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辆的上部车身构造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749541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8 20: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车辆的上部车身构造,能够在极力抑制上边梁的重量增加的同时,抑制由于在侧碰时施加于中柱等第1立柱的车宽方向内侧的载荷引起的上边梁与上边梁加强件的接合部折断。在沿着车辆的顶棚部(20)的侧部延伸的上边梁(2)的内部所具有的闭合截面空间(2s),具备压接于划定该闭合截面空间(2s)的面而抑制上边梁(2)的与长度方向正交的截面的形状变化的变形抑制部件(5),遍及上边梁(2)的长度方向上的与后侧顶棚加强件(3r)的接合部(C3r)的前缘(32a)前后,在收敛于上述接合部(C3r)的后缘(32b)和与中间立柱(4)的接合部(C4)的前缘(45f)之间的范围内,设置变形抑制部件(5)。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车辆的上部车身构造
本专利技术例如涉及一种车辆的上部车身构造,具备:上边梁,以构成车辆的顶棚的侧部的方式设置于车身上侧部,并且在内部划定有大致沿着车辆前后方向延伸的内部空间;第1立柱,从上边梁朝下方延伸,例如为中柱等;第2立柱,在比该第1立柱靠后方的位置处从上边梁朝下方延伸,例如中间立柱等;以及顶棚加强件,在比第1立柱靠后方的位置处从上边梁朝车宽方向内侧延伸。
技术介绍
如专利文献1所例示的那样,已知为了抑制由于在车辆的侧面碰撞(以下,称为“侧碰”)时施加于中柱的车宽方向内侧的载荷朝上边梁传递而引起的上边梁变形,而对上边梁采取了对策。然而,在上边梁的与例如在比中柱靠后方的位置处朝车宽方向内侧延伸的顶棚加强件(此处,称作“后侧顶棚加强件”)接合的接合部,在侧碰时,不仅被输入从上边梁与中柱的接合部沿着后方传递的载荷,而且有时还被输入从位于比中柱靠后方的中间立柱经由上边梁与中间立柱的接合部而传递的载荷等。而且,虽然上边梁与后侧顶棚加强件的接合部被该后侧顶棚加强件从车宽方向内侧支承,但是上边梁的上述接合部正前方部分未被后侧顶棚加强件支承,因此,在侧碰时,由于上述接合部与该接合部正前方部分之间的刚性差,而应力容易集中在位于它们之间的上述接合部的前缘。因此,对上述接合部的前缘附近的上边梁的截面损坏采取对策的必要性较高。但是,在专利文献1中,在对作为上边梁的顶棚侧轨(11)进行加强时,将长条的加强管(23)配置在顶棚侧轨(11)的内部,因此担心顶棚侧轨(11)的重量增加,该加强管(23)不仅从与后侧顶棚加强件(16)接合的接合部的前缘附近、而且从比后侧顶棚加强件(16)靠后方起遍及到比中柱(13)靠前方在车身前后方向上连续地延伸。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9-57032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是鉴于这样的课题而完成的,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辆的上部车身构造,能够在极力抑制上边梁的重量增加的同时,抑制由于在侧碰时施加于中柱等第1立柱的车宽方向内侧的载荷而引起的上边梁与上边梁加强件的接合部处的折断。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车辆的上部车身构造,具有:上边梁,以构成车辆的顶棚的侧部的方式设置于车身上侧部,并且在内部划定有大致沿着车辆前后方向延伸的内部空间;第1立柱,从上述上边梁朝下方延伸;第2立柱,在比上述第1立柱靠后方的位置从上述上边梁朝下方延伸;以及顶棚加强件,在比上述第1立柱靠后方的位置从上述上边梁朝车宽方向内侧延伸,其中,在上述内部空间具备变形抑制部件,该变形抑制部件压接于上述上边梁中的划定上述内部空间的面而抑制该上边梁的与长度方向正交的截面形状变化,上述变形抑制部件为,在上述上边梁的长度方向上,在与上述顶棚加强件接合的接合部的后缘和与上述第2立柱接合的接合部的前缘之间,遍及与上述顶棚加强件接合的接合部的前缘前后的范围而设置。根据上述构成,能够抑制上边梁的重量增加,并且能够抑制由于在侧碰时施加于从上边梁朝下方延伸的中柱等第1立柱的车宽方向内侧的载荷而引起的、上边梁与上边梁加强件的接合部处的折断。作为本专利技术的方式,上述变形抑制部件能够采用通过热而发泡的高刚性发泡体。根据上述构成,利用涂布于车身表面的涂装剂的干燥工序的热,能够使上述高刚性发泡体以与上述上边梁中的划定上述内部空间的面压接的方式发泡。作为本专利技术的方式,上述上边梁中的与上述顶棚加强件接合的上述接合部和与上述第2立柱接合的上述接合部,在该上边梁的长度方向上至少一部分一致,车身具备在内部具有闭合截面空间的多个闭合截面部件,并且,在车身前后方向上的与上述顶棚加强件以及上述第2立柱接合的各上述接合部一致的部位周边,以在从正面观察车身时呈环状包围车厢内空间的方式配设有多个上述闭合截面部件,由此构成环状构造体,上述上边梁、上述顶棚加强件以及上述第2立柱包含于上述闭合截面部件,并且,在各自的内部构成有上述闭合截面空间,上述变形抑制部件设置在上述上边梁中的、成为上述环状构造体的一部分的部位或者其附近。根据上述构成,通过在上边梁的长度方向上的成为环状构造体的一部分的部位或者其附近设置上述变形抑制部件,由此能够在侧碰时抑制上边梁的长度方向上的该部位的截面损坏,并且有效地提高经由上述变形抑制部件从上述第2立柱朝上述顶棚加强件的载荷传递性,结果能够有助于环状构造体的刚性提高。作为本专利技术的方式,在上述第2立柱上,在与上述上边梁接合的接合部处,相对于上述变形抑制部件在车宽方向外侧,至少从该变形抑制部件的前缘遍及到后缘而设置有第2立柱外侧面板。根据上述构成,能够相对于第2立柱外侧面板在车宽方向内侧设置上述变形抑制部件的车辆前后方向的整体。因而,在侧碰时,例如在输入至上述第1立柱并从后侧门的门防撞杆传递至上述第2立柱(第2立柱外侧面板)的载荷,相对于该上边梁的与第2立柱接合的接合部朝向车宽方向内侧输入时,能够通过上述变形抑制部件的车辆前后方向的整体来承接该载荷,能够抑制上述上边梁的与上述第2立柱接合的接合部的截面损坏。作为本专利技术的方式,上述上边梁具备前侧的上边梁构成部件、以及前缘与该前侧的上边梁构成部件的后缘接合的后侧的上边梁构成部件,在上述上边梁的长度方向上的与上述前侧和后侧的各上边梁构成部件的接合部相当的位置,以前后跨越该接合部的方式设置有上述变形抑制部件。根据上述构成,通过以在车辆前后方向上跨越前后各个上边梁构成部件的接合部的方式配置上述变形抑制部件,由此在该变形抑制部件相对于上边梁中的划定内部空间的内表面压接时,能够以前后各个上边梁构成部件的端部彼此在接合部处重合的方式进行压接,因此,能够抑制上边梁的长度方向的接合部处的内部空间的损坏,并且能够提高前后各个上边梁构成部件之间的侧碰载荷的传递、分散效率。另外,通过至少由前侧和后侧的各上边梁构成部件来分割地构成上述上边梁,由此能够在前后分别在以在内部构成空间的方式在车宽方向上对置的构成部件之间,确保点焊等的接合部位的数量,并且能够在将接合部位设置于适当位置的基础上将前后各个上边梁构成部件进行接合。因此,与沿着车辆前后方向由一个部件形成的情况相比,上边梁构成部件能够与在车宽方向上对置的另一个上边梁构成部件之间牢固地接合。另外,上述上边梁构成部件例如能够采用上边梁内侧面板和上边梁外侧面板中的至少任意一方。专利技术的效果根据本专利技术,能够在极力抑制上边梁的重量增加的同时,抑制由于在侧碰时施加于中柱等第1立柱的车宽方向内侧的载荷而引起的上边梁与上边梁加强件的接合部处的折断。附图说明图1是从车身右侧且前方观察具备本实施方式的上部车身构造的车辆的主要部分的立体图。图2是图1的主要部分的A-A线向视放大截面图。图3是将上边梁外侧部件拆卸而从上方观察上边梁的中间立柱与顶棚加强件的各接合部周边的立体图。图4是在图3中将中间立柱外侧面板拆卸后的立体图。图5是从下方观察上边梁的中间立柱与顶棚加强件的各接合部周边的立体图。图6的(a)是从车厢内侧观察具备本实施方式的上部车身构造的车辆的主要部分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车辆的上部车身构造,具有:/n上边梁,以构成车辆的顶棚的侧部的方式设置于车身上侧部,并且在内部划定有大致沿着车辆前后方向延伸的内部空间;/n第1立柱,从上述上边梁朝下方延伸;/n第2立柱,在比上述第1立柱靠后方的位置从上述上边梁朝下方延伸;以及/n顶棚加强件,在比上述第1立柱靠后方的位置从上述上边梁朝车宽方向内侧延伸,/n在该车辆的上部车身构造中,/n在上述内部空间具备变形抑制部件,该变形抑制部件压接于上述上边梁中的划定上述内部空间的面,/n上述变形抑制部件为,在上述上边梁的长度方向上,在与上述顶棚加强件接合的接合部的后缘和与上述第2立柱接合的接合部的前缘之间,遍及与上述顶棚加强件接合的接合部的前缘前后的范围而设置。/n

【技术特征摘要】
20190618 JP 2019-1127271.一种车辆的上部车身构造,具有:
上边梁,以构成车辆的顶棚的侧部的方式设置于车身上侧部,并且在内部划定有大致沿着车辆前后方向延伸的内部空间;
第1立柱,从上述上边梁朝下方延伸;
第2立柱,在比上述第1立柱靠后方的位置从上述上边梁朝下方延伸;以及
顶棚加强件,在比上述第1立柱靠后方的位置从上述上边梁朝车宽方向内侧延伸,
在该车辆的上部车身构造中,
在上述内部空间具备变形抑制部件,该变形抑制部件压接于上述上边梁中的划定上述内部空间的面,
上述变形抑制部件为,在上述上边梁的长度方向上,在与上述顶棚加强件接合的接合部的后缘和与上述第2立柱接合的接合部的前缘之间,遍及与上述顶棚加强件接合的接合部的前缘前后的范围而设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车辆的上部车身构造,其中,
上述变形抑制部件是通过热而发泡的高刚性发泡体。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车辆的上部车身构造,其中,
上述上边梁中的与上述顶棚加强件接合的上述接合部和与上述第2立柱接合的上述接合部,在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清下大介西村佳和中村岳司
申请(专利权)人:马自达汽车株式会社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