车室用空调系统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6734446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5 14:42
车室用空调系统(AS)具有:用于对车室的内部进行空气调节的室内空调装置(60)和用于对在车室的内部预先确定的空调对象空间进行空气调节的单独空调装置(1)。单独空调装置具有:送风机(30、31)、冷温热发生部(20)、供给口(14)以及排气口(16)。供给口将利用冷温热发生部的冷热来冷却送风空气而产生的冷风及利用冷温热发生部的温热来加热送风空气而产生的暖风的至少一方向空调对象空间供给。排气口将冷风及暖风的至少另一方向空调对象空间的外部送出。室内空调装置具有:车室用送风机(67、77)、温度调整部(82)以及吸入口(69、78)。吸入口吸入在温度调整部温度被调整后的空气。车室用空调系统具有将从单独空调装置的排气口送出的空气导向室内空调装置的吸入口的空气流路部(90)。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车室用空调系统关联申请的相互参照本申请基于2018年5月7日申请的日本专利申请2018-89385号,在此引用其记载内容。
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将车室的内部作为对象进行空气调节的室内空调装置和具有对在车室的内部规定的空调对象空间进行空气调节的单独空调装置的车室用空调系统。
技术介绍
以往,为了提高车辆的车室内的乘员的舒适性,开发有各种与车室内空调相关的技术。目前,作为这样的技术之一,对车室内的整体进行空气调节的空调装置应用于多数车辆。另外,作为实现车室内的其他空调方式的技术,已知有例如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专利技术。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座椅空调装置将配置于车辆的座椅作为空调对象空间,并构成为提高其舒适性。并且,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座椅空调装置是例如在配置于座椅的座面部与地板面之间的壳体的内部收容有蒸气压缩式的制冷循环装置、送风机等结构设备。座椅空调装置能够将在制冷循环装置被调整温度后的空气向座椅供给。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6-145015号公报这里,在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座椅空调装置中,由制冷循环对从壳体的外部吸入的空气进行温度调整,从而产生冷风及暖风。并且,座椅空调装置构成为,将在制冷循环装置被调整温度后的空气中的在冷凝器被加热后的暖风及在蒸发器被冷却后的冷风中的任意一方向作为空调对象空间的座椅供给,并且将另一方向壳体的外部排出。关于车室内的空调,除了对车室整体进行空气调节的空调装置之外,在应用专利文献1的技术的情况下,来自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座椅空调装置的排气向车室内排出。在该情况下,需要考虑来自座椅空调装置的排热对车室内的环境造成的影响。例如,像专利文献1那样,构成为将排气向车室内排出时,座椅空调装置的排热成为制冷时的雾气、制热时的寒冷的重要原因,导致车室内的舒适性降低。另一方面,可以考虑将专利文献1那样的座椅空调装置的排气向车室外排出,从而降低排气造成的影响。在该结构的情况下,车内成为负压,因此难以简单地实现从车室内朝向外部的空气的流动。并且,在该情况下,由于车室内成为负压,因此可以预料到来自车外的间隙风的流入量增大,从而空调热负荷增大。另外,还存在车外的异味等随着来自车外的间隙风的流入而侵入到车室内的担忧。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车室用空调系统,对于具有对车室的内部进行空气调节的室内空调装置和对空调对象空间进行空气调节的单独空调装置的车室用空调系统,能够抑制单独空调装置的排热对车室内的环境的影响。本专利技术的第一方式的车室用空调系统具有:室内空调装置,该室内空调装置用于对车室的内部进行空气调节;以及单独空调装置,该单独空调装置用于对在车室的内部预先确定的空调对象空间进行空气调节。单独空调装置具有送风机、冷温热发生部、供给口以及排气口。送风机配置于壳体的内部。冷温热发生部在壳体的内部同时产生对由送风机吹送的送风空气进行冷却的冷热和对送风空气进行加热的温热。供给口将利用冷温热发生部的冷热来冷却送风空气而产生的冷风及利用冷温热发生部的温热来加热送风空气而产生的暖风的至少一方向空调对象空间供给。排气口将冷风及暖风的至少另一方向空调对象空间的外部送出。室内空调装置具有:车室用送风机、温度调整部以及吸入口。车室用送风机吹送向车室内供给的空调风。温度调整部对被车室用送风机吹送的空气的温度进行调整而得到空调风。吸入口吸入在温度调整部温度被调整后的空气。进而,车室用空调系统具有空气流路部,该空气流路部将从单独空调装置的排气口送出的空气导向室内空调装置的吸入口。即,根据车室用空调系统,能够同时实现基于室内空调装置的以车室的内部为对象的整体的空调和以车室内中的空调对象空间为对象的单独的空调。由此,根据车室用空调系统,能够使车室内的空调方式多样化,从而能够在各种状况下提高乘员的舒适性。并且,根据车室用空调系统,能够通过空气流路部将来自单独空调装置的排出口的排气导向室内空调装置的吸入口。由此,车室用空调系统能够通过室内空调装置的温度调整部对从吸入口吸入的排气的温度进行调整。即,与将单独空调装置的排气直接向车室排出的情况相比,车室用空调系统能够抑制车室内的乘员的不快感(例如,制冷时的雾气、制热时的寒冷等)。另外,经由空气流路部供给的排气的负荷比单纯从吸入口吸入的空气的负荷高,因此,能够使室内空调装置在高COP的状态下运转,从而能够将单独空调装置的排热导致的室内空调装置的动力恶化抑制在最小限度。本专利技术的第二方式的车室用空调系统具有:室内空调装置,该室内空调装置用于对车室的内部进行空气调节;以及单独空调装置,该单独空调装置用于对在车室的内部预先确定的空调对象空间进行空气调节。单独空调装置具有:送风机、冷温热发生部、供给口、排气口以及换气流路部。送风机配置于壳体的内部。冷温热发生部在壳体的内部同时产生对由送风机吹送的送风空气进行冷却的冷热和对送风空气进行加热的温热。供给口将利用冷温热发生部的冷热来冷却送风空气而产生的冷风及利用冷温热发生部的温热来加热送风空气而产生的暖风的至少一方向空调对象空间供给。排气口将冷风及暖风的至少另一方向空调对象空间的外部送出。换气流路部将通过排气口后的空气导向车室的外部。室内空调装置具有:车室用送风机以及内外气调整部。车室用送风机吹送向车室的内部供给的空调风。对于被车室用送风机吸入的空气,内外气调整部对作为车室的内部的空气的内气的量和作为车室的外部的空气的外气的量进行调整。并且,内外气调整部以使被车室用送风机吸入的空气中的外气的量成为与经由换气流路部向车室的外部流动的空气的量对应的量的方式进行调整。即,根据车室用空调系统,能够同时实现基于室内空调装置的以车室的内部为对象的整体的空调、和以车室内中的空调对象空间为对象的单独的空调。由此,根据车室用空调系统,能够使车室内的空调方式多样化,从而能够在各种状况下提高乘员的舒适性。并且,根据车室用空调系统,能够将来自单独空调装置的排出口的排气经由换气流路部向车室的外部排出。由此,车室用空调系统能够抑制单独空调装置的排气导致的车室内的乘员的不快感(例如,制冷时的雾气、制热时的寒冷等)增大。另外,在通过换气流路部将单独空调装置的排气向车室的外部排气的情况下,车室用空调系统能够通过室内空调装置的内外气调整部将与向车室的外部流动的空气的量对应的量的外气向车室内吸入。由此,根据车室用空调系统,能够抑制车室的内部成为负压,从而能够防止因间隙风的增加而导致空调负荷的增大、气味等侵入到车室内,能够有助于维持车室内的舒适的状态。并且,本专利技术的第三方式的车室用空调系统具有:室内空调装置,该室内空调装置用于对车室的内部进行空气调节;以及单独空调装置,该单独空调装置用于对在车室的内部预先确定的空调对象空间进行空气调节。单独空调装置具有:送风机、冷温热发生部、供给口以及排气口。送风机配置于壳体的内部。冷温热发生部在壳体的内部同时产生对由送风机吹送的送风空气进行冷却的冷热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车室用空调系统,具有:室内空调装置(60),该室内空调装置用于对车室的内部进行空气调节;以及单独空调装置(1),该单独空调装置用于对在所述车室的内部预先确定的空调对象空间进行空气调节,该车室用空调系统的特征在于,/n所述单独空调装置具有:/n送风机(30、31),该送风机配置于壳体(10)的内部;/n冷温热发生部(20),该冷温热发生部在所述壳体的内部同时产生对由所述送风机吹送的送风空气进行冷却的冷热和对所述送风空气进行加热的温热;/n供给口(14),该供给口将利用所述冷温热发生部的冷热来冷却所述送风空气而产生的冷风(CA)及利用所述冷温热发生部的温热来加热所述送风空气而产生的暖风(WA)的至少一方向所述空调对象空间供给;以及/n排气口(16),该排气口将所述冷风及所述暖风的至少另一方向所述空调对象空间的外部送出,/n所述室内空调装置具有:/n车室用送风机(67、77),该车室用送风机吹送向所述车室内供给的空调风;/n温度调整部(82),该温度调整部对被所述车室用送风机吹送的空气的温度进行调整而得到所述空调风;以及/n吸入口(69、78),该吸入口吸入在所述温度调整部温度被调整后的空气,/n所述车室用空调系统具有空气流路部(90),该空气流路部将从所述单独空调装置的所述排气口送出的空气导向所述室内空调装置的所述吸入口。/n...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80507 JP 2018-0893851.一种车室用空调系统,具有:室内空调装置(60),该室内空调装置用于对车室的内部进行空气调节;以及单独空调装置(1),该单独空调装置用于对在所述车室的内部预先确定的空调对象空间进行空气调节,该车室用空调系统的特征在于,
所述单独空调装置具有:
送风机(30、31),该送风机配置于壳体(10)的内部;
冷温热发生部(20),该冷温热发生部在所述壳体的内部同时产生对由所述送风机吹送的送风空气进行冷却的冷热和对所述送风空气进行加热的温热;
供给口(14),该供给口将利用所述冷温热发生部的冷热来冷却所述送风空气而产生的冷风(CA)及利用所述冷温热发生部的温热来加热所述送风空气而产生的暖风(WA)的至少一方向所述空调对象空间供给;以及
排气口(16),该排气口将所述冷风及所述暖风的至少另一方向所述空调对象空间的外部送出,
所述室内空调装置具有:
车室用送风机(67、77),该车室用送风机吹送向所述车室内供给的空调风;
温度调整部(82),该温度调整部对被所述车室用送风机吹送的空气的温度进行调整而得到所述空调风;以及
吸入口(69、78),该吸入口吸入在所述温度调整部温度被调整后的空气,
所述车室用空调系统具有空气流路部(90),该空气流路部将从所述单独空调装置的所述排气口送出的空气导向所述室内空调装置的所述吸入口。


2.一种车室用空调系统,具有:室内空调装置(60),该室内空调装置用于对车室的内部进行空气调节;以及单独空调装置(1),该单独空调装置用于对在所述车室的内部预先确定的空调对象空间进行空气调节,该车室用空调系统的特征在于,
所述单独空调装置具有:
送风机(30、31),该送风机配置于壳体(10)的内部;
冷温热发生部(20),该冷温热发生部在所述壳体的内部同时产生对由所述送风机吹送的送风空气进行冷却的冷热和对所述送风空气进行加热的温热;
供给口(14),该供给口将利用所述冷温热发生部的冷热来冷却所述送风空气而产生的冷风(CA)及利用所述冷温热发生部的温热来加热所述送风空气而产生的暖风(WA)的至少一方向所述空调对象空间供给;
排气口(16),该排气口将所述冷风及所述暖风的至少另一方向所述空调对象空间的外部送出;以及
换气流路部(90),该换气流路部将通过所述排气口后的空气导向所述车室的外部,
所述室内空调装置具有:
车室用送风机(67、77),该车室用送风机吹送向所述车室的内部供给的空调风;以及
内外气调整部(68),对于被所述车室用送风机吸入的空气,该内外气调整部对作为所述车室的内部的空气的内气的量与作为所述车室的外部的空气的外气的量进行调整,
所述内外气调整部以使被所述车室用送风机吸入的空气中的所述外气的量成为与经由所述换气流路部向所述车室的外部流动的空气的量对应的量的方式进行调整。


3.一种车室用空调系统,具有:室内空调装置(60),该室内空调装置用于对车室的内部进行空气调节;以及单独空调装置(1),该单独空调装置用于对在所述车室的内部预先确定的空调对象空间进行空气调节,该车室用空调系统的特征在于,
所述单独空调装置具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铃木达博西川道夫川野茂黑田茜
申请(专利权)人:株式会社电装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