拉线马达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6737233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8 17: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拉线马达装置,包括驱动电机、齿轮组、齿条、直线滑动变阻器、PCB板以及接插件,其中:驱动电路输出端设置有蜗杆,驱动电机蜗杆驱动齿轮组转动;齿条与齿轮组啮合,齿条设置在直线滑动变阻器的动臂上,齿条在齿轮组的驱动下往复运动;直线滑动变阻器与所述PCB板连接;插接件焊接在PCB板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PCB板,将走线设置在PCB板上,避免了手工焊接的虚焊、漏焊、假焊、焊接顺序错误等问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将跨接电容直接贴片焊接在PCB板上,在波峰焊时可以高效率的完成;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节约了接插件到旋转变阻器输出脚以及电机的输入脚的电缆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拉线马达装置
本技术涉及健身器材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拉线马达装置。
技术介绍
在健身和运动器材行业中,调节各种健身和运动器材上的阻力大小通常用拉线马达,如健身车、椭圆机、划船机等健身设备。通过输出轮的旋转,带动连接线的卷绕,从而调节阻力大小。现有的设备中,外部连接的输出脚的信号线只能通过手工焊接实现,手工焊接的问题比较多,经常有虚焊、假焊、漏焊,焊错顺序等问题,且人工成本比较高,效率低下;电机的电压输入端的两个端点也是手工焊接,而且还要同时跨接一个电容,手工焊接难度很大,故障率很高。现有文献为109224383A的专利技术专利公开了一种飞轮阻力调节结构,包含飞轮、电机(210)、传动结构以及磁瓦(204);电机(210)、传动结构以及磁瓦(204)均安装在飞轮上;所述传动结构包含减速组件与丝杠组件,电机(210)、减速组件、丝杠组件、磁瓦(204)依次相连,所述磁瓦(204)滑动安装在飞轮上;所述丝杠组件包含丝杆(213)与调节螺母;丝杠组件按照以下任一种方式布置:丝杆(213)与减速组件相连,调节螺母与磁瓦(204)相连;调节螺母与减速组件相连,丝杆(213)与磁瓦(204)相连。本专利技术还提供了一种包含上述飞轮阻力调节结构的健身车。本专利技术省去外部拉线、外部拉线马达的额外位置固定、各种中间连接部件,有利于环保和成本控制。但是上述专利无法避免虚焊、漏焊等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拉线马达装置。根据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拉线马达装置,包括驱动电机、齿轮组、齿条、直线滑动变阻器、PCB板以及接插件,其中:驱动电路输出端设置有蜗杆,驱动电机蜗杆驱动齿轮组转动;齿条与齿轮组啮合,齿条设置在直线滑动变阻器的动臂上,齿条在齿轮组的驱动下往复运动;直线滑动变阻器与所述PCB板连接;插接件焊接在PCB板上。优选地,还包括外部壳体,所述驱动电机、齿轮组、齿条、直线滑动变阻器、PCB板以及接插件均设置在外部壳体内。优选地,所述齿轮组包括输出轮,所述输出轮上同轴设置一小齿轮,小齿轮与齿条啮合连接。优选地,所述小齿轮和输出轮注塑成型。优选地,所述直线滑动变阻器包括多个输出脚,多个输出脚焊接在PCB板上。优选地,所述输出轮上还设置有连接点。优选地,所述驱动电机包括两个输入端,两个输入端均焊接在PCB板上。优选地,还包括外部壳体,外部壳体上设置有通孔,连接点伸出所述通孔。优选地,还包括跨接电容,所述跨接电容焊接在PCB板上。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的有益效果:1.本技术通过设置PCB板,将走线设置在PCB板上,避免了手工焊接的虚焊、漏焊、假焊、焊接顺序错误等问题;2.本技术将跨接电容直接贴片焊接在PCB板上,在波峰焊时可以高效率的完成;3.本技术节约了接插件到旋转变阻器输出脚以及电机1的输入脚的电缆线。附图说明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图1和2为现有的拉线马达示意图;图3和4为本技术提供的拉线马达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以下实施例将有助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进一步理解本技术,但不以任何形式限制本技术。应当指出的是,对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技术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化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拉线马达是通过输出轮的缓慢角度旋转拉动外部阻力调节机构,实现运动器材阻力调节。如附图1所示为现有拉线马达去前盖6后的示意图,附图2所示为现有拉线马达去后盖8后的示意图,电机1在接线端7输入驱动电源后,旋转,带动蜗杆2一起旋转,驱动3级减速齿轮组3,最后将动力传递至输出轮4,随着输出轮4的旋转,输出轮4和外部拉线的连接点5做顺时针或逆时针的旋转,从而拉动外部拉线产生改变阻力的动作。输出轮4和连接点5是同一个注塑件。由此可见,连接点5旋转的角度直接决定着外部阻力的变化,为了精确控制该旋转角度,在输出轮4后面,同步安装了一个旋转型变阻器9,如图2所示为现有拉线马达去后盖后的示意图,输出轮4的旋转将同步带动滑动变阻器9的阻值变化,并通过3个输出脚1001、1002和1003反馈给外部控制电路,以便控制电机1的输入端7上的电压,达到阻力调整到设定值。既有技术由于变阻器9的阻值通过输出脚10实现,外部连接到3个输出脚1001、1002和1003的信号线只能通过手工焊接实现,手工焊接的问题比较多,经常有虚焊、假焊、漏焊,焊错顺序等问题,且手工焊接的人工成本比较高,效率低下;电机1的电压输入端7的两个端点也是手工焊接,而且还要同时跨接一个电容,手工焊接难度很大,故障率很高。基于上述缺陷,本技术进一步改进如下:如图3所示为本技术拉线马达去后盖后的示意图。小齿轮11是注塑在输出轮4一起的,当输出轮4旋转时,小齿轮11同步旋转,带动齿条12做上下运动,直线滑动变阻器14的动臂13是安装在齿条12上的,当齿条做上下运动时,动臂13也同步上下运动,从而改变滑动变阻器14的阻值,通过输出脚1501、1502、1503焊接于PCB板16上,接插件17也焊接在PCB板16上,电机1的两个输入端7也焊接在PCB板上,跨接电容也贴片焊接在PCB板上,它们之间的相互电气关系通过PCB印刷电路完成,将实时变化的阻值和电机1的输入电压通过PCB板上的精确走线由接插件17连接到外部。本技术工作流程如下:外部控制器通过接插件17,对电机1施加电压,开始旋转,旋转方向取决于施加的电压的方向,可正向也可反向旋转,由固定在电机1转子上的蜗杆2也同步旋转,驱动涡轮301转动,涡轮301驱动齿轮302,齿轮302驱动齿轮303,齿轮303驱动输出轮4旋转,涡轮301、涡轮302、涡轮303组成一套齿轮组,输出轮4的旋转一方面将力矩输出至连接点5(图4所示),同步地,小齿轮11跟随输出轮4等角度转动,小齿轮11驱动齿条12做上下移动,齿条12带着变阻器14的动臂13一起移动,从而改变阻值,该阻值变化与输出轮4的旋转角度具有确定和唯一的对应关系,变阻器14的阻值变化通过输出脚1501、1502、1503由PCB16上的引线连接接插件相应的脚位上,由接插件17输出到外部控制器。这样就完成了外部控制器通过接插件17驱动输出轮4的转动输出力矩,同时通过接插件17的反馈阻值精确感知输出轮4的旋转的角度。以上对本技术的具体实施例进行了描述。需要理解的是,本技术并不局限于上述特定实施方式,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权利要求的范围内做出各种变化或修改,这并不影响本技术的实质内容。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例和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任意相互组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拉线马达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驱动电机、齿轮组、齿条、直线滑动变阻器、PCB板以及接插件,其中:/n驱动电路输出端设置有蜗杆,驱动电机蜗杆驱动齿轮组转动;/n齿条与齿轮组啮合,齿条设置在直线滑动变阻器的动臂上,齿条在齿轮组的驱动下往复运动;/n直线滑动变阻器与所述PCB板连接;/n插接件焊接在PCB板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拉线马达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驱动电机、齿轮组、齿条、直线滑动变阻器、PCB板以及接插件,其中:
驱动电路输出端设置有蜗杆,驱动电机蜗杆驱动齿轮组转动;
齿条与齿轮组啮合,齿条设置在直线滑动变阻器的动臂上,齿条在齿轮组的驱动下往复运动;
直线滑动变阻器与所述PCB板连接;
插接件焊接在PCB板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拉线马达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外部壳体,所述驱动电机、齿轮组、齿条、直线滑动变阻器、PCB板以及接插件均设置在外部壳体内。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拉线马达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齿轮组包括输出轮,所述输出轮上同轴设置一小齿轮,小齿轮与齿条啮合连接。


4.根据权利...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乔同舟
申请(专利权)人:宁波道康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