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吸鱼泵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6735476 阅读:1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8 16: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渔业机械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吸鱼泵;其可有效减少鱼在吸运过程中被损伤的情况发生,降低设备故障率,更为实用;包括真空泵、真空罐、进鱼管、排鱼管和格网筛,所述真空罐内设置有盛放腔,所述真空泵固定设置于真空罐的顶端,所述真空泵的吸真空端伸入至盛放腔内上部,所述进鱼管设置于真空罐的右端上部,所述进鱼管的输出端与所述盛放腔连通,所述排鱼管设置于真空罐的左端底部,所述排鱼管的输入端与所述盛放腔连通,所述排鱼管上设置有提升闸阀,所述格网筛设置于盛放腔的底部。

A fish pump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吸鱼泵
本技术涉及渔业机械的
,特别是涉及一种吸鱼泵。
技术介绍
众所周知,随着捕鱼机械化的产生,捕鱼量随之增加,吸鱼泵已广泛应用于捕鱼作业之中;如公开(公告)号CN206324064U公开的一种低噪音吸鱼泵,涉及捕鱼设备领域,包括:吸鱼泵主体和与所述吸鱼泵主体连接的驱动装置,所述吸鱼泵主体包括传动部和鱼水抽取部,所述传动部与所述驱动装置连接,所述传动部和所述鱼水抽取部固定连接;其中,所述鱼水抽取部包括鱼水分离箱和设置在所述鱼水分离箱内的同轴螺旋轮;虽然其采用同轴螺旋轮,同轴螺旋轮为轴对称结构,使得螺旋轮在旋转时进行的是轴心运动,提升吸鱼泵稳定性,减少噪音的产生以及吸鱼泵的震动,使用更安全;但螺旋叶轮在转动过程中会对输送的鱼造成损伤,当吸运的鱼较多时,会造成螺旋叶轮的卡固,需对设备进行检修处理,影响鱼的吸运效率有一定的使用局限性。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有效减少鱼在吸运过程中被损伤的情况发生,降低设备故障率,更为实用的吸鱼泵。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包括真空泵、真空罐、进鱼管、排鱼管和格网筛,所述真空罐内设置有盛放腔,所述真空泵固定设置于真空罐的顶端,所述真空泵的吸真空端伸入至盛放腔内上部,所述进鱼管设置于真空罐的右端上部,所述进鱼管的输出端与所述盛放腔连通,所述排鱼管设置于真空罐的左端底部,所述排鱼管的输入端与所述盛放腔连通,所述排鱼管上设置有提升闸阀,所述格网筛设置于盛放腔的底部。优选的,所述进鱼管的输入端设置有喇叭口。>优选的,所述喇叭口内设置有四组均布的均流板。优选的,所述格网筛与水平面呈30度夹角倾斜设置。优选的,所述真空罐的底端呈锥形,所述真空罐的底端设置有排水管,所述排水管上设置有排水阀。优选的,所述真空罐的前端设置有观察口,所述观察口上设置有透明的钢化玻璃。优选的,所述真空罐的顶端固定设置有多组均布的吊环。优选的,所述真空罐、进鱼管和排鱼管均为不锈钢材质。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吸鱼泵,具备以下有益效果:该吸鱼泵,通过将进鱼管的输入端伸入至盛有鱼和水的盛放处,启动真空泵,真空泵对真空罐内进行吸真空,从而使盛放腔内形成负压,使鱼和水被吸入至真空罐内,在重力作用下,鱼和水落至盛放腔底部,当吸入一定量的鱼和水后,关闭真空泵,开启提升闸阀,使真空罐内的鱼和水在重力作用下自行自排鱼管处排出,从而完成鱼的吸运,不需使用螺旋叶轮,可有效减少鱼在吸运过程中被损伤的情况发生,降低设备故障率,更为实用。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内部前视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外部前视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的喇叭口处结构示意图。附图中标记:1、真空泵;2、真空罐;3、进鱼管;4、排鱼管;5、格网筛;6、提升闸阀;7、喇叭口;8、均流板;9、排水管;10、排水阀;11、观察口;12、吊环。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3,本技术的一种吸鱼泵,包括真空泵1、真空罐2、进鱼管3、排鱼管4和格网筛5,真空罐2内设置有盛放腔,真空泵1固定设置于真空罐2的顶端,真空泵1的吸真空端伸入至盛放腔内上部,进鱼管3设置于真空罐2的右端上部,进鱼管3的输出端与盛放腔连通,排鱼管4设置于真空罐2的左端底部,排鱼管4的输入端与盛放腔连通,排鱼管4上设置有提升闸阀6,格网筛5设置于盛放腔的底部;通过将进鱼管3的输入端伸入至盛有鱼和水的盛放处,启动真空泵1,真空泵1对真空罐2内进行吸真空,从而使盛放腔内形成负压,使鱼和水被吸入至真空罐2内,在重力作用下,鱼和水落至盛放腔底部,当吸入一定量的鱼和水后,关闭真空泵1,开启提升闸阀6,使真空罐2内的鱼和水在重力作用下自行自排鱼管4处排出,从而完成鱼的吸运,不需使用螺旋叶轮,可有效减少鱼在吸运过程中被损伤的情况发生,降低设备故障率,更为实用。优选的,进鱼管3的输入端设置有喇叭口7;通过喇叭口7的设置,可使鱼和水更为顺畅的进入至进鱼管3内。优选的,喇叭口7内设置有四组均布的均流板8;通过均流板8的设置,可使鱼有序进入至进鱼管3内,减少过量鱼同时进入至进鱼管3而将进鱼管3堵塞的情况发生。优选的,格网筛5与水平面呈30度夹角倾斜设置;通过格网筛5与水平面呈30度夹角设置,可使真空罐2内的鱼和水更为顺畅的自排鱼管4排出,同时,可避免鱼在格网筛5上堆积的情况发生。优选的,真空罐2的底端呈锥形,真空罐2的底端设置有排水管9,排水管9上设置有排水阀10;当真空罐2内水过多时,通过真空罐2的底部锥形设置及真空罐2底端的排水管9设置,通过开启排水阀10,可将真空罐2内的部分水进行排放,更为便捷。优选的,真空罐2的前端设置有观察口11,观察口11上设置有透明的钢化玻璃;通过观察口11可更为直观清楚的了解真空罐2内的液位,当液位过高时可及时发现并停止真空泵1的运行,避免真空罐2的液位过高而使水进入真空泵1的情况发生。优选的,真空罐2的顶端固定设置有多组均布的吊环12;通过吊环12的设置,可提供较好的吊点,从而可方便快捷的对装置进行整体吊运。优选的,真空罐2、进鱼管3和排鱼管4均为不锈钢材质;不锈钢材质不易生锈,更为干净卫生,可减少水对真空罐2、进鱼管3和排鱼管4的锈蚀。在使用时,通过将进鱼管3的输入端伸入至盛有鱼和水的盛放处,启动真空泵1,真空泵1对真空罐2内进行吸真空,从而使盛放腔内形成负压,使鱼和水被吸入至真空罐2内,在重力作用下,鱼和水落至盛放腔底部,当吸入一定量的鱼和水后,关闭真空泵1,开启提升闸阀6,使真空罐2内的鱼和水在重力作用下自行自排鱼管4处排出,从而完成鱼的吸运,不需使用螺旋叶轮,可有效减少鱼在吸运过程中被损伤的情况发生,降低设备故障率,更为实用;通过喇叭口7的设置,可使鱼和水更为顺畅的进入至进鱼管3内;通过均流板8的设置,可使鱼有序进入至进鱼管3内,减少过量鱼同时进入至进鱼管3而将进鱼管3堵塞的情况发生;通过格网筛5与水平面呈30度夹角设置,可使真空罐2内的鱼和水更为顺畅的自排鱼管4排出,同时,可避免鱼在格网筛5上堆积的情况发生;当真空罐2内水过多时,通过真空罐2的底部锥形设置及真空罐2底端的排水管9设置,通过开启排水阀10,可将真空罐2内的部分水进行排放,更为便捷;通过观察口11可更为直观清楚的了解真空罐2内的液位,当液位过高时可及时发现并停止真空泵1的运行,避免真空罐2的液位过高而使水进入真空泵1的情况发生;通过吊环12的设置,可提供较好的吊点,从而可方便快捷的对装置进行整体吊运;不锈钢材质不易生锈,更为干净卫生,可减少水对真空罐2、进鱼管3和排鱼管4的锈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吸鱼泵,其特征在于,包括真空泵(1)、真空罐(2)、进鱼管(3)、排鱼管(4)和格网筛(5),所述真空罐(2)内设置有盛放腔,所述真空泵(1)固定设置于真空罐(2)的顶端,所述真空泵(1)的吸真空端伸入至盛放腔内上部,所述进鱼管(3)设置于真空罐(2)的右端上部,所述进鱼管(3)的输出端与所述盛放腔连通,所述排鱼管(4)设置于真空罐(2)的左端底部,所述排鱼管(4)的输入端与所述盛放腔连通,所述排鱼管(4)上设置有提升闸阀(6),所述格网筛(5)设置于盛放腔的底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吸鱼泵,其特征在于,包括真空泵(1)、真空罐(2)、进鱼管(3)、排鱼管(4)和格网筛(5),所述真空罐(2)内设置有盛放腔,所述真空泵(1)固定设置于真空罐(2)的顶端,所述真空泵(1)的吸真空端伸入至盛放腔内上部,所述进鱼管(3)设置于真空罐(2)的右端上部,所述进鱼管(3)的输出端与所述盛放腔连通,所述排鱼管(4)设置于真空罐(2)的左端底部,所述排鱼管(4)的输入端与所述盛放腔连通,所述排鱼管(4)上设置有提升闸阀(6),所述格网筛(5)设置于盛放腔的底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吸鱼泵,其特征在于,所述进鱼管(3)的输入端设置有喇叭口(7)。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吸鱼泵,其特征在于,所述喇叭口(7)内设置有四组均布的均流板(8)。<...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新召韩传文刘国红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圣达船舶配套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