净水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6750012 阅读:1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8 20:4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净水系统,净水系统包括水路板组件,所述水路板组件包括:第一水路板和第二水路板,所述第二水路板设置于所述第一水路板的一侧,所述第一水路板和所述第二水路板内均设置有水路;多个滤芯,多个所述滤芯包括:连接在所述水路上的复合滤芯、超滤滤芯和反渗透膜滤芯,所述复合滤芯设置于所述第一水路板上,所述超滤滤芯和所述反渗透膜滤芯设置于所述第二水路板上,所述超滤滤芯连接在所述复合滤芯和所述反渗透滤芯之间。由此,通过设置多个水路板,可以使得净水系统模块化,可以降低净水系统的成型难度,而且通过设置复合滤芯、超滤滤芯和反渗透膜滤芯,可以丰富净水产品的品类,可以简化净水系统的结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净水系统
本技术涉及净水
,尤其是涉及一种净水系统。
技术介绍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消费者对于健康饮水的要求越来越高,越来越多的消费者购买各类净水产品,以提升家庭用水品质。相关技术中,净水产品一般会采用多个不同功能的滤芯,从而达到满意的净水效果,但是不同消费者对于净水产品的要求不同,企业需要大力生产和研发不同的净水产品,这样导致研发成本较高,研发周期较长,无法有效利用之前已研发的净水产品,而且净水产品的净水效果较差,品类较少。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为此,本技术的一个目的在于提出一种净水系统,该净水系统通过设置复合滤芯、超滤滤芯和反渗透膜滤芯,可以丰富净水产品的品类,可以简化净水系统的结构。根据本技术的净水系统,包括:水路板组件,所述水路板组件包括:第一水路板和第二水路板,所述第二水路板设置于所述第一水路板的一侧,所述第一水路板和所述第二水路板内均设置有水路;多个滤芯,多个所述滤芯包括:连接在所述水路上的复合滤芯、超滤滤芯和反渗透膜滤芯,所述复合滤芯设置于所述第一水路板上,所述超滤滤芯和所述反渗透膜滤芯设置于所述第二水路板上,所述超滤滤芯连接在所述复合滤芯和所述反渗透滤芯之间。由此,通过设置多个水路板,可以使得净水系统模块化,可以降低净水系统的成型难度,而且通过设置复合滤芯、超滤滤芯和反渗透膜滤芯,可以丰富净水产品的品类,可以简化净水系统的结构。在本技术的一些示例中,所述第一水路板设置有进水孔和出水孔,所述复合滤芯具有前置进口、前置出口、后置进口和后置出口,所述前置进口与所述进水孔相连通且所述后置出口与所述出水孔相连通,所述前置出口和所述后置进口连接在所述水路中。在本技术的一些示例中,所述水路包括:第一水段和第二水段,所述第一水段和所述第二水段均设置于所述第一水路板,所述第一水段的进口构造为进水孔,所述第一水段的出口与所述复合滤芯的前置进口相连通,所述第二水段的进口和所述复合滤芯的前置出口相连通。在本技术的一些示例中,所述水路还包括:第三水段,所述第三水段设置于所述第一水路板,所述第三水段的进口和所述第二水段的出口之间设置有第一阀门,所述第三水段的出口与所述水路在所述第二水路板的一部分相连通。在本技术的一些示例中,所述水路包括:第四水段和第五水段,所述第四水段和所述第五水段设置于所述第二水路板,所述第四水段与所述水路在所述第一水路板的一部分相连通,所述第四水段和所述第五水段之间设置有第二阀门。在本技术的一些示例中,所述水路还包括:第六水段,所述第六水段设置于所述第二水路板,所述第五水段的出口和所述第六水段的进口之间设置有转换装置,所述转换装置设置于所述第二水路板上,所述超滤滤芯设置于所述转换装置上;所述转换装置具有第一接口、第二接口、第一通道、第二通道和第三通道,所述第一接口与所述第五水段的出口相连通,所述第二接口与所述第六水段的进口相连通,所述第一通道、所述第二通道和所述第三通道间隔设置,其中,所述转换装置具有转换位置,所述转换装置位于所述转换位置时,所述第一通道连通所述第一接口,所述第二通道连通所述第二接口,所述第一通道和所述第二通道分别为超滤滤芯的进水通道和出水通道。在本技术的一些示例中,所述水路还包括:第七水段和第八水段,所述第七水段设置于所述第一水路板且进口与所述第六水段的出口相连通,所述第八水段设置于所述第二水路板;其中,所述第七水段的出口和所述第八水段的进口之间设置有水泵。在本技术的一些示例中,所述水路还包括:第九水段和第十水段,所述第九水段和所述第十水段均设置于所述第二水路板;所述反渗透膜滤芯的进口与所述第八水段的出口相连通,所述反渗透膜滤芯的纯水出口和所述第九水段的进口相连通,所述反渗透膜滤芯的废水出口与所述第十水段相连通。在本技术的一些示例中,所述水路还包括:第十一水段和第十二水段,所述第十一水段设置于所述第二水路板的背面且进口与所述第九水段的出口之间设置有第三阀门,所述第十二水段设置于所述第二水路板和所述第一水路板上且进口与所述第十一水段的出口之间设置有第四阀门,所述第十二水段的出口与所述复合滤芯的后置进口相连通。在本技术的一些示例中,所述水路还包括:第十三水段,所述第十水段设置于所述第二水路板的背面,所述第十三水段设置于所述第一水路板和所述第二水路板的背面,所述第十水段的出口和所述第十三水段的进口之间设置有第五阀门,所述第十三水段的出口构造为废水孔。本技术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技术的实践了解到。附图说明本技术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图1是根据本技术一种实施例的净水系统的立体图;图2是图1所示的净水系统的水路板组件的俯视图;图3是图2所示的水路板组件的仰视图;图4是图2所示的水路板组件的爆炸图;图5是根据本技术另一种实施例的净水系统的立体图;图6是图5所示的净水系统的水路板组件的俯视图;图7是图6所示的水路板组件的仰视图;图8是根据本技术再一种实施例的净水系统的立体图;图9是图8所示的净水系统的水路板组件的俯视图;图10是图9所示的水路板组件的仰视图;图11是转换装置的分解图;图12是转换装置的剖视图,转换装置位于第一转换位置;图13是转换装置的剖视图,转换装置位于第二转换位置;图14是转换装置的俯视图;图15是带有转换装置的水路板组件的俯视图。附图标记:净水系统1000;水路板组件100;第一水段101;第二水段102;第三水段103;第四水段104;第五水段105;第六水段106;第七水段107;第八水段108;第九水段109;第十水段110;第十一水段111;第十二水段112;第十三水段113;第十四水段114;第十五水段115;第十六水段116;水路117;进水孔118;出水孔119;第一孔120;第二孔121;废水孔122;生活水孔123;第一水路板131;第二水路板132;第三水路板133;第一阀门141;第二阀门142;第三阀门143;第四阀门144;第五阀门145;压力阀146;水泵150;滤芯200;第一滤芯210;第二滤芯220;第三滤芯230;第四滤芯240;转换装置300;外壳310;第一接口311;第二接口312;容纳腔313;第一壳体314;第二壳体315;转换器320;第一通道321;第一通道的轴向段3211;第一通道的径向段3212;第二通道322;第二通道的轴向段3221;第二通道的径向段3222;第三通道323。具体实施方式下面详细描述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净水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n水路板组件,所述水路板组件包括:第一水路板和第二水路板,所述第二水路板设置于所述第一水路板的一侧,所述第一水路板和所述第二水路板内均设置有水路;/n多个滤芯,多个所述滤芯包括:连接在所述水路上的复合滤芯、超滤滤芯和反渗透膜滤芯,所述复合滤芯设置于所述第一水路板上,所述超滤滤芯和所述反渗透膜滤芯设置于所述第二水路板上,所述超滤滤芯连接在所述复合滤芯和所述反渗透滤芯之间。/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净水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
水路板组件,所述水路板组件包括:第一水路板和第二水路板,所述第二水路板设置于所述第一水路板的一侧,所述第一水路板和所述第二水路板内均设置有水路;
多个滤芯,多个所述滤芯包括:连接在所述水路上的复合滤芯、超滤滤芯和反渗透膜滤芯,所述复合滤芯设置于所述第一水路板上,所述超滤滤芯和所述反渗透膜滤芯设置于所述第二水路板上,所述超滤滤芯连接在所述复合滤芯和所述反渗透滤芯之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净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水路板设置有进水孔和出水孔,所述复合滤芯具有前置进口、前置出口、后置进口和后置出口,所述前置进口与所述进水孔相连通且所述后置出口与所述出水孔相连通,所述前置出口和所述后置进口连接在所述水路中。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净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水路包括:第一水段和第二水段,所述第一水段和所述第二水段均设置于所述第一水路板,所述第一水段的进口构造为进水孔,所述第一水段的出口与所述复合滤芯的前置进口相连通,所述第二水段的进口和所述复合滤芯的前置出口相连通。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净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水路还包括:第三水段,所述第三水段设置于所述第一水路板,所述第三水段的进口和所述第二水段的出口之间设置有第一阀门,所述第三水段的出口与所述水路在所述第二水路板的一部分相连通。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净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水路包括:第四水段和第五水段,所述第四水段和所述第五水段设置于所述第二水路板,所述第四水段与所述水路在所述第一水路板的一部分相连通,所述第四水段和所述第五水段之间设置有第二阀门。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净水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水路还包括:第六水段,所述第六水段设置于所述第二水路板,所述第五水段的出口和所述第六水段的进口之间设置有转换装置,所述转换装置设置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何坤垣潘景斌陈建建禤开华
申请(专利权)人:佛山市顺德区阿波罗环保器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