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数字化杆塔智慧运检方法和系统
本专利技术涉及杆塔运检
,具体涉及一种数字化杆塔智慧运检方法和系统。
技术介绍
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与进步,人们所需发电量与用电量逐年上升,通过输电线路杆塔支持输电线路运输电力是长距离输送电力的主要方式。而输电线路杆塔长期暴露在野外,输电线路杆塔的零部件会遭到损坏,因此对输电线路杆塔进行运检是至关重要的。现阶段电力运检作业多采用人工运检方法或者人工与无人机结合运检方法进行完成,通过将运检过程中采集的数据发送给后台进行离线分析以及处理,从而实现对输电线路杆塔情况的整体管控。然而本申请的专利技术人专利技术,现有技术由于使用后台进行离线处理,导致实时性较低,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故障诊断的精度,降低了对输电线路杆塔的故障响应时间,缺少对运检过程的闭环管理,容易造成故障误判、漏判等问题。即现有技术存在准确性低的缺点。
技术实现思路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数字化杆塔智慧运检方法和系统,解决了现有技术准确性低的技术问题。(二)技术方案为实现以上目的,本专利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本专利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提供的一种数字化杆塔智慧运检方法,所述运检方法由管控中心执行,包括以下步骤:基于数字杆塔获取输电线路杆塔属性数据;基于边缘侧数据采集技术和云端数据分析技术获取输电线路杆塔的实时状态数据和输电线路杆塔的预测状态数据;基于所述输电线路杆塔属性数据和所述实时状态数据制定突发事件运检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数字化杆塔智慧运检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运检方法由管控中心执行,包括以下步骤:/n基于数字杆塔获取输电线路杆塔属性数据;基于边缘侧数据采集技术和云端数据分析技术获取输电线路杆塔的实时状态数据和输电线路杆塔的预测状态数据;/n基于所述输电线路杆塔属性数据和所述实时状态数据制定突发事件运检方案;基于所述属性数据和所述预测状态数据制定常规运检方案;/n将所述突发事件运检方案和所述常规运检方案发送给运检班组,用以执行运检任务;/n实时获取运检班组执行运检任务时的运检回传数据;/n待运检任务执行完毕后,将运检班组的运检过程数据上传至管控中心;/n基于所述运检回传数据和所述运检过程数据生成故障运检报告和运维运检报告。/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数字化杆塔智慧运检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运检方法由管控中心执行,包括以下步骤:
基于数字杆塔获取输电线路杆塔属性数据;基于边缘侧数据采集技术和云端数据分析技术获取输电线路杆塔的实时状态数据和输电线路杆塔的预测状态数据;
基于所述输电线路杆塔属性数据和所述实时状态数据制定突发事件运检方案;基于所述属性数据和所述预测状态数据制定常规运检方案;
将所述突发事件运检方案和所述常规运检方案发送给运检班组,用以执行运检任务;
实时获取运检班组执行运检任务时的运检回传数据;
待运检任务执行完毕后,将运检班组的运检过程数据上传至管控中心;
基于所述运检回传数据和所述运检过程数据生成故障运检报告和运维运检报告。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运检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输电线路杆塔属性数据包括:杆塔编号、功能类别信息、杆塔位置信息和杆塔所属单位信息;
所述输电线路杆塔的实时状态数据包括:设备状态的实时信息和设备状态的诊断信息;所述设备状态的诊断信息包括:故障和正常运行;
所述输电线路杆塔的预测状态数据包括:设备状态的实时信息、推演参数和设备状态的预测信息;所述设备状态的预测信息包括:需要维护和正常运行。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运检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突发事件运检方案的获取方法包括:
当所述设备状态的诊断信息为故障时,根据所述设备状态的实时信息判断设备的故障类型,并在突发事件运检方案列表中生成一条新的方案;
所述突发事件运检方案内容包括:待运检杆塔基础数据、待运检零件基础数据、待运检杆塔位置、待运检零件位置和待运检零件故障类型。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运检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常规运检方案的获取方法包括:
当所述设备状态的预测信息为需要维护时,根据所述设备状态的实时信息和推演参数判断设备的故障类型和故障出现时间,并在常规运检方案列表中生成一条新的方案;
所述常规运检方案内容包括:待维护杆塔基础数据、待维护零件基础数据、待维护杆塔位置、待维护零件位置、待维护零件故障类型和最晚维护时间。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运检方法,其特征在于,将所述突发事件运检方案和所述常规运检方案发送给运检班组,包括:
获取管控中心下所有运检班组的任务状态信息,包括:运检班组编号、运检班组规模、运检班组管辖区域和运检班组任务队列信息;
若下发突发事件运检方案,则基于突发事件巡检任务规划算法库对运检任务进行分配,并将运检方案下发给班组的在岗负责人;若下发常规运检方案,则基于常规巡检任务规划算法库对运检任务进行分配,并将运检方案下发给班组的在岗负责人;
运检班组相...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贺,孟令,琚忠明,阴酉龙,林世忠,胡成城,王国强,邵臻,李晓多,朱默宁,
申请(专利权)人:合肥工业大学,安徽送变电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安徽;34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