并依次连接有曳引机(4)和对重装置(5),所述对重装置(5)上设有四个与曳引钢丝绳(3)配合的对重反绳轮(6),所述电梯的悬挂比为8: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20吨级超大吨位载货电梯,其特征在于:所述轿架包括分别设置在轿厢(1)外部的主直梁组件(7)和副直梁组件(8),副直梁组件(8)对称设置在主直梁组件(7)的两侧,所述两组轿厢反绳轮组分别设置在两侧副直梁组件(8)上,所述主直梁组件(7)和副直梁组件(8)的上端分别经的主连接件(9)和副连接件(10)相互连接,主连接件(9)和副连接件(10)之间经若干斜撑(11)相互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20吨级超大吨位载货电梯,其特征在于:所述主直梁组件(7)和副直梁组件(8)的下端经固定框架(12)相互连接,固定框架(12)上设有若干拉杆,拉杆的端部连接主直梁组件(7)或副直梁组件(8)上端。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20吨级超大吨位载货电梯,其特征在于:所述拉杆包括连接主直梁组件(7)的第一拉杆(13)组和连接副直梁组件(8)的第二拉杆(14)组,第一拉杆(13)组包括并排设置在主直梁组件(7)两侧的第一拉杆(13),第二拉杆(14)组包括并排设置在副直梁组件(8)两侧的第二拉杆(14),两侧第一拉杆(13)分别和相邻的第二拉杆(14)呈交叉布置。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20吨级超大吨位载货电梯,其特征在于:所述所述主直梁组件(7)和副直梁组件(8)均由25号槽钢加工而成,所述主连接件(9)为25号槽钢,所述副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唐毅蒋章渊沈强潘唐玉刘悦朱鸿翔桂启军黄先刚洪月仙王桦朱海平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屹立电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