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纤端面清洁装置和方法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73918 阅读:174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一种清洁光纤(1106)端面(1104)的清洁装置(1100),其中具有部分光纤包含在接口装置(1103)内。清洁装置包括具有接口部分(1124)适于被接口装置接收的壳体(1114)。清洁装置还包括至少部分地设置在壳体内的流体分配组件(1116),其中当接口部分被接口装置接收时,至少部分(1112)流体分配组件接合端面。当壳体的接口部分被接口装置接收时,流体分配组件可操作用于将流体和溶剂传送到端面,有助于清除端面上的污染物。清洁装置还包括接触清洁组件(1304)和/或显微镜(1408)。(*该技术在2023年保护过期,可自由使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总体而言涉及光纤清洁系统,更具体地说,涉及清洁光纤端面的清洁系统。
技术介绍
光纤通迅的增长导致它的广泛实施和在工业中的应用,特别是在无线电通讯和数字通迅领域。在工业中公知在光纤通讯系统内光纤端面必须保持清洁和不受损伤。光纤端面是在光纤切断为终端时形成的横截面。光纤端面一般由连接器支撑,连接具有用于接纳光纤端面对准管的防护壁适配器(有时也称为底板适配器或配对适配器)。因为光纤端面的散射作用,不能保持端面清洁和不受损伤就会导致信号损失。随着带宽的增加,特别是随着波分复用技术的提高,对光纤端面的清洁要求甚至更重要。而且,既然光纤通讯系统处理大量的带宽通信量,因为驱动光纤通讯信号的激光功率一般较高,光纤端面的清洁特别重要。当高功率激光照射到光纤端面上一小片碎片时,碎片燃烧,在光纤端面留下一层薄烟灰降低通讯信号。结果,在互连点处“脏”光纤端面必须取出来维护和修理。虽然光纤的清洁是最重要的,进入光纤端面经常是非常有限的。大多数光纤的互连设置成凸对凸的结构并利用凹对凹结构的对准管连接。因此,当用户侧连接器去除时,一个端面很容易接近,而另一个端面留在深窄孔底部。这使得清洁非常困难。而且,底板光纤互连非常难进入用以维护、清洁和修理。无论多光纤或单光纤(单一的),这些光纤连接器一般位于窄“卡槽”后面附近。一般槽为1.5英寸宽和12英寸深,相当难进入维护。多数目前的清洁技术要求用户拆开底板进入连接器来清洁。为了克服进入问题,有些清洁系统制造商已经设计清洁系统,其可插入对准管内清洁光纤端面,而不必从防护壁适配器中拆下连接器。但是,使用这些系统的方法由于一些原因存在缺点。例如,多数方法利用接触清洁方法,其中端面直接被非流动材料接触,例如棉签或涂覆有粘接剂的物理结构。因为光纤端面直接被非流动材料接触,当部分非流动接触材料留在光纤端面时,这些系统具有增加对光纤端面污染的本质风险。而且,物理接触可以导致在光纤端面产生缺陷,例如,由于在端面污染颗粒的“拖动”造成光纤端面的擦伤。因此,广义地理解为接触清洁方法是一种造成端面擦伤方法,其经常导致信号下降。其它清洁制造商已经设计出这样的清洁系统,其包括不必从底板拆除连接器而在防护壁适配器内注入液体来清洁光纤端面。但是,目前这类方法由于一些原因也存在缺点。例如,一般防护壁适配器不是水密闭的,因此大量的液体例如水从防护壁适配器漏出,因而可能或感觉到可能损坏靠近连接器的昂贵通迅设备。而且,这些系统不提供直接排出系统,用于迅速排出注入防护壁适配器的液体,因此增加损坏通迅设备周围的可能性,并增加残留在端面的流体残留物的可能性,因此污染端面。而且,已经发现在清洁操作过程中,清洁剂会聚集在光纤端面形成的倒角中。倒角位于光纤端面周围。倒角起到保护凹槽的作用,其基本上形成在对准管内保存溶剂的蓄水池。因此,在清洁处理完成后,包含在槽内的清洁剂和所有污染物经常流回到光纤端面,重新污染端面。而且,现存的组件在端面清洁装置内没有包括检查显微镜或接纳检查显微镜的装置。因此,清洁和检查光纤端面的循环时间增加,因为操作者必须在端面清洁装置和检查显微镜之间切换。而且,由于在清洁过程中端面清洁装置和检查显微镜的分别连接和分离,实际上也增加带入污染物或损伤光纤端面的潜在性。另一方面,制造商必须设计/研制分开加工生产和清点两种分离的单元(端面清洁装置和显微镜),相对组合单元导致成本增加。而且,现存的组件没有将接触清洁组件与非接触清洁组件结合,如果非接触清洁处理不完全有效,通过将接触清洁方法结合到清洁过程中可以增加清洁操作的积极性。因此,存在对这种端面清洁装置的需求,其有效清洁光纤端面,同时具有降低污染物带入和/或损伤被清洁的光纤端面的潜在性,并且在部件附近不留下废液。而且,存在对可操作接纳或包括显微镜在其中以减少清洁处理循环时间和降低光纤端面污染风险的端面清洁装置的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提供根据本专利技术形成的清洁装置的一个实施例。清洁装置可操作用于清洁光纤端面,其中部分光纤包含在接口装置内。清洁装置包括壳体和至少部分地设置在壳体内流体分配组件。流体分配组件包括适于被接口装置接收并接合端面的接口部分。流体分配组件可操作用于将流体和溶剂传送到端面,有助于清除端面上的污染物。提供根据本专利技术形成的清洁装置的第一替换实施例。清洁装置可操作用于清洁光纤端面。清洁装置包括壳体和连接壳体的第一连接装置。第一连接装置适于允许流体容器与壳体的选定连接。清洁装置还包括连接壳体的第二连接装置,第二连接装置适于允许溶剂溶剂与壳体的选定连接。清洁装置还包括至少部分地设置在壳体内并且与各个容器流通的流体分配组件,流体分配组件可操作用于将流体和溶剂从各个容器传送到端面,有助于清除端面上的污染物。提供根据本专利技术形成的清洁装置的第二替换实施例。清洁装置可操作用于清洁光纤端面。清洁装置包括壳体和连接壳体并可操作用于将流体和溶剂传送到端面的流体分配组件,有助于清除端面上的污染物。清洁装置还包括连接壳体的接触清洁组件,接触清洁组件具有可操作用于接合端面并通过物理接触逐出端面上的污染物的接合件。提供根据本专利技术形成的清洁装置的第三替换实施例。清洁装置可操作用于清洁光纤端面,其中部分光纤包含在接口装置内。清洁装置包括接触清洁组件,其中接触清洁组件包括设置成至少部分地被接收在接口装置内的接口部分。接触清洁组件还包括连接接口部分并适于接合端面并通过物理接触清除端面上的污染物的接合件。清洁装置还包括连接接触清洁组件的驱动机构,驱动机构适于将接合件移动到端面上。提供根据本专利技术形成的清洁装置的第四替换实施例。清洁装置可操作用于清洁第一光纤的第一端面和第二光纤的第二端面,其中部分各个第一光纤和第二光纤包含在接口装置内。清洁装置包括壳体和至少部分地设置在壳体内的流体分配组件。流体分配组件包括第一接口部分和第二接口部分,第一和第二接口部分适于被接口装置接收。流体分配组件可操作用于经过第一和第二接口部分将流体和溶剂传送到第一和第二端面,有助于清除第一和第二端面上的污染物。提供一种根据本专利技术形成的用于清洁包含在接口装置内的光纤端面的方法的一个实施例。该方法包括步骤将清洁装置的接口部分插入接口装置内,将喷嘴定位在靠近端面的位置;该方法还包括步骤相互混合溶剂和流体;和通过用接合件接触端面从端面清除污染物。附图说明结合附图,参照下列详细描述,将更加理解本专利技术的前述方面和许多伴随的优点,其中图1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形成的光纤端面清洁装置一个实施例的透视图,另外示出连接两个连接器的光纤防护壁适配器,其中光纤端面清洁装置可操作连接和清洁包含在其中的光纤光缆端面;图2是图1所示的光纤端面清洁装置、防护壁适配器和光纤连接器的局部剖面图,其中表示光纤端面清洁装置插入防护壁适配器;图3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形成的光纤端面清洁装置替换实施例的正面图,图示连接了光纤连接器,其中显微镜装在光纤端面清洁装置内;图4是图3所示光纤端面清洁装置替换实施例的头部局部详图; 图5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形成的光纤端面清洁装置另一替换实施例的平面正视图,其中光纤端面清洁装置还包括检查光纤端面的显微镜;图6是根据本专利技术形成的光纤端面清洁装置又一替换实施例的分解透视图,图示接口部分具有选择性地可连接到其上的两个可互换连接端之一;图7是图6所示的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一种用于清洁光纤端面的清洁装置,其中部分光纤包含在接口装置内,清洁装置包括:(a)具有适于被接口装置接收的接口部分的壳体;和(b)至少部分地设置在壳体内的第一喷嘴,当壳体的接口部分被接口装置接收时,第一喷嘴可操作用于 将增压气体和溶剂传送到光纤端面,有助于清除端面上的污染物。

【技术特征摘要】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史蒂夫莱特尔凯文卡萨迪格雷戈里J格哈德
申请(专利权)人:西沃科学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US[美国]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