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水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6750017 阅读: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8 20: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净水系统,净水系统包括:形成有水路的水路板组件,水路的两端连接有进水孔和出水孔,水路内还形成有第一孔和第二孔;与水路相连通的滤芯;转换装置,转换装置具有第一、第二接口、第一、第二和第三通道,第一接口和第一孔连通,第二接口和第二孔连通,其中,转换装置具有第一转换位置和第二转换位置,转换装置位于第一转换位置时,第一通道连通第一接口,第二通道连通第二接口,转换装置位于第二转换位置时,第三通道直接连通第一接口和第二接口。由此,通过设置转换装置,可以根据具体所需净水系统的类型,将转换装置设置在合理的位置,这样可以使得净水系统的配置多样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净水系统
本技术涉及净水
,尤其是涉及一种净水系统。
技术介绍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者对于健康饮水的要求越来越高,越来越多的消费者购买各类净水产品,以提升家庭用水品质。相关技术中,净水产品一般会采用多个不同功能的滤芯,从而达到满意的净水效果,例如,净水产品可以采用前置滤芯、RO滤芯和后置滤芯的滤芯组合,也可以采用复合滤芯和超滤滤芯的滤芯组合,但是此两种滤芯组合由于类型和数量不同,则需要针对性地设计不同的水路板,这样导致研发成本较高,而且研发周期较长,无法有效利用之前已研发的净水产品。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净水系统,该净水系统通过设置转换装置,可以提高净水系统的通用化,可以有利于构成不同类型的净水系统。根据本技术的净水系统,包括:水路板组件,所述水路板组件内形成有水路,所述水路的两端连接有进水孔和出水孔,所述水路内还形成有第一孔和第二孔;滤芯,所述滤芯设置于所述水路板组件上且与所述水路相连通;转换装置,所述转换装置设置于所述水路板组件上,所述转换装置具有第一接口、第二接口、第一通道、第二通道和第三通道,所述第一接口和所述第一孔相连通,所述第二接口和所述第二孔相连通,所述第一通道、所述第二通道和所述第三通道间隔设置,其中,所述转换装置具有第一转换位置和第二转换位置,所述转换装置位于所述第一转换位置时,所述第一通道连通所述第一接口,所述第二通道连通所述第二接口,所述第一通道和所述第二通道分别为滤芯的进水通道和出水通道,所述转换装置位于所述第二转换位置时,所述第三通道直接连通所述第一接口和所述第二接口。由此,根据本技术实施例的净水系统,通过设置转换装置,可以根据具体所需净水系统的类型,将转换装置设置在合理的位置,例如,在无需增加滤芯时,转换装置可以位于第二转换位置,又如,在需要增加滤芯时,转换装置可以位于第一转换位置,这样可以使得净水系统的配置多样性,而且可以提高水路板组件的通用性,可以降低净水系统的生产和研发成本。在本技术的一些示例中,所述转换装置包括:外壳,所述外壳具有所述第一接口和第二接口,所述外壳内具有容纳腔;转换器,所述转换器容置于所述容纳腔内,所述转换器具有所述第一通道、所述第二通道和所述第三通道,所述转换器在所述容纳腔内位置可调,以设置于所述第一转换位置或所述第二转换位置。在本技术的一些示例中,所述第一通道和所述第二通道均包括:相连通的轴向段和径向段,在所述第一转换位置时,所述第一通道的径向段与所述第一接口相连通,所述第二通道的径向段与所述第二通道相连通。在本技术的一些示例中,所述第三通道沿所述转换器的径向延伸且与所述径向段之间具有夹角α,α满足关系式:30°≤α≤150°。在本技术的一些示例中,所述水路板组件包括:第一水路板和第二水路板,所述第二水路板设置于所述第一水路板的一侧,所述第一水路板和所述第二水路板内均设置有所述水路的一部分;所述滤芯包括:第一滤芯和第二滤芯,所述第一滤芯设置于所述第一水路板上且与所述水路相连通,所述第二滤芯设置于所述第二水路板上且与所述水路相连通。在本技术的一些示例中,所述第一孔和所述第二孔设置于所述第二水路板上,所述转换装置位于所述第二转换位置,所述第一滤芯为复合滤芯,所述第二滤芯为反渗透膜滤芯。在本技术的一些示例中,所述滤芯还包括:第三滤芯,所述第三滤芯设置于所述转换装置上,所述转换装置位于所述第一转换位置,所述第三滤芯连通在所述第一滤芯和所述第二滤芯之间的所述水路。在本技术的一些示例中,所述第一滤芯为复合滤芯,所述第二滤芯为反渗透膜滤芯,所述第三滤芯为超滤滤芯。在本技术的一些示例中,所述水路板组件还包括:第三水路板,所述水路的一部分设置于所述第三水路板上,所述第三水路板和所述第二水路板设置于所述第一水路板的相邻两侧。在本技术的一些示例中,所述滤芯还包括:第四滤芯,所述第四滤芯设置于所述第三水路板上,所述第四滤芯连通在所述第二滤芯和所述出水孔之间,所述第一滤芯为PP滤芯,所述第二滤芯为反渗透膜滤芯,所述第三滤芯为一级活性炭滤芯,所述第四滤芯为二级活性炭滤芯。在本技术的一些示例中,所述水路包括:第一水段和第二水段,所述第一水段和所述第二水段均设置于所述第一水路板,所述第一水段的进口构造为所述进水孔,所述第一水段的出口与所述第一滤芯的进口相连通,所述第二水段的进口和所述第一滤芯的出口相连通。在本技术的一些示例中,所述水路还包括:第三水段,所述第三水段设置于所述第一水路板,所述第三水段的进口和所述第二水段的出口之间设置有第一阀门,所述第三水段的出口与所述水路在所述第二水路板的一部分相连通。在本技术的一些示例中,所述水路包括:第四水段和第五水段,所述第四水段和所述第五水段设置于所述第二水路板,所述第四水段与所述水路在所述第一水路板的一部分相连通,所述第四水段和所述第五水段之间设置有第二阀门。在本技术的一些示例中,所述水路还包括:第六水段,所述第六水段设置于所述第二水路板,所述第五水段的出口为所述第一孔,所述第六水段的进口为所述第二孔。在本技术的一些示例中,所述水路还包括:第七水段和第八水段,所述第七水段设置于所述第一水路板且进口与所述第六水段的出口相连通,所述第八水段设置于所述第二水路板;其中,所述第七水段的出口和所述第八水段的进口之间设置有水泵。在本技术的一些示例中,所述水路还包括:第九水段和第十水段,所述第九水段和所述第十水段均设置于所述第二水路板;所述第二滤芯的进口与所述第八水段的出口相连通,所述第二滤芯的纯水出口和所述第九水段的进口相连通,所述第二滤芯的废水出口与所述第十水段相连通。在本技术的一些示例中,所述水路还包括:第十一水段和第十二水段,所述第十一水段设置于所述第二水路板的背面且进口与所述第九水段的出口之间设置有第三阀门,所述第十二水段设置于所述第二水路板和所述第一水路板上且进口与所述第十一水段的出口之间设置有第四阀门,所述第十二水段的出口和所述出水孔之间设置有滤芯,所述滤芯为第一滤芯或第四滤芯。在本技术的一些示例中,所述水路还包括:第十三水段,所述第十水段设置于所述第二水路板的背面,所述第十三水段设置于所述第一水路板和所述第二水路板的背面,所述第十水段的出口和所述第十三水段的进口之间设置有第五阀门,所述第十三水段的出口构造为废水孔。在本技术的一些示例中,所述水路还包括:第十四水段和控制器,所述第十四水段设置于所述第一水路板的背面,所述控制器选择性地控制所述第六水段的水流向所述第七水段或所述第十四水段,所述第十四水段的出口构造为生活水孔。本技术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技术的实践了解到。附图说明本技术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净水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n水路板组件,所述水路板组件内形成有水路,所述水路的两端连接有进水孔和出水孔,所述水路内还形成有第一孔和第二孔;/n滤芯,所述滤芯设置于所述水路板组件上且与所述水路相连通;/n转换装置,所述转换装置设置于所述水路板组件上,所述转换装置具有第一接口、第二接口、第一通道、第二通道和第三通道,所述第一接口和所述第一孔相连通,所述第二接口和所述第二孔相连通,所述第一通道、所述第二通道和所述第三通道间隔设置,/n其中,所述转换装置具有第一转换位置和第二转换位置,所述转换装置位于所述第一转换位置时,所述第一通道连通所述第一接口,所述第二通道连通所述第二接口,所述第一通道和所述第二通道分别为滤芯的进水通道和出水通道,所述转换装置位于所述第二转换位置时,所述第三通道直接连通所述第一接口和所述第二接口。/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净水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水路板组件,所述水路板组件内形成有水路,所述水路的两端连接有进水孔和出水孔,所述水路内还形成有第一孔和第二孔;
滤芯,所述滤芯设置于所述水路板组件上且与所述水路相连通;
转换装置,所述转换装置设置于所述水路板组件上,所述转换装置具有第一接口、第二接口、第一通道、第二通道和第三通道,所述第一接口和所述第一孔相连通,所述第二接口和所述第二孔相连通,所述第一通道、所述第二通道和所述第三通道间隔设置,
其中,所述转换装置具有第一转换位置和第二转换位置,所述转换装置位于所述第一转换位置时,所述第一通道连通所述第一接口,所述第二通道连通所述第二接口,所述第一通道和所述第二通道分别为滤芯的进水通道和出水通道,所述转换装置位于所述第二转换位置时,所述第三通道直接连通所述第一接口和所述第二接口。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净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转换装置包括:
外壳,所述外壳具有所述第一接口和第二接口,所述外壳内具有容纳腔;
转换器,所述转换器容置于所述容纳腔内,所述转换器具有所述第一通道、所述第二通道和所述第三通道,所述转换器在所述容纳腔内位置可调,以设置于所述第一转换位置或所述第二转换位置。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净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通道和所述第二通道均包括:相连通的轴向段和径向段,在所述第一转换位置时,所述第一通道的径向段与所述第一接口相连通,所述第二通道的径向段与所述第二通道相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净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三通道沿所述转换器的径向延伸且与所述径向段之间具有夹角α,α满足关系式:30°≤α≤150°。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净水系统,其特征在于,
所述水路板组件包括:第一水路板和第二水路板,所述第二水路板设置于所述第一水路板的一侧,所述第一水路板和所述第二水路板内均设置有所述水路的一部分;
所述滤芯包括:第一滤芯和第二滤芯,所述第一滤芯设置于所述第一水路板上且与所述水路相连通,所述第二滤芯设置于所述第二水路板上且与所述水路相连通。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净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孔和所述第二孔设置于所述第二水路板上,所述转换装置位于所述第二转换位置,所述第一滤芯为复合滤芯,所述第二滤芯为反渗透膜滤芯。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净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滤芯还包括:第三滤芯,所述第三滤芯设置于所述转换装置上,所述转换装置位于所述第一转换位置,所述第三滤芯连通在所述第一滤芯和所述第二滤芯之间的所述水路。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净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滤芯为复合滤芯,所述第二滤芯为反渗透膜滤芯,所述第三滤芯为超滤滤芯。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净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水路板组件还包括:第三水路板,所述水路的一部分设置于所述第三水路板上,所述第三水路板和所述第二水路板设置于所述第一水路板的相邻两侧。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净水系统,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坤垣潘景斌陈建建禤开华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顺德区阿波罗环保器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