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赵雨专利>正文

一种轨道交通不停车上下客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744356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8 19: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轨道交通不停车上下客装置,包括并行的主轨道、辅轨道,主轨道上运行有主列车,辅轨道上运行有多个中转车,主列车与中转车之间设有能使主列车的前后部跟中转车结合的挂接装置,中转车靠近主列车的一侧设有中转门,主列车的门口处设有可伸入到中转车的中转门门口处、可回缩至主列车内的踏板。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能够实现在主列车不停车的情况下乘客从站点上下车,当中转车靠近主列车的前部或后部时利用挂接装置可以使两者结合在一起,同时中转车的马达停止运行,中转车由主列车带动前行,由此可保证安全并使两车结合变得简单化。踏板可伸入到中转车中,方便乘客在中转车与主列车之间的转移,乘车在转移时也比较安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轨道交通不停车上下客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轨道交通不停车上下客装置。
技术介绍
如今,轨道交通在我国得以快速发展,轨道交通的快速、高效给人们的工作、生活带来了极大的方便,由它将不同区域的人们联系来一起,成为一个经济区域,随着轨道交通速度的提升,经济区域的辐射面也越来越大。然而现有的轨道交通存在如下缺点:列车需要站站停靠,停靠前需要有一个减速的过程,停靠时需要有一个等待上下车的过程,离站时需要有一个加速的过程,这样每到一处站点都需要经过一次减速、停留、加速,会浪费很多的时间,降低了列车的总体运行速度,制约着经济区域辐射面的扩大。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提供能实现乘客不停车上下车、以提高列车整体运行速度的轨道交通不停车上下客装置。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包括并行的主轨道、辅轨道,主轨道上运行有主列车,辅轨道上运行有多个中转车,主列车与中转车之间设有能使主列车的前后部跟中转车结合的挂接装置,中转车靠近主列车的一侧设有中转门,主列车的门口处设有可伸入到中转车的中转门门口处、可回缩至主列车内的踏板。...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轨道交通不停车上下客装置,包括并行的主轨道(1)、辅轨道(2),主轨道(1)上运行有主列车(3),辅轨道(2)上运行有多个中转车(4),其特征是所述主列车(3)与中转车(4)之间设有能使主列车(3)的前后部跟中转车(4)结合的挂接装置,中转车(4)靠近主列车(3)的一侧设有中转门,主列车(3)的门口处设有可伸入到中转车(4)的中转门门口处、可回缩至主列车(3)内的踏板(6)。/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轨道交通不停车上下客装置,包括并行的主轨道(1)、辅轨道(2),主轨道(1)上运行有主列车(3),辅轨道(2)上运行有多个中转车(4),其特征是所述主列车(3)与中转车(4)之间设有能使主列车(3)的前后部跟中转车(4)结合的挂接装置,中转车(4)靠近主列车(3)的一侧设有中转门,主列车(3)的门口处设有可伸入到中转车(4)的中转门门口处、可回缩至主列车(3)内的踏板(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轨道交通不停车上下客装置,其特征是所述挂接装置包括设在主列车(3)上前后两个条形支座(7),两个条形支座(7)均位于主列车(3)靠近中转车(4)的一侧,中转车(4)上安装有可翻转的挂钩(8),条形支座(7)的顶面设有前后延伸的滑槽(9),滑槽(9)内设有供挂钩(8)向外翻转后插入其中的勾挂孔(10)。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轨道交通不停车上下客装置,其特征是所述挂接装置包括设在主列车(3)的条形支座(7),条形支座(7)位于主列车(3)靠近中转车(4)的一侧,中转车(4)上安装有可翻转的挂钩(8),条形支座(7)的顶面设有前后延伸的滑槽(9),滑槽(9)的前部和后部均设有供挂钩(8)向外翻转后插入其中的勾挂孔(10)。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轨道交通不停车上下客装置,其特征是所述挂钩(8)的中部铰接正在中转车(4)上,中转车(4)上安装有用于驱使挂钩(8)的后端上翻转的弹簧(11),中转车(4)上安装有用于驱使挂钩(8)的后端向下翻转的驱动气缸(12)。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贾子熠刘玉全赵雨王军杨丽梅贾迪周子扬
申请(专利权)人:赵雨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