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供水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737208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8 17: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供水车,包括车体、取水机器人以及送水装置;所述取水机器人、所述送水装置分别设置于所述车体上;所述取水机器人用于远程抽水;所述送水装置用于消防时向高楼送水;或者所述送水装置用于排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供水车,其具有多功能,通过送水装置可将水源送至高楼,为消防灭火工作提供水源,灵活性高,有效保证消防灭火工作。或者作为排涝装备将水从立交桥底部输送桥面排放,起到排水作用。且取水机器人用于远程抽水,其能适应复杂、多变的地理环境,方便快速的通过松软河岸、沼泽地进行抽水,机动性高,操作简便,省时省力,提高工作效率,扩大取水范围,时效性高,保障灭火工作有效进行。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供水车
本技术涉及大流量远程供水作业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供水车。
技术介绍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城市建筑的发展也进一步加快,遍布高楼林立,对于火灾灭火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且目前重特大火灾的发生日趋增多,情况也越来越复杂,这对火灾现场远程供水保障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因此,对供水车的要求就越来越高,供水车的功能也需要越来越多。而现有大流量远程供水车的取水功能过于单一,过于局限,无法保障目前火灾的灭火工作;且无法适应复杂、多变的地理环境(如:沼泽地、松软的河岸、淤泥地、狭窄的街道、狭窄的巷道、地下通道等等),常常因为由于复杂的地理环境,使得取水范围受到限制,不得不绕远路或者换地方取水,而无法及时对火灾现场进行供水,工作效率低,时效性差,影响灭火工作。
技术实现思路
为此,需要提供一种供水车,用于解决
技术介绍
中现有供水车功能过于单一,过于局限,无法保障目前火灾的灭火工作;且无法适应复杂、多变的地理环境,使得取水范围受到限制,不得不绕远路或者换地方取水,而无法及时对火灾现场进行供水,工作效率低,时效性差,影响灭火工作等技术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专利技术人提供了一种供水车,包括车体、取水机器人以及送水装置;所述取水机器人、所述送水装置分别设置于所述车体上;所述取水机器人用于远程抽水;所述送水装置用于消防时向高楼送水;或者所述送水装置用于排水。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结构,所述取水机器人包括底盘、第一泵体以及控制系统;所述第一泵体可拆卸地设置于所述底盘上,所述控制系统设置于所述底盘上;所述控制系统用于控制所述取水机器人的运行。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结构,所述供水车还包括液压系统,所述液压系统设置于所述车体上,所述液压系统通过液压管路用于向所述底盘、所述第一泵体提供动力。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结构,所述取水机器人还包括浮箱,所述浮箱可拆卸地连接于所述底盘。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结构,所述第一泵体与所述底盘通过快速锁紧机构连接。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结构,所述供水车还包括抽水装置,所述抽水装置设置于所述车体上,所述抽水装置用于抽水,或所述抽水装置用于排水。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结构,所述抽水装置包括第一导流机构以及举升臂,所述举升臂一端与所述第一导流机构铰接。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结构,所述送水装置包括第三导流机构以及送水臂,所述送水臂一端与所述第三导流机构铰接。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结构,所述供水车还包括滑动机构,所述滑动机构设置于所述车体上的两侧,所述滑动机构用于滑动所述取水机器人。作为本技术的一种优选结构,所述供水车还包括第二绞盘机构,所述第二绞盘机构设置于所述车体上,所述第二绞盘机构用于收放所述车体与所述取水机器人之间的油管。区别于现有技术,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本实施例的一种供水车,用于消防大流量远程供水,其具有多功能,取水机器人用于远程抽水,其具有水陆两栖的功能,适应复杂、多变的地理环境,方便快速的通过松软河岸、沼泽地等,到达河流、湖泊边,并通过其水陆两栖能力在离开水岸的深水区抽水,机动性高,灵活性高,操作简便,省时省力,提高工作效率,扩大取水范围,向火灾现场源源不断提供水源,时效性高,保障灭火工作有效进行。且通过送水装置用于消防时向高楼送水;或者在防洪排涝作业时,通过送水装置将水从立交桥底部输送桥面排放,起到排水作用。附图说明图1为具体实施方式所述供水车的结构示意图之一;图2为具体实施方式所述供水车的结构示意图之二;图3为具体实施方式所述供水车卸下取水机器人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具体实施方式所述供水车的取水机器人作业时结构示意图;图5为具体实施方式所述取水机器人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具体实施方式所述取水机器人的爆炸图;图7为具体实施方式所述抽水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之一;图8为具体实施方式所述抽水装置的结构示意图之二;图9为具体实施方式所述送水装置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车体,2、取水机器人,21、底盘,22、第一泵体,23、浮箱,231、吊钩孔,24、快速锁紧机构,3、抽水装置,31、第一旋转平台,32、第一导流机构,33、第二导流机构,34、举升臂,35、第一举升油缸,36、折叠油缸,37、折叠伸缩臂,38、第一伸缩油缸,39、第二泵体,4、送水装置,41、第二旋转平台,42、第三导流机构,43、第二举升油缸,44、送水臂,45、第二伸缩油缸,46、送水伸缩臂,5、起吊装置,51、第一绞盘机构,52、定滑轮,53、钢丝绳,54、吊钩,6、车辆底盘,7、滑动机构,8、第二绞盘机构,9、可伸缩支撑机构。具体实施方式为详细说明技术方案的
技术实现思路
、构造特征、所实现目的及效果,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并配合附图详予说明。在本申请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第一”、“第二”、仅用于描述的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除非另有规定或说明,术语“多个”是指两个或两个以上;术语“连接”、“固定”等均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或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专利技术中的具体含义。本说明书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本申请实施例所描述的“上”、“下”、“左”、“右”等方位词是以附图所示的角度来进行描述的,不应理解为对本申请实施例的限定。此外,在上下文中,还需要理解的是,当提到一个元件连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下”时,其不仅能够直接连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下”,也可以通过中间元件间接连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下”。请参阅图1至图9,本实施例的一种供水车,用于消防大流量远程供水,其具有多功能,可将水源送至高楼,向高层的灭火工作提供水源;也可为消防水罐车加水,灵活性高,有效保证消防灭火工作。或者作为排涝装备将水从立交桥底部输送桥面排放,起到排水作用。且可以适应复杂、多变的地理环境(如:沼泽地、松软的河岸、淤泥地、狭窄的街道、狭窄的巷道、地下通道等等),扩大取水范围,及时、高效地向火灾现场供水,提高工作效率,保证灭火工作的有效进行。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的供水车,优选地应用于消防领域进行灭火,但是并不局限于消防领域进行灭火,在其他一些实施例中,还可以应用于防洪排涝领域进行排水等等。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供水车,如图1所示,其包括车体1、取水机器人2、送水装置4、车头以及车辆底盘6,车体1设置于车辆底盘6上。其中,供水车可以是汽油车、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供水车,其特征在于:包括车体、取水机器人以及送水装置;/n所述取水机器人、所述送水装置分别设置于所述车体上;/n所述取水机器人用于远程抽水;/n所述送水装置用于消防时向高楼送水;/n或者所述送水装置用于排水。/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供水车,其特征在于:包括车体、取水机器人以及送水装置;
所述取水机器人、所述送水装置分别设置于所述车体上;
所述取水机器人用于远程抽水;
所述送水装置用于消防时向高楼送水;
或者所述送水装置用于排水。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供水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取水机器人包括底盘、第一泵体以及控制系统;
所述第一泵体可拆卸地设置于所述底盘上,所述控制系统设置于所述底盘上;
所述控制系统用于控制所述取水机器人的运行。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供水车,其特征在于:所述供水车还包括液压系统,所述液压系统设置于所述车体上,所述液压系统通过液压管路用于向所述底盘、所述第一泵体提供动力。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供水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取水机器人还包括浮箱,所述浮箱可拆卸地连接于所述底盘。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供水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林志国王丽晶欧阳联格赖东琼叶玮嵘
申请(专利权)人:福建侨龙应急装备股份有限公司应急管理部上海消防研究所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