氨磺必利片及其制备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6744022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8 19:46
本发明专利技术属于医药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制药领域,更为具体的说是涉及氨磺必利片及其制备方法,所述氨磺必利片由氨磺必利、表面活性剂及药学上可接受的辅料组成,其中氨磺必利的质量百分含量为39.6‑43.8%,表面活性剂的质量百分含量为0.1‑2.0%,余量为辅料。通过添加表面活性剂,能够显著提高氨磺必利使用时的体内释放速率,保证药物吸收。同时,通过本发明专利技术公开的制备方法,以干法制粒工艺为基础,通过物料加入顺序设计,有效解决了氨磺必利片原料流动性差问题,在制剂过程中有效解决了氨磺必利的苦味等问题,显著提高了患者服药的依从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氨磺必利片及其制备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医药
,特别是涉及制药领域,更为具体的说是涉及氨磺必利片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介绍
氨磺必利,其化学名为:4-氨基-N-[(1-乙基-2-吡咯烷基)甲基]-5-(乙基磺酰基)-2-甲氧基苯甲酰胺。结构式为:氨磺必利为苯胺替代物类精神镇静药,可以选择性地与边缘系统的D2、D3多巴胺受体结合,是一种非典型的抗精神病药物。其主要用于治疗以阳性症状(例如谵妄、幻觉、认知障碍)和/或阴性症状(例如反应迟缓、情感淡漠及社会能力退缩)为主的急性或慢性精神分裂症,也包括以阴性症状为特征的精神分裂症。由于氨磺必利为难溶于水的物质,因此控制药剂在体内的释放过程是影响氨磺必利体内吸收的主要方法,体内的释放能力也成为氨磺必利在体内吸收能力大小的限速因素。在临床上我们期望氨磺必利制剂可以在服用后迅速起效,这就要求制剂生产采用合适的处方和制备工艺来提高药物的溶出度,提高药物到达体内后的溶出速率。现有技术中已经开发有氨磺必利片剂、氨磺必利颗粒剂、氨磺必利胶囊剂等口服剂型。这些制剂在制备过程中大都采用湿法制粒的方法。我们知道,湿法制粒制备工艺复杂,生产效率低,生产成本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新的氨磺必利片及其制备方法。从而不仅能够提高氨磺必利使用时的体内释放速率,保证药物吸收;同时还能够降低口服苦味,提高患者服药依从性。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专利技术公开了氨磺必利片,所述氨磺必利片由氨磺必利、表面活性剂及药学上可接受的辅料组成,其中氨磺必利的质量百分含量为39.6-43.8%,表面活性剂的质量百分含量为0.1-2.0%,余量为辅料。进一步优选的,所述表面活性剂优选为阴离子型表面活性剂,更为优选的是表面活性剂为十二烷基硫酸钠。进一步优选的,在本专利技术中还进一步公开了,所述药学上可接受的辅料包括填充剂、崩解剂、矫味剂、润滑剂,各辅料的质量百分比为填充剂40-60%,崩解剂5-10%,矫味剂0.5-5%,润滑剂0.5-2%。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填充剂由填充剂I和填充剂II组成,其中填充剂I为不带静电且水溶性为易溶于水或可溶于水的填充剂,其中填充剂II为带静电且水溶性为不溶于水或难溶于水的填充剂,填充剂I与填充剂II的重量比为1:1。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填充剂I选自甘露醇,所述填充剂II选自微晶纤维素或乳糖。进一步的,作为优选的技术方案,所述崩解剂选自羧甲基淀粉钠、交联羧甲基纤维素钠、交联聚维酮中的一种或几种;和/或,所述矫味剂选自阿司帕坦、草莓香精、桔子香精中的一种或几种,其中最为优选的是阿司帕坦,和/或,所述润滑剂选自硬脂酸镁、滑石粉、二氧化硅和硬脂酸中的一种或几种,其中最为优选的是硬脂酸镁。进一步的,在本专利技术中还公开了氨磺必利片的制备方法,所述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将氨磺必利粉碎;S2:将氨磺必利与填充剂I在搅拌条件下,混合均匀,得到混合物A;S3:将S2中得到的混合物A与表面活性剂在搅拌条件下,混合均匀,得到混合物B;S4:将混合物B与填充剂II、矫味剂在搅拌条件下,混合均匀,得到干粉混合物;S5:利用干粉混合物制粒,得到混合物颗粒;S6:将混合物颗粒先与崩解剂混合均匀后,再与润滑剂混合均匀,得到总混料;S7:压片,制成氨磺必利片。我们惊喜的发现,通过调节填充剂的加入方式和加入顺序,利用填充剂I和填充剂II的分步加入方式可以有效改善药物的流动性问题,实现氨磺必利片的干法制粒可实施性。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S2中所述的混合采用等量递加的混合方式,具体是指将氨磺必利少量多次加入到甘露醇中。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S3中所述的混合采用等量递加的混合方式,具体是指先将表面活性剂与等量的混合物A混合在一起形成混合物A’,然后再将其与等量的混合物A进行混合形成混合物A”,如此反复,直至将混合物A全部加完,得到混合物B。作为一种优选的技术方案,S4中所述的混合采用等量递加的混合方式,具体是指先将填充剂II与矫味剂混合,然后再将其与等量的混合物B混合在一起形成混合物B’,然后再将其与等量的混合物B进行混合形成混合物B”,如此反复,直至将混合物B全部加完,得到干粉混合物。在一个优选的技术方案中,S7中采用直径12mm圆形冲头压片。本专利技术通过添加表面活性剂,能够显著提高氨磺必利使用时的体内释放速率,保证药物吸收。同时,通过本专利技术公开的制备方法,以干法制粒工艺为基础,通过物料加入顺序设计,有效解决了氨磺必利片原料流动性差问题,在制剂过程中有效解决了氨磺必利的苦味等问题,显著提高了患者服药的依从性。本专利技术公开的氨磺必利片剂制备工艺简单。产品使用过程中患者依从性良好,并且通过影响因素试验可知,片剂在高温、高湿及光照条件下均稳定。具体实施方式为了更好的理解本专利技术,下面我们结合具体的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进行进一步的阐述。需要说明的是,以下实施例中制备的片剂,如未有另外说明,均使用同一型号的设备进行制备,用Φ12mm冲头压片、片重为480mg,并将硬度控制在50-100N。并且在各个实施例中均采用以下制备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步骤:S1:将氨磺必利粉碎;S2:将氨磺必利与填充剂I在搅拌条件下,混合均匀,得到混合物A;优选的,是指将氨磺必利少量多次加入到甘露醇中。S3:将S2中得到的混合物A与表面活性剂在搅拌条件下,混合均匀,得到混合物B;优选的,具体是指先将表面活性剂与等量的混合物A混合在一起形成混合物A’,然后再将其与等量的混合物A进行混合形成混合物A”,如此反复,直至将混合物A全部加完,得到混合物B;S4:将混合物B与填充剂II、矫味剂在搅拌条件下,混合均匀,得到干粉混合物;优选的,采用等量递加的混合方式,具体是指先将填充剂II与矫味剂混合,然后再将其与等量的混合物B混合在一起形成混合物B’,然后再将其与等量的混合物B进行混合形成混合物B”,如此反复,直至将混合物B全部加完,得到干粉混合物;S5:利用干粉混合物制粒,得到混合物颗粒;S6:将混合物颗粒先与崩解剂混合均匀后,再与润滑剂混合均匀,得到总混料;S7:压片,制成氨磺必利片。以下实施例1-实施例6均为1000片量处方。实施例1处方组成:实施例2处方组成:实施例3处方组成:实施例4处方组成:实施例5处方组成:实施例6分别测试实施例1-5中所得的氨磺必利片片剂和参比制剂在水中的溶出曲线。溶出条件为:介质900mL,桨法,转速50rpm。取样时间为:5、10、15、30、45和60min。检测方法:计算个时间点的累计溶出度,结果如表1所示。表1实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氨磺必利片,其特征在于:所述氨磺必利片由氨磺必利、表面活性剂及药学上可接受的辅料组成,其中氨磺必利的质量百分含量为39.6-43.8%,表面活性剂的质量百分含量为0.1-2.0%,余量为辅料。/n

【技术特征摘要】
1.氨磺必利片,其特征在于:所述氨磺必利片由氨磺必利、表面活性剂及药学上可接受的辅料组成,其中氨磺必利的质量百分含量为39.6-43.8%,表面活性剂的质量百分含量为0.1-2.0%,余量为辅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氨磺必利片,其特征在于:所述表面活性剂优选为阴离子型表面活性剂,更为优选的是表面活性剂为十二烷基硫酸钠。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氨磺必利片,其特征在于:所述药学上可接受的辅料包括填充剂、崩解剂、矫味剂、润滑剂,各辅料的质量百分比为填充剂40-60%,崩解剂5-10%,矫味剂0.5-5%,润滑剂0.5-2%。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氨磺必利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填充剂由填充剂I和填充剂II组成,其中填充剂I为不带静电且水溶性为易溶于水或可溶于水的填充剂,其中填充剂II为带静电且水溶性为不溶于水或难溶于水的填充剂,填充剂I与填充剂II的重量比为1:1。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氨磺必利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填充剂I选自甘露醇,所述填充剂II选自微晶纤维素或乳糖。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氨磺必利片,其特征在于:所述崩解剂选自羧甲基淀粉钠、交联羧甲基纤维素钠、交联聚维酮中的一种或几种;和/或,所述矫味剂选自阿司帕坦、草莓香精、桔子香精中的一种或几种,其中最为优选的是阿司帕坦,和/或,所述润滑剂选自硬脂酸镁、滑石粉、二氧化硅和硬脂酸中的一种或几种,其中最为优选的是硬脂酸镁。


7.权利要求...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陈本顺石利平叶金星李大伟张维冰徐春涛程瑞华郭炳华孙伟振孟鑫刘春河何义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阿尔法药业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