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炉炼钢加配合金选择与计算方法技术

技术编号:26732490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2-15 14:36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炼钢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转炉炼钢加配合金选择与计算方法,在提高加配合金准确度的同时,能够实现以低成本优先的方式加配合金,有效地提高了企业对成本的控制度。方案为,获取钢种初始成分与目标成分、钢水重量以及各种化学元素对应的合金收得率,计算纯合金元素加入量(元素目标成分-元素初始成分)*钢水重量/元素合金收得率=纯合金元素加入量,根据公式计算出纯合金硅与锰的加入量,根据纯合金硅的加入量计算所需要的锰硅合金用量1,根据纯合金锰的加入量计算所需要的锰硅合金用量2,以最小用量的为基准,再去判断碳、氮以及磷是否符合要求,若符合,则选择此锰硅合金方案。适用于基于锰硅合金转炉炼钢加配合金。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转炉炼钢加配合金选择与计算方法
本专利技术涉及炼钢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转炉炼钢加配合金选择与计算方法。
技术介绍
转炉炼钢是当前主流的炼钢方式,当前转炉炼钢加配合金的选择与计算,是依靠操作工的人为经验判段,存在操作上的差异性和计算的误差大等问题。现有技术如CN110807258A,公开一种转炉合金配比及识别方法,包括:根据炼钢工艺卡,获得常用合金组合;根据常用合金组合,确定合金计算方法、合金参数;根据常用合金组合、合金参数,设计模型框架;将合金计算方法植入模型框架中,构建计算模型;获得待识别合金参数;根据待识别合金参数,通过计算模型对待识别合金进行配比计算,获得配比计算值;根据配比计算值,确定合金组合识别结果。解决现有技术中合金配比算法准确度低,存在现场情况变化给岗位人员产生误导,影响钢水质量的技术问题。现有技术只是提高了加配合金的准确度,并没有从加配合金的成本角度考虑,不利于成本控制。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转炉炼钢加配合金选择与计算方法,在提高加配合金准确度的同时,能够实现以低成本优先的方式加配合金,有效地提高了企业对成本的控制度。本专利技术采取如下技术方案实现上述目的,转炉炼钢加配合金选择与计算方法,包括:步骤(1)、获取钢种初始成分与目标成分、钢水重量以及各种化学元素对应的合金收得率,所述钢种初始成分包括各种化学元素的初始成分,钢种目标成分包括各种化学元素的目标成分;步骤(2)、根据步骤(1)获得的数据计算出需要添加的各种纯合金元素的用量,(元素目标成分-元素初始成分)*钢水重量/元素合金收得率=纯合金元素加入量;步骤(3)、根据步骤(2)的计算公式得到纯合金硅与纯合金锰的加入量,然后根据纯合金硅的加入量计算所需要的锰硅合金用量1,根据纯合金锰的加入量计算所需要的锰硅合金用量2;步骤(4)、判断锰硅合金用量1与锰硅合金用量2的大小,若锰硅合金用量1<锰硅合金用量2,则选择预加入锰硅合金用量1,否则选择预加入锰硅合金用量2;步骤(5)、判断预加入步骤(4)的锰硅合金用量后,钢水中碳、氮以及磷的成分是否小于各自对应的目标成分,若小于,则选择当前的锰硅合金用量方案,否则不选择当前的锰硅合金用量方案。进一步的是,基于锰系合金转炉炼钢加配合金的选择与计算方法还包括:步骤(6)、结合当前钢水中各种合金含量、钢种目标成分、合金成分以及合金收得率计算出剩余需要加入的各种合金量;步骤(7)、判断预加入剩余的各种合金量后,钢水中碳的成分是否小于目标成分,若小于,则需要加入无烟煤使得碳的成分达到目标成分,否则需要将锰硅合金替换成金属锰和硅铁;步骤(8)、判断钢水中各种纯合金的成分是否大于目标成分,若大于,则发出警告,否则推荐当前的合金加入方案。进一步的是,所述合金成分指在转炉炼过程中,加入的各种辅料的各种化学元素的成分含量。进一步的是,在步骤(1)中,所述各种化学元素包括:C、Si、Mn、P、S、Nb、V、Cr、Mo、Cu、Ni、N、Al、B。进一步的是,在步骤(7)中,所述剩余需要加入的各种合金量包括:微碳铬铁、中碳铬铁、铌铁、钒铁、钼铁、阴极铜以及电解镍。本专利技术以锰硅合金为基础进行计算分析,首先获取钢种初始成分与目标成分、钢水重量以及各种化学元素对应的合金收得率,所述钢种初始成分包括各种化学元素的初始成分,钢种目标成分包括各种化学元素的目标成分;根据获得的数据计算出需要添加的各种纯合金元素的用量,(元素目标成分-元素初始成分)*钢水重量/元素合金收得率=纯合金元素加入量;根据公式得到纯合金硅与纯合金锰的加入量,然后根据纯合金硅的加入量计算所需要的锰硅合金用量1,根据纯合金锰的加入量计算所需要的锰硅合金用量2;判断锰硅合金用量1与锰硅合金用量2的大小,若锰硅合金用量1<锰硅合金用量2,则选择预加入锰硅合金用量1,否则选择预加入锰硅合金用量2;判断锰硅合金用量后,钢水中碳、氮以及磷的成分是否小于各自对应的目标成分,若小于,则选择当前的锰硅合金方案,否则不选择当前的锰硅合金方案;结合当前钢水中各种合金含量、各种化学元素目标成分、合金成分以及合金收得率计算出剩余需要加入的各种合金量;本专利技术在加配锰硅合金时,优先以最小能满足纯合金目标成分的锰硅合金为加入方案,实现了在提高加配合金准确度的同时,能够实现以低成本优先的方式加配合金,有效地提高了企业对成本的控制度。附图说明图1是本专利技术的方法流程图。具体实施方式本专利技术转炉炼钢加配合金选择与计算方法,其方法流程图如图1,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01:获取钢种初始成分与目标成分、钢水重量以及各种化学元素对应的合金收得率;步骤102:计算纯合金元素加入量(元素目标成分-元素初始成分)*钢水重量/元素合金收得率=纯合金元素加入量;步骤103:根据公式计算出纯合金硅的加入量;步骤104:根据纯合金硅的加入量计算所需要的锰硅合金用量1;步骤105:根据公式计算出纯合金锰的加入量;步骤106:根据纯合金锰的加入量计算所需要的锰硅合金用量2;步骤107:判断锰硅合金用量1与锰硅合金用量2的大小,若锰硅合金用量1<锰硅合金用量2,则选择预加入锰硅合金用量1,否则选择预加入锰硅合金用量2;步骤108:判断预加入锰硅合金后,钢水中碳、氮以及磷的成分是否小于各自对应的目标成分,若小于,则选择当前的锰硅合金用量方案,否则不选择当前的锰硅合金用量方案。基于锰系合金转炉炼钢加配合金的选择与计算方法还包括:步骤109、结合当前钢水中各种合金含量、钢种目标成分、合金成分以及合金收得率计算出剩余需要加入的各种合金量;步骤110、判断预加入剩余的各种合金量后,钢水中碳的成分是否小于目标成分,若小于,则需要加入无烟煤使得碳的成分达到目标成分,否则需要将锰硅合金替换成金属锰和硅铁;步骤120、判断钢水中各种纯合金的成分是否大于目标成分,若大于,则发出警告,否则推荐当前的合金加入方案。步骤101中,钢种初始成分包括各种化学元素的初始成分,钢种目标成分包括各种化学元素的目标成分,合金收得率指不同钢种在转炉冶炼过程中,加入的不同化学元素在转炉炼钢完成后的重量与实际加入重量的比例。其中各种化学元素包括:C、Si、Mn、P、S、Nb、V、Cr、Mo、Cu、Ni、N、Al、B。步骤109中,合金成分合金成分指在转炉炼过程中,加入的各种辅料的各种化学元素的成分含量。步骤109中,剩余需要加入的各种合金量包括:微碳铬铁、中碳铬铁、铌铁、钒铁、钼铁、阴极铜以及电解镍等。综上所述,本专利技术能够实现在提高加配合金准确度的同时,能够实现以低成本优先的方式加配合金,有效地提高了企业对成本的控制度。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转炉炼钢加配合金选择与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n步骤(1)、获取钢种初始成分与目标成分、钢水重量以及各种化学元素对应的合金收得率,所述钢种初始成分包括各种化学元素的初始成分,钢种目标成分包括各种化学元素的目标成分;/n步骤(2)、根据步骤(1)获得的数据计算出需要添加的各种纯合金元素的用量,(元素目标成分-元素初始成分)*钢水重量/元素合金收得率=纯合金元素加入量;/n步骤(3)、根据步骤(2)的计算公式得到纯合金硅与纯合金锰的加入量,然后根据纯合金硅的加入量计算所需要的锰硅合金用量1,根据纯合金锰的加入量计算所需要的锰硅合金用量2;/n步骤(4)、判断锰硅合金用量1与锰硅合金用量2的大小,若锰硅合金用量1<锰硅合金用量2,则选择预加入锰硅合金用量1,否则选择预加入锰硅合金用量2;/n步骤(5)、判断预加入步骤(4)的锰硅合金用量后,钢水中碳、氮以及磷的成分是否小于各自对应的目标成分,若小于,则选择当前的锰硅合金用量方案,否则不选择当前的锰硅合金用量方案。/n

【技术特征摘要】
1.转炉炼钢加配合金选择与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步骤(1)、获取钢种初始成分与目标成分、钢水重量以及各种化学元素对应的合金收得率,所述钢种初始成分包括各种化学元素的初始成分,钢种目标成分包括各种化学元素的目标成分;
步骤(2)、根据步骤(1)获得的数据计算出需要添加的各种纯合金元素的用量,(元素目标成分-元素初始成分)*钢水重量/元素合金收得率=纯合金元素加入量;
步骤(3)、根据步骤(2)的计算公式得到纯合金硅与纯合金锰的加入量,然后根据纯合金硅的加入量计算所需要的锰硅合金用量1,根据纯合金锰的加入量计算所需要的锰硅合金用量2;
步骤(4)、判断锰硅合金用量1与锰硅合金用量2的大小,若锰硅合金用量1<锰硅合金用量2,则选择预加入锰硅合金用量1,否则选择预加入锰硅合金用量2;
步骤(5)、判断预加入步骤(4)的锰硅合金用量后,钢水中碳、氮以及磷的成分是否小于各自对应的目标成分,若小于,则选择当前的锰硅合金用量方案,否则不选择当前的锰硅合金用量方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炉炼钢加配合金选择与计算方法,其特征在于...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敏谢海陈源李早立罗曦喻林纪尚松吴昊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积微物联电子商务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