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用于发泡陶瓷模具的高效循环输送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6741654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8 19:1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用于发泡陶瓷模具的高效循环输送系统,包括模具输送轨道和设置在模具输送轨道上的复合板模具,复合板模具能够在轨道动力装置的驱动下沿模具输送轨道滑动,若干条模具输送轨道平行间隔布置,在各模具输送轨道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与模具输送轨道垂直的渡车滑道,两条渡车滑道上分别设置有能沿所在渡车滑道滑动的渡车,在两个渡车上分别设置有模具驱动装置和能够与模具输送轨道衔接的模具轨道,模具驱动装置能够驱动复合板模具在模具输送轨道和模具轨道上来回移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渡车将多条平行的模具输送轨道连成一个整体的输送系统,有效节约空间,降低人工及生产成本;提高模具输送轨道利用率,增加了复合板模具的数量,提高了产能。

An efficient circulating conveying system for foam ceramic mold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用于发泡陶瓷模具的高效循环输送系统
本技术属于输送系统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发泡陶瓷模具的高效循环输送系统。
技术介绍
发泡陶瓷复合板由两层发泡陶瓷板和两层发泡陶瓷板之间的聚苯颗粒混凝土构成,发泡陶瓷复合板模具用于发泡陶瓷复合板的浇注成形,也即将聚苯颗粒混凝土填入两块发泡陶瓷板之间,最终形成完整的发泡陶瓷复合板。由于成形过程需要较长时间的等待,为了提高生产效率、增加产能、并避免生产设备长时间等待,通常会采用多个发泡陶瓷复合板模具循环使用,避免出现所有的发泡陶瓷复合板模具均处于使用状态而导致无模具可用的情况发生,而发泡陶瓷复合板模具体积和质量较大,需要在厂房面积有限的情况下进行合理布置,现有的方式是在两个行车之间设置多条平行的模具输送轨道,通过行车将发泡陶瓷复合板模具在不同的模具输送轨道之间、模具输送轨道和浇注位置之间来回移动,这种方式存在以下问题:1、需要人工控制行车,操作误差大,容易造成模具损伤,同时人工成本高;2、需要设置一条模具输送轨道专门用于输送空的模具,导致模具输送轨道利用率低,模具数量受到限制;3、行车耗能大,同时需要将在浇注位置浇注好的发泡陶瓷复合板模具分运至不同的模具输送轨道等待成形,既降低了生产效率,又不利于节能环保。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旨在提供一种发泡陶瓷复合板的用于发泡陶瓷模具的高效循环输送系统,该系统模具输送轨道利用率高,能够缩短复合板模具的循环路线,自动化程度高,有效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为此,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用于发泡陶瓷模具的高效循环输送系统,包括模具输送轨道和设置在模具输送轨道上的复合板模具,所述复合板模具能够在轨道动力装置的驱动下沿模具输送轨道滑动,若干条所述模具输送轨道平行间隔布置,在各所述模具输送轨道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与模具输送轨道垂直的渡车滑道,两条所述渡车滑道上分别设置有能沿所在渡车滑道滑动的渡车,在两个所述渡车上分别设置有模具驱动装置和能够与模具输送轨道衔接的模具轨道,所述模具驱动装置能够驱动复合板模具在模具输送轨道和模具轨道上来回移动,从而使渡车能够将模具输送轨道上的复合板模具移动至另一条模具输送轨道上。作为优选,所述模具驱动装置包括与模具轨道的延伸方向相同的固定底座,在所述固定底座上设置有滑动安装座,电机能够通过齿轮齿条机构驱动所述滑动安装座沿固定底座上的滑槽滑动;在所述滑动安装座上设置有用于推动复合板模具的推动机构和用于拉动复合板模具的拉动机构。采用以上结构,模具驱动装置结构稳定可靠,动力足,运行平稳。作为优选,所述拉动机构包括铰接底座和铰接在底座上驱动块,当所述驱动块位于初始位置时,所述驱动块上部向上凸出铰接底座,在所述复合板模具底部设置有与驱动块配合的支耳,当滑动安装座沿滑槽滑动,使驱动块的凸出部与支耳接触时,所述驱动块能够在支耳的驱动下发生转动实现让位,并能够在与支耳分离后回到初始位置,从而能够通过支耳拉动复合板模具;在所述驱动块下部设置有水平延伸的脱扣杆,在所述模具输送轨道的两端分别设置有脱扣装置,当驱动块靠近脱扣装置时,所述脱扣装置能够迫使脱扣杆抬起,从而使驱动块转动,实现驱动块与支耳的脱扣。采用以上结构,拉动机构设计巧妙,结构简单可靠,工作过程完全无需人工干预。作为优选,所述脱扣装置上端面为弧形面,该弧形面的高度向靠近渡车滑道的方向逐渐降低。采用以上结构,脱扣方式简单可靠。作为优选,在所述模具输送轨道的两侧对称设置有用于辅助支撑复合板模具的辅助支撑装置,所述辅助支撑装置具有弹性支撑部,所述弹性支撑部为高度从中部向两端逐渐降低的对称弧形结构,且所述弹性支撑部与模具输送轨道的延伸方向相同。采用以上结构,辅助支撑装置用于辅助支撑复合板模具,有效避免模具输送轨道变形,同时结构简单可靠,避免了对复合板模具的输送产生阻力。作为优选,所述模具输送轨道的数量为双数,且相邻两条模具输送轨道的输送方向相反。采用以上结构,利于将复合板模具按浇注时间排列,有序脱模,避免发泡陶瓷复合板在复合板模具内成形时间不足,同时,复合板模具的循环路线流畅有序。作为优选,所述复合板模具是由底板、前侧板、后侧板、左侧板和右侧板围成的模具本体,在所述左侧板和右侧板的内侧壁上设置有若干竖向延伸且均匀间隔分布的竖向卡槽,且左侧板和右侧板的竖向卡槽左右对称布置。采用以上结构,复合板模具无需设置隔板,避免了发泡陶瓷复合板与隔板分离而导致发泡陶瓷复合板表面凹凸不平,影响质量。作为优选,所述左侧板与底板铰接,在所述底板上设置至少两条前后延伸的水平卡槽,所述右侧板嵌入水平卡槽内,在所述左侧板和右侧板上方的前后两端分别设置有能前后转动的螺杆,在所述前侧板和后侧板上端的对应位置分别设置有螺杆固定座,在所述螺杆固定座上设置有供螺杆穿过的缺槽,所述螺杆穿过对应的缺槽后与紧固手柄螺纹连接,通过转动紧固手柄能够拉紧对应的螺杆,从而固定左侧板和右侧板。采用以上结构,右侧板位置可调,使复合板模具能够适用于不同长度的发泡陶瓷复合板,适用范围广;打开复合板模具时操作简单,便于脱模;分别从上下两侧对侧板和右侧板进行固定,结构稳定可靠。作为优选,最前侧的所述竖向卡槽和最后侧的所述竖向卡槽的宽度是其余竖向卡槽宽度的二分之一。采用以上结构,前后两侧的竖向卡槽内放入的发泡陶瓷板的厚度刚好是中间的竖向卡槽内发泡陶瓷板厚度的一半,使得在切割时无需再次切割前后两侧的发泡陶瓷板,提高生产效率,避免材料浪费。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通过渡车将多条平行的模具输送轨道连成一个整体的输送系统,与行车相比,有效节约空间,自动化程度高,降低人工及生产成本;2、无需设置一条模具输送轨道专门用于输送空的复合板模具,提高模具输送轨道利用率,增加了复合板模具的数量,提高了产能;3、无需将浇注好的发泡陶瓷复合板模具分运至不同的模具输送轨道等待成形,提高了生产效率,同时降低了能耗;4、避免了人工操作误差而导致的合板模具损伤。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复合板模具除外);图3为图2的C部放大图;图4为模具驱动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脱扣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辅助支撑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复合板模具的结构示意图;图8为图7的D部放大图;图9为图7的仰视图;图10为图7的左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通过实施例并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如图1和图2所示,一种用于发泡陶瓷模具的高效循环输送系统,包括模具输送轨道1、复合板模具2、轨道动力装置3、渡车滑道4、渡车5、模具轨道6、模具驱动装置7、脱扣装置8和辅助支撑装置9组成。如图1、图2和图6所示,若干条模具输送轨道1平行间隔布置,每条模具输送轨道1均包括对称布置的两条滑轨,在两条滑轨之间设置有轨道动力装置3,轨道动力装置3采用常见驱动方式:电机通过链轮链条机构驱动滑动安装件302往复移动,从而通过设置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发泡陶瓷模具的高效循环输送系统,包括模具输送轨道(1)和设置在模具输送轨道(1)上的复合板模具(2),所述复合板模具(2)能够在轨道动力装置(3)的驱动下沿模具输送轨道(1)滑动,若干条所述模具输送轨道(1)平行间隔布置,其特征在于:在各所述模具输送轨道(1)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与模具输送轨道(1)垂直的渡车滑道(4),两条所述渡车滑道(4)上分别设置有能沿所在渡车滑道(4)滑动的渡车(5),在两个所述渡车(5)上分别设置有模具驱动装置(7)和能够与模具输送轨道(1)衔接的模具轨道(6),所述模具驱动装置(7)能够驱动复合板模具(2)在模具输送轨道(1)和模具轨道(6)上来回移动,从而使渡车(5)能够将模具输送轨道(1)上的复合板模具(2)移动至另一条模具输送轨道(1)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用于发泡陶瓷模具的高效循环输送系统,包括模具输送轨道(1)和设置在模具输送轨道(1)上的复合板模具(2),所述复合板模具(2)能够在轨道动力装置(3)的驱动下沿模具输送轨道(1)滑动,若干条所述模具输送轨道(1)平行间隔布置,其特征在于:在各所述模具输送轨道(1)的两端分别设置有与模具输送轨道(1)垂直的渡车滑道(4),两条所述渡车滑道(4)上分别设置有能沿所在渡车滑道(4)滑动的渡车(5),在两个所述渡车(5)上分别设置有模具驱动装置(7)和能够与模具输送轨道(1)衔接的模具轨道(6),所述模具驱动装置(7)能够驱动复合板模具(2)在模具输送轨道(1)和模具轨道(6)上来回移动,从而使渡车(5)能够将模具输送轨道(1)上的复合板模具(2)移动至另一条模具输送轨道(1)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发泡陶瓷模具的高效循环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模具驱动装置(7)包括与模具轨道(6)的延伸方向相同的固定底座(701),在所述固定底座(701)上设置有滑动安装座(702),电机(706)能够通过齿轮齿条机构(703)驱动所述滑动安装座(702)沿固定底座(701)上的滑槽(701a)滑动;
在所述滑动安装座(702)上设置有用于推动复合板模具(2)的推动机构(704)和用于拉动复合板模具(2)的拉动机构(705)。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用于发泡陶瓷模具的高效循环输送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拉动机构(705)包括铰接底座(705a)和铰接在底座(705a)上驱动块(705b),当所述驱动块(705b)位于初始位置时,所述驱动块(705b)上部向上凸出铰接底座(705a),在所述复合板模具(2)底部设置有与驱动块(705b)配合的支耳(210),当滑动安装座(702)沿滑槽(701a)滑动,使驱动块(705b)的凸出部与支耳(210)接触时,所述驱动块(705b)能够在支耳(210)的驱动下发生转动实现让位,并能够在与支耳(210)分离后回到初始位置,从而能够通过支耳(210)拉动复合板模具(2);
在所述驱动块(705b)下部设置有水平延伸的脱扣杆(705c),在所述模具输送轨道(1)的两端分别设置有脱扣装置(8),当驱动块(705b)靠近脱扣装置(8)时,所述脱扣装置(8)能够迫使脱扣杆(705c)抬起,从而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志华张福生王昊卢志强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能川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